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甘肃省2025年省级人才项目“河西走廊丝路驿站资源调查与‘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研究”培训班在武威市开班。该培训班由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甘肃省重点人才项目“丝绸之路驿站资源调查与‘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组、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承办,来自复旦大学、天津大学、新疆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及学员60余人参加培训。
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院长田澍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张继刚教授主持开幕式。
田澍表示,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性,不仅在甘肃、在中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武威作为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武威应着力打造“凉州学”,提升对河西走廊“一带一路”研究的认知。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马玉凤作为项目负责人,对“河西走廊丝路驿站资源调查与‘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的整体情况作了介绍。她表示,通过实地调查河西走廊驿站遗址及遗存,探究河西走廊驿站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价值、应用价值、保护价值、开发价值和传承价值,推动对河西走廊丝路驿站的保护、利用和数字化建设,助力河西走廊地区文旅发展与乡村振兴,为相关部门决策、应用、研究等提供数据支撑。
培训环节,兰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高启安教授、嘉峪关长城博物馆边塞研究所所长张晓东研究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李严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古代通史研究室主任赵现海研究员、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温鹏辉副教授分别做了以《<肃镇华夷志>与裕固族研究》《河西走廊驿站初识》《长城体系研究的方法与实践》《长城的考察与研究》《教学GIS制图、武威驿站、长城图绘制展示》为题的“驿站研究”理论方法及知识普及讲座。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