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长廊 >

【专家学者谈武威】樊志强:​凉州词的转化利用

通过我的参观学习,我个人感觉因为(武威)本身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加上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凉州文化研究院的成立,做了大量层次和水平高的一些科研工作,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研究宣传阐释的基础已经非常好了。

发布时间:2024-07-31

【专家学者谈武威】黄正建:唐代凉州的重要地位

(出土的唐代法典)另外一件是开元令,就唐玄宗的时候有一件开元公式令,就是讲怎么来写各种公式、公文一个令文。

发布时间:2024-07-26

【专家学者谈武威】王旭:武威吐谷浑文化的保护利用

首先,因为武威吐谷浑文化资源比较富集,而且比较独特。至少在我们的周边有很大的影响力。

发布时间:2024-07-22

【专家学者谈武威】刘再聪:内涵丰富的凉州文化

凉州文化内涵确实很丰富。凉州文化在中华文明的构建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凉州文化应该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中华文明的构建过程中,不仅仅是凉州或者武威一地的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来讲,它是整个中国西部,至少是中国西北地区文化的一个缩影。

发布时间:2024-07-19

【专家学者谈武威】吕宗力:谶纬学在凉州

凉州地区谶纬学传承不绝,它有一些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原因。那么首先就是说凉州地区,特别是河西地区的汉人,基本上是来自内地的移民和他们在这里深耕以后,他们的后裔。

发布时间:2024-07-12

【专家学者谈武威】邬文玲:民勤苏武文化的弘扬路径

对于有着丰富苏武文化遗迹的民勤地区来说,怎么样来弘扬苏武文化,怎么样来利用这些民俗资源,之所以这个地方产生苏武牧羊的这么多传说、这么多遗迹,我觉得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发布时间:2024-07-08

【专家学者谈武威】李文平:吐谷浑见证了甘青地区各民族的发展历史脉络

魏晋南北朝始,北方民族迁徙活动频繁,其中既有边疆地区以游牧为生的民族向内地迁徙,也有从两地往返迁徙或远赴边疆者,由此形成大错居、小聚居的分布局面。

发布时间:2024-07-05

【专家学者谈武威】李军:凉州文化的创新性宣传

威当然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的积淀,但是由于在唐朝之后,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武威的历史地位逐渐被隐藏在历史文献记载背后了。

发布时间:2024-07-03

【专家学者谈武威】毛阳光:​姑臧是中原文化的重要源头

我觉着在中华文化中,很多的元素都跟武威有着密切联系,比如说我在研究过程就发现,像很多的世家大族,比如像著名的陇西李氏中的姑臧大房,它的很多人最后都生活在洛阳

发布时间:2024-06-29

【专家学者谈武威】刘安志:凉州有深厚悠久的文化积淀

从安史之乱之后,形势就发生变化了,吐蕃逐渐把河西诸州蚕食,后来唐朝逐渐失去这片地区的控制,再加上都城又逐渐东移,洛阳、开封,甚至后来又到了南部的南京,又到了东京。

发布时间:2024-06-28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