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长廊 >
古代诗人笔下的“谷雨”风貌

古代诗人笔下的“谷雨”风貌

 细雨连绵暮春到,雨生百谷夏将至。伴随着“谷雨”节气的到来,就意味着春寒基本结束,万物生长迎来最佳时节,谷雨之后,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多,最适宜农作物生长。

发布时间:2023-04-19
武威人的清明节

武威人的清明节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一年一度芳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

发布时间:2023-04-20
徐万夫

徐万夫

徐万夫,武威市人,生于1927年7月,中共党员。1948 年毕业于武威师范中师科,曾在武师附小、唐府街女小任教师。

发布时间:2023-04-20
清明(外一首)

清明(外一首)

清明(外一首)口 徐兆宝穿过三月的寒冷疼在屋檐下思念的人在春天一言不发点燃一炷香。断断续续地跪叩在坟前一些流传的故事。被雨浸湿如花

发布时间:2023-04-05
黄胜元

黄胜元

黄胜元,甘肃武威人。1987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学士学位,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武威市美协副主席。

发布时间:2023-04-11
武威古城楼的历史沧桑

武威古城楼的历史沧桑

明代初年,凉州城内有四大城门以及二十四座城楼。明洪武十年(1377年),都指挥濮英对武威城进行了大规模加固增修,修建了东、南、北三大城门楼。

发布时间:2025-07-09

酒酣胸胆 诗剑纵横——盏中吟凉州

凉州,这座横亘于河西走廊的古老城池,作为西域与中原的交通枢纽,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自古以来就是西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这里曾是烽烟与交融并存的边塞重镇,亦是驼铃与马蹄交织的丝路咽喉。祁连山的雪水自天际奔涌而下,在戈壁与绿洲间蜿蜒,滋养出“凉州之畜...

发布时间:2025-07-07

九旬教授白述礼研究吐谷浑文化结硕果

近年来,90高龄宁夏大学教授白述礼,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为吐谷浑文化研究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5-06-11

端午节溯源

关于端午节的起因,自六朝以来都以为是因纪念屈原而来。但是当我们对端午节的源流做一番考证后,就会得出端午节非因屈原而来的结论。把端午节的主要内容说成是纪念屈原,这只是后世好心的人们处于对屈原的怀念加以附会而成的。

发布时间:2025-05-31

凉州学研究|略谈“凉州学”及其构建路径

建立一门研究领域更集中、研究内容更深入的“凉州学”,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科建设的必然,不仅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发展,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5-05-19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