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融合 > 一带一路 >

“一带一路”之丝路明珠——武威

发布时间:2023-03-30      

武威市古称姑臧,又名凉州、雍州,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之门户,东邻宁夏省会银川,西邻青海省会西宁,南邻省会兰州,北通敦煌,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与重镇、河西富邑。古时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重地之称,曾经的中国第三大城市,一度是西北的军政中心、经济文化中心。

据考古证明,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祖先就在此繁衍生息,创造文明,武威居民的文化发展情况已与中原地区相接近。春秋以前属西戎驻地,战国至秦为月氏民族活动地区,秦末匈奴赶走月氏,为休屠王辖地。西汉时期,霍去病征西,汉武帝为彰显大汉帝国军队的“武功军威”,由此得名“武威”,设武威郡。汉武帝时武威为河西四郡之首。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都曾建都于此,隋、唐、宋、明、清先后设置过郡、府、州、卫、道。这里既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重镇,又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一度为北方佛教的中心,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称。1985年由县设市,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历史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

凉州地势平坦辽阔,为河西最大的堆积平原,西汉扬雄的凉州箴中如是说“每在季王,常失厥绪。上帝不宁,命汉作凉。”历史有了这一笔,武威便为这个世界、为这个历史奉献出了最宝贵的青春和生命。凉州区位优越,处于亚欧大陆桥的黄金节点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中心地段。自古以来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 的富饶之地,“ 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西北商埠重镇。是“五凉古都”、“河西都会”、“雍凉之都”、“西夏陪都”、“马踏飞燕故里”、“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对外开放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葡萄酒城” 、“侠都”、“雍都”、“凉都”、“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中国葡萄酒的故乡”、“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和“中国人参果之乡”等美誉。

武威雷台·马踏飞燕

武威雷台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甘肃省武威市城北一公里处。这里古树参天,湖沟纵横,绿树掩映中一座气势巍峨的宏伟古建筑群屹立在高约十米的夯土台上,占地一万多平方米,这就是扬名海内外的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雷台是丝绸之路上精品旅游景区,1983年雷台被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雷台汉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1月被定为甘肃省建设系统第三批"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2004年4月被定为甘肃省第三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雷台也称雷台观,因台上有明天顺年间重修的雷祖观得名,是古代祭雷神的地方,为河西道教胜地。建筑有山门、二平门、雷祖殿、三星斗姆殿、东西廊房、东华阁、西华阁等,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9年,在雷台下发现一座明代大型砖式墓。出土马俑胸前有铭文“守张掖长张君”,墓内出土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共二百多件。其中一匹三足腾空、右后足踩飞鸟的“铜奔马”,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古代艺术之冠”, “世界文化顶峰”,于一九八四年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堪称“天下第一马”。

据史料记载,雷台为前凉(公元301年-375年年)国王张茂所筑灵钧台。《资治通鉴》中记载:为东晋元帝大兴四年(公元321年)始筑"周轮80余堵,基高9仞"。现雷台保存基本完好,长106米、宽60米、高8.5米。台上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雷祖殿、三星斗姆殿等10座,其建筑雄伟、规模宏大。周围古树参天,湖波荡漾,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观光胜地。1969年9月在台下东南角发现了一座东汉晚期(公元186-219)大型砖室墓,墓葬由墓道、墓门、甬道、前、中、后室等部分组成,通长40米;前室有左右耳室,中室有右耳室,墓葬虽经盗掘,但遗存尚多,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漆、石、陶等珍贵文物共231件,古钱币3万枚,被史学界称为一座丰富的"地下博物馆"。

在出土文物中最突出的是铸造精致的99件铜车马仪仗俑,艺术价值最高的是一匹铜奔马。1971年9月全国著名考古学家、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陪同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宾努首相在甘肃省博物馆参观时发现铜奔马,称其为"马踏飞燕"。1973年外交部长陈毅决定让铜奔马赴世界各地展览。作为中国考古文化优秀代表于1973年4月至1975年8月先后到法国、日本、英国、罗马尼亚、奥地利、南斯拉夫、瑞典、墨西哥、加拿大、荷兰、比利时、美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和高度赞誉。

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或称马超龙雀,呈发绿古铜色,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重17.5千克,马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矫健剽悍,铜马昂首,四蹄翻腾,马尾高扬,口张作嘶鸣状,以少见的“对侧快步”的步伐奔驰向前,其三足腾空,后右蹄踏在一只正在振翼奋飞的燕背上,燕顾首惊视,与之相呼应,奔马头微左顾,似乎也想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而这一切尽在瞬间。

