初夏,天祝县哈溪镇双龙村风景如画,游客络绎不绝。远处,祁连山独特的圆柏和云杉笔直挺立,雪山融水汇聚成一池明镜:近处,蜿蜒的小路上布满斑發的阳光,极具民族风情的院落与周围的自然美景浑然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双龙村地处都连山麓边缘,青山环抱、美景怡人。过去,村里的乡村旅游并不“吃香”,硬件设施差、交通条件差、卫生状况差,这些问题曾经是该村发展乡村旅游的“绊脚石”。此外,村民缺乏旅游服务意识,小打小闹粗放式经营,没有拿得出、叫得响的特色品牌,来的基本都是“头回客”。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双龙村乡村旅游迎来发展机遇。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村里依托优越的自然京赋,积极探索发展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业,规划建设系列民宿,硬件设施更加完备,环境更加舒适,既有“土味”,又有“品味”,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武威市充分利用河西走廊自然风貌和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底蕴,结合乡村振兴,加快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远山苍茫,林木繁茂,入目皆景;学宫雄伟,佛窟精绝,人文荟萃。在武威,一条五彩斑斓的文化旅游产业链正在次第开来,犹如起舞的长龙。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近年来,武威市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作为十大类生态产业首位产业来打造。从强化顶层设计入手,着眼推进全域旅游、全季旅游、全产业链旅游,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文旅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效能不断提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更加深入,产品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天马行空·自在武威”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文化旅游名市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随着近期气温回暖,市民纷纷走进市博物馆、武威文庙景区等文化旅游景区进行短途游。踏青赏花、汉服摄影、文化节庆等多样的文旅融合形式,倍受市民热捧。
“听故事、看展品,走近历史、了解历史。这种实景式学习,是学习历史和了解家乡的极好方式。”在市博物馆,市民董睿一边参观,一边感叹。
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旅游管理科干部蔡子溪介绍,2021年至2022年,武威市累计接待游客2234.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7.6亿元。 现全市拥有A级旅游景区22家、星级饭店18家、旅行社30家、研学基地35家。其中,天祝县天堂村、大红沟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凉州区灯山村等20个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开发马踏飞燕文物复仿制品系列、“书城不夜”书灯等20大类500多种文创旅游商品,新建改建凉州老街、士林不夜城、民勤苏武沙羊美食街等餐饮美食街区,培育武威文旅集团等一批骨干文旅企业。
文化有活力,旅游有魅力。一步一个脚印,沿着文旅融合和高质量发展之路,武威文旅产业不断创新、跨界融合,要素齐聚、内涵丰富,探索出“文化+旅游“文化+研学”“文化+文创”等新路径。如今,多角度、多思路、多形式、多成果的“文化+”产业让武威文旅资源进发出蓬勃生命力,新的文旅交响曲正在试威大地奏响。
(来源:甘肃日报)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