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研究 > 西夏文化 >
西夏文化
走近武威出土西夏木板画

走近武威出土西夏木板画

西夏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发布时间:2023-04-21
西夏时武威的陶瓷制造业

西夏时武威的陶瓷制造业

西夏时武威的陶瓷制造业非常发达。在距武威市城南25公里的古城乡上古城,包括现在的上古、八五、上河三村,是当时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发布时间:2023-03-31

西夏时期武威的酿酒业

近些年来,有关西夏王国的历史文化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发布时间:2022-03-29

武威故事 | 大云晓钟警世人

凉州城东北角,坐落着一座颇具规模的佛教古刹,名曰大云寺。大云寺内,矗立着一座年代久远、古色古香的二层木质古楼阁。远远望去,古

发布时间:2021-03-23
武威故事 | 张澍发现西夏碑

武威故事 | 张澍发现西夏碑

清代嘉庆年间,武威籍学者张澍在凉州城大云寺发现了一块被史学界称为天下绝碑的石碑——西夏碑。 张澍(1776—1847),字伯瀹,

发布时间:2021-02-22

武威故事 | 西夏重修感通塔

西夏天祐民安三年(1092年)正月十五,西夏国皇帝李乾顺和他的母亲梁太后来到凉州,与凉州吏民共度元宵佳节。朝廷官员大多纳闷,元宵

发布时间:2021-01-25

神秘诱人的西夏文化

在宁夏、甘肃等地由党项族建立起的西夏,是和宋、辽、金同时并存的国家,建国达190年之久。

发布时间:2019-12-04

尘封不住的凉州西夏文化

西夏王朝在武威留下了丰富的古迹与文化遗产, 反映在文字、法律、宗教、信仰、艺术、建筑等许多方面,武威以其深厚的文化沉淀见证了这段辉煌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9-08-09

蜂窝炉里烧出泥活字

1987年,武威凉州区新华镇缠山村部分村民在寺院山洞内,意外地发现了一大批西夏文物。

发布时间:2019-08-05

武威“藏经洞”发现记

武威亥母洞位于武威市城南15公里的原新华乡缠山村西的祁连山中。历史上曾是藏传佛教活动的古寺,亦称亥母洞寺。 

发布时间:2019-07-17
西夏文化频道 本月排行

武威西夏碑

  • 武威亥母洞位于武威市城南15公里的原新华乡缠山村西的祁连山中。历史上曾是藏传佛教活动的古寺,亦称亥...

西夏时武威的陶瓷制造业

  • 武威亥母洞位于武威市城南15公里的原新华乡缠山村西的祁连山中。历史上曾是藏传佛教活动的古寺,亦称亥...

西夏时期武威的酿酒业

  • 武威亥母洞位于武威市城南15公里的原新华乡缠山村西的祁连山中。历史上曾是藏传佛教活动的古寺,亦称亥...

武威西夏文物大观

  • 武威亥母洞位于武威市城南15公里的原新华乡缠山村西的祁连山中。历史上曾是藏传佛教活动的古寺,亦称亥...

武威故事 | 大云晓钟警世人

  • 武威亥母洞位于武威市城南15公里的原新华乡缠山村西的祁连山中。历史上曾是藏传佛教活动的古寺,亦称亥...
关注凉州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