由于马蹄之轻快,马鬃马尾之飘扬,恰似天马行空,以至飞燕不觉其重而惊其快,更增加了铜马凌空飞驰的气势。马与燕的线条流畅,比例匀称,奔驰与飞翔的动态表现的淋漓尽致,生动体现了骏马奔驰与飞鸟争先的瞬间。马体重落一足,小小飞燕承之而可平置,体现了设计者之独具匠心,既改变了传统天马的造型手法,又符合力学平衡原理,并赋予了奔马以旺盛的生命力,使其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铜奔马是按照良马式的标准去塑造的,集西域马和蒙古马种的优点于一身,特别是表现出河西走马秉赋的对侧步特征,铜奔马被认为是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征。铜奔马蕴含着极高的艺术、科学和历史价值并具天马文化内涵,且铸造技巧精湛,堪称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神奇而稀有的瑰宝。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武威市将马踏飞燕定为象征武威腾飞的城标;1986年定为国宝级文物。

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也称圣庙、孔庙,是为祭祀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而修建的庙宇。武威文庙位于武威市凉州城区东南部,坐北向南,由三部分组成,东为文昌宫,中为文庙,西属凉州府儒学院。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98米,东西宽152米,占地面积30096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对称,结构严谨,是一组造型雄伟的宫阙式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壮,迄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明清之际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是凉州文人墨客祭祀孔子的圣地,是目前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属全国三大孔庙之一。

文庙原设有正门,面南而开,但最南端被一堵称“万仞宫墙”庄重稳健的影壁所隔,由于数百年来凉州一直未出状元,所以开正门之事也就搁置至今。影壁两侧各开小门,朝东的叫“义路”,往西的称“礼门”。由“义路”进入庙院,影壁北面是半月型的拌池。池上架一座石料拱桥,名“状元桥”。棂星门是明正统时建筑的一座木质牌桥,四柱三间,翘檐飞角。穿过棂星门,就可看到戟门,戟门两侧是乡贤、名宦祠,为供养地方贤达和清官牌位的地方。戟门是大成殿近前的一道门,大成殿建在宽阔的石筑台基上,雄伟而壮严,保留着明清建筑风格,大有至圣至尊的气派。文庙内最吸引视线的是44块主题不一的牌匾和结满红色绳结的状元桥。

西夏碑

西夏碑是武威独一无二的西夏文化,因武威曾是西夏的陪都,所以是全国迄今发现西夏文物和遗迹最多的地方之一。西夏碑即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为西夏第四个国王所立。碑身两面撰文,其中正面以西夏文篆书题名,正文为西夏文楷书,背面以汉文翻译正面西夏文内容,所谓“汉夏合璧”,被称为“汉夏对照词典”,是研究西夏文字的珍贵文物,是迄今所见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西夏文和汉文对照字数最多的西夏碑刻。

西夏碑树立于西夏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原置武威大云寺,西夏时大云寺改名为护国寺。元灭西夏后,西夏碑被当时的有识之士砌碑亭封闭,才得以保存。清嘉庆九年(1804年),由武威著名学者张澍发现。民国时,武威大地震,清应、大云二寺塔均毁,感应塔碑与其它碑刻被移至文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武威再发大洪水,殃及文庙,庙藏碑石许多俱遭遇损毁,所幸,这块珍贵的西夏碑却完好无损。

近年西夏碑又被移置于新建的武威市西夏博物馆内。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碑首呈半圆形,龟趺,碑通高2.6米,宽1米,厚0.3米。碑阳西夏文篆额2行8字,汉译为“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碑首呈半圆形,两面正中用汉文和西夏文篆额,边阴刻对称的伎乐舞女,翩翩起舞,动作优美,造型准确;舞女胸和手腕上有饰物,赤露上身、双脚,下着长裙,面形肌肉丰满,吸收了敦煌飞天的艺术特点。碑身的两边呈杀角,边上刻忍冬纹。碑文一面为西夏文,楷书28行,每行65字。碑阴为汉文,额篆“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铭”,碑文楷书,竖行26行,满行76字。碑文内容记古凉州护国寺之感应塔,自西周至晋历千余年间兴废莫记。前凉张轨于塔址上置寺建塔屡现灵瑞。至西夏惠帝在位,某次羌兵来犯,是夜雷雨大作,塔现神灯,骇退羌兵。崇宗天祐民安三年(1093年),凉州地震,佛塔倾斜,崇宗下令修缮,还未动工,塔又自行复原。为此,夏国皇太后、皇帝下诏对佛塔重新装饰,于天祐民安五年正月十五日竣工,特立此碑以纪功德。

清嘉庆九年(1804年),著名金石学家张澍先生,同友人到凉州大云寺游览,在寺内无意中发现一座被砖封闭几百年的古亭。人们都说:这个古亭不能打开,否则,将会给凉州带来莫大的灾难。张澍先生不相信这些谣言鬼骗,三番五次来到寺中,说服僧人,并强行让家丁打开了碑亭,发现了这件稀世珍宝——西夏碑。西夏文是一种被人们遗忘了的语言文字,无法辨认,当时被称为“天书”。张澍先生见碑阳文末尾有“天祐民安五年岁次甲戌十五日戊建”落款,“天祐民安”为西夏年号,遂判定此碑为西夏碑文,因此,人们以后称之为西夏碑。

