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依托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2017年,我市提出了“建设文化旅游名市”的新战略新思路,确定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着力打造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和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市委成立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加强对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全市上下形成抓文化旅游、促经济升级的共识。
NO.2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马踏飞燕大景区管委会完成组建,管理职责全面落实。武威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建运行,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和市场化运营平台作用初显。雷台、文庙等4个重点旅游景区实行三权分离进行市场化运营加快推进。
NO.3
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印发实施《武威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武威市2016—2020年红色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出台了《武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政府与北京巅峰智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武威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规划完成初审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日趋完善;《武威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省政府批复。
NO.4
凉州文化宣传展示有力推进。成功举办凉州文化论坛暨中国·河西走廊第七届有机葡萄美酒节,充分展现武威厚重的文化积淀;组建成立凉州文化研究院,建成中国印刷博物馆武威分馆和凉州词陈列馆,举行武威文庙祭孔活动,为打造武威文化旅游名市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纪念凉州会谈770周年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扩大凉州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举办《凉州讲坛》《凉州文化沙龙》,更好地呈现了凉州文化的历史内涵和当代价值。
NO.5
项目是发展之基。我市谋划了天祝松山古城文化旅游综合体等旅游项目28项,充实完善了旅游项目库。全市实施旅游项目56项,完成投资21.1亿元。武威温泉度假村、武威塔儿湾滑雪场、乌鞘岭国际滑雪场等投入运营、二期工程加紧建设,海藏湖湿地公园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跻身“国家级”湿地公园。民勤黄案滩国家沙漠公园、天祝县乌鞘岭国际滑雪场等14个文化产业项目在深圳文博会、兰洽会成功签约,合同金额86.21亿元,6个项目落地建设,到位资金3.4亿元。武威创意文化产业园建成投用,武威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博览城、莫高·中国葡萄酒城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NO.6
形象是旅游招牌。我市全面提升城市旅游形象,“走出去”“请进来”拓展旅游市场,推动文化旅游资源“活”起来。加大宣传力度,编印了《武威文化旅游宣传画册》;在央视、《读者》、《中国旅游报》等7个平台开展宣传;在市内外道路沿线设立大型户外宣传牌10余块,设计印制旅游自驾游手册等投放酒店、景区。2017年首次市县联动在兰州举办了冬春季旅游产品推介会,邀请20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我市文化旅游资源、扶持奖励政策和冬春季旅游产品;参加由省旅发委统一组织赴西安、宁夏等主要客源地开展宣传推介10余次;参加了第七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邀请300多名中外嘉宾来武考察旅游产品;组织举办了第七届有机葡萄美酒节魅力武威休闲游活动,县区举办了凉州文艺大赛、第二届古浪红色文化旅游节、天祝华瑞民俗文化艺术节等四项丝路节分项活动。稳步推进智慧旅游,建立来武游客流量数据分析及宣传短信推送平台;开通了新华网移动4G政务信息发布平台,武威旅游微信平台保持日均3条更新数量,全年发布旅游宣传信息900多条。
NO.7
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取得成效。凉州区康宁庄园、普康田园综合体一期、高坝镇蜻蜓村开心农场、名仁生态庄园等一批乡村旅游点建成投用;玉霖特色养殖开心农场、古浪博绿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基地、普康田园综合体、武威西部生态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区等加快建设;塔儿湾滑雪场、神泉山庄、高坝镇蜻蜓开心农场、普罗旺斯庄园和民勤陶中现代农业休闲园等乡村旅游点完成提升改造并投入运营;天祝抓喜秀龙乡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初步设计;培育了凉州蜻蜓、民勤红旗谷、天祝大红沟、天堂镇天堂村、古浪金水源等特色旅游示范村。
NO.8
让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惠民”。我市深入推进旅游精准扶贫和乡村旅游。在天祝县抓喜秀龙乡南泥沟村、古浪县西靖镇阳光新村、大靖镇北关新村3个旅游扶贫试点村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分别拨付补助资金5万元;向4个县区拨付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产业引导和技能培训帮助有条件的贫困村发展旅游产业。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