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期栏目备份 > 凉州讲坛 >

《凉州讲坛》第三期 郦波-《丝绸之路与凉州词》

发布时间:2018-09-03      点击率:

  琵琶且拢弹新曲,高调依然在五凉。3月16日,由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主办,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市广播电视台协办的《凉州讲坛》(第三期)在武威体育馆开讲,此次讲坛的主题是“弘扬凉州文化,传承丝路精神”。著名文化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先生应邀作《丝绸之路与凉州词》的主旨演讲,来自全市社会各界1800余人,近距离聆听了演讲。

  自古以来,武威就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黄金节点。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以汉唐文化、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等为代表的“凉州文化”,成为中华历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武威成为丝绸之路上名副其实的贸易中心和中西方文化荟萃之地。经济文化空前发展,中外交流空前频繁,孕育出了独领风骚、千古绝唱的凉州词。凉州词脍炙人口、代代诵读,是唐代诗歌中重要的题材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精华。

 

 

  郦波教授以《丝绸之路与凉州词》为主题的主旨演讲,从王之涣《凉州词》与音乐及艺术精神引入,从王翰《凉州词》与酒神精神、张籍《凉州词》与商业精神及盛唐回忆、武威威武——霍去病与武威、《凉州词》背后的丝绸之路与华夏文化精神等四个方面全面诠释和展示了凉州词的艺术魅力、文化精神,让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感受到壮阔苍凉的边塞景象、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也从中领略了浑厚灿烂、开放包容、气象恢宏、创新发展的凉州文化。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底蕴深厚的凉州文化,给武威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无穷魅力,是历史留给武威人民的精神财富和巨大宝藏,深入挖掘研究、开发利用凉州文化优势资源,无疑会为武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培育新动能,为武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文环境和精神支撑。

  郦波教授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学博士后。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张居正、戚继光、于谦、海瑞等“大明名臣”及《曾国藩家书》,是中央电视台《中华好诗词》《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