斑驳陆离的千年石碑,在渡过人世浩劫之后,终于重见天日。虽然是伤痕累累,但在它身上,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厚重,读出了文化的沧桑。历史树立了西夏碑,而西夏碑却镌刻了历史,填补了历史的空白。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城南50公里处的中路乡灯山村,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天梯山石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喻为“石窟鼻祖”。

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山巅常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是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

凉州舞狮

“狮”者势也。古时候官府衙门,寺庙厅堂,富门豪宅的门楼两侧都摆放石狮以示权贵势要,舞狮也在镇宅避邪的寓意中逐渐兴起。作为国内狮子舞先模的凉州麻狮舞在唐代最为盛行。无论是宫廷宴会还是庆功祝捷都以舞狮助兴。那首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西凉伎》早已将精彩的凉州麻狮舞描述得酣畅淋漓。

凉州舞狮从装扮看,二人合扮为“太狮”,一人独扮属“少狮”。“狮”的制作工艺,也有独特之处——“麻”狮子。狮身先用野生的麻皮经手工制成“合子布”作“皮”,再根据长短需要将麻皮染成金黄色、棕色、绿色等,经精心梳理后做成很细的丝而充当“毛”,然后戳、纳、引、栽在“皮”上。舞动时毛随风动、飘流自然,尽显狮之威武之气。

表演时由多个出身于武术世家的青年男子,先演练一番流传在凉州的八步转、琵琶条子、定宋大刀等独具特色的武术套路后,随着助威的鞭炮声,和着轻重不一,急缓有别的狮舞鼓点,披红挂彩的引狮人手拿绣球,翻腾跌扑,引得狮子昂首出场。只见那狮子忽而翘首仰视、张牙舞爪,忽而低头回顾、振鬃奔突,忽而回首匍匐、翻腾戏嬉。间或穿插着舐毛、动睛、擦脚、抖身、洗耳等维妙维肖的动作,或立或卧、或扑或衔,仅一个逼真可爱的“开裆生仔”就足以引得观众拍手叫绝。

舞狮表演绝妙惊险,除“滚木推磨”、“戏龙取水”、“燃爆喷火”、“滚绣球”外,当属“高台”狮子舞最为精彩。表演前用特制的长条板凳搭起约10米的塔状高台,舞狮者逐级而上,边上边舞,在绣球的引导下,时而纵跃、时而攀援、时而伏卧、时而翻转做出各种杂技表演中的惊险动作。尤其在塔顶更是惊险万份、扣人心弦。此时的舞人自然谨慎无比,在时缓时急的鼓声指挥下进行各种高难度的动作表演,达到手、眼、脚及身法变换的高度统一,辅以清亮的锣镲声烘托,整个场面气氛热烈,颇为壮观。若是多支舞狮队伍表演,文明的凉州舞狮人会主动谦让,要么让阵容较小者先行表演,要么按到场顺序轮番上阵、互相喝彩。

凉州舞狮那光彩夺目的形象,镀金贴银的化妆和那雷霆万钧、翻江倒海的气势,驱瘟散疫、恭祝安康的寓意无不体现出古凉州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坝攻鼓子

“攻鼓子”与一般“腰鼓”、“扇鼓”、“太平鼓”的风格迥然不同,但又融合了腰鼓的灵秀和太平鼓的浑厚,更显洒脱和豪迈。从它的化妆到表演,都给人以威武雄壮、粗犷豪放的美感,具有强烈的西部特色,被称为西部“鼓魂”。

“攻鼓子”表演者装束一般为黑衣白扣,俨然是古代的武士。传统的攻鼓舞一般由20人组成。它的基本打法可以用四句口诀来概括,即:双手胸前划弧线,交错击鼓轮翻换,上步踏地凭脚力,挺胸抬头身不弯。其“雄鹰展翅”、“战马凌飞”、“鹞子翻身”、“凤凰三点头”等雄健优美的动作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猛虎出山阵”、“双将对斗阵”、“四门兜底阵”、“四方阵”、“四龙阵”等打法变化万千,气势恢宏。

此外,打鼓演技也很讲究,要做到手、眼、神的统一。数十名到上百名仪态刚毅、潇洒的精壮汉子拉开架势,只见一条条有力的弧线从空中划出,由轻而重,由缓而急,初似流泉,渐如惊雷,在隆隆鼓声中他们提足起舞,双腿前弓后登,步伐稳健和谐,鼓队阵形变幻无穷,忽如雁阵展开,忽如长蛇疾冲,忽而列成方阵,忽而旋走太极,勇往直前……使人如临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攻鼓子流传了2000余年,是流传在武威北乡的一种中国民间鼓乐舞蹈。相传,古时一支军队因战斗失利,被围困于城寨之中,他们急中生智,将兵器藏入鼓腹中,乔装打扮成社火队出城表演,攻其不备战胜了敌人,“攻鼓子”因此而得名。据有关专家考证,“攻鼓子”已有近2000多年的历史。攻鼓子一队古装黑衣武士,随着一阵由轻而重,由缓而急,初似铮纵泉流,渐如惊雷奔电的隆隆鼓声中击鼓起舞,将观舞者带入金戈铁马的古战场中,这就是号称西部鼓魂的武威“攻鼓子”。“攻鼓子”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957年,武威“攻鼓子”在北京参加了中国民间文化的表演活动,当时还在天安门和怀柔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了表演。表演结束后,他们这支特殊的“农民演出队”受到了领导们的高度评价。1990年4月,甘肃电视台拍摄电视艺术片《西部之舞》,攻鼓子作为重点节目之一被介绍到全国。之后,邀请表演者日益增多,武威“攻鼓子”声名大振,“此鼓只应凉州有,陇上难得几回闻”。

凉州三套车

凉州三套车是指茯茶、行面、腊肉三样食品,它们是组合起来,捆绑在一起卖的,如三驾马车一样,缺一不可,少了一样,便不完美。

相传清代名将左宗棠去新疆平叛途经凉州,因连日征战,车马劳顿,人困马乏,有位神厨用其祖传秘方精制一种特色卤肉,用祁连山的十八味名贵药材整制的健身营养茶以产生于皇娘娘台的圣水酿造的烧酒,配以凉州民间盛行的行面献于左将军,左将军食之大喜。曰:“此乃我军“三套车”也,缺一不可。”遂用之犒劳三军,令士气大振,百战不殆。此后“三套车”在凉州等地广为流传。今天“三套车”已成为一种集饮食文化及营养科学为一体的深得民众喜爱的时尚快餐。

先说茯茶,一杯滚烫的茯茶,酸甜开胃,消渴解乏。这茶中有山楂、桂圆、红枣、枸杞、锁阳、葡萄干、核桃仁,经长时间的熬煮,喝前外加冰糖。茯茶的汤汁呈赭色,像红茶,像咖啡,更像葡萄酒。深沉中透出暖意,很有生气,也很诱人。尤其在哈气成霜的寒冬,有着强大的招徕性和亲和力。这茶随喝随续,任凭尽兴。

二为行面,也叫饧面。将面加水揉匀后,让其醒半个小时。据字典解释,“饧”有使面团发软的意思。因“饧”相对冷僻,少用。在当地“饧”某种意义上与“行”通用。待面醒后,经搓揉拉,便可成型。这面条可圆可扁,圆的筷子般粗细、扁的手指般宽窄。满满的一碗面条,浇上稠稠的卤汁,这卤是勾了芡的,厚实明亮。卤中有胡萝卜丝、芹菜丝、肉丁、肉片诸等配料,可谓内容丰富。这面滑爽筋道,既耐嚼,又熬饥。

三为腊肉,这是用新鲜猪肉用老汤老卤,经文火长时焖制出来的。这肉色泽金黄,香而不冲,肥而不腻,熟而不烂。至于腊肉分量的多少,肉块的大小厚薄,随顾客的心愿。一般腊肉随意地码放在盘中,撒上青椒丝、大葱丝、香菜丝算是点缀和调味。这种摆放不像豪华饭店那样过于严谨,讲究章法,它于随意中透出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这腊肉的口味既不齁人,也不寡淡。你可就着茶吃,也可拌在面里吃,悉听尊便。

凉州大月饼

俗话说:“八月十五端出来”,这端出的就是大月饼。凉州大月饼,除了千层饼变形的色泽花纹十分漂亮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大”。下雨天,小孩子常叫:“天爷天爷大大下,月饼蒸上车轮子大,小伙子吃上把房跳塌。”大的月饼,足有十来八公斤,像小汽车轮子似的。每逢中秋佳节,家家蒸大月饼以示全家团圆,并馈赠亲友,表达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过了八月十五日,女婿携妻带子去丈母娘家,大多左面提的大月饼,右面提的凉州酒。

中秋佳节临近,在各地人们忙着买月饼送月饼的时候,甘肃武威市凉州区的家家户户却在忙着做月饼。凉州是古代边塞要地“凉州府”的核心区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那里的人们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前后都会捧出自制的大月饼来敬献月亮,庆祝中秋佳节,由古至今,那里的月饼也是越做越有文化。

文章来源:华夏盛世文化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