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米基(1895—1959), 民勤县红柳园小西村人。民国时期民勤的名艺人。7岁丧母,10岁被继母驱赶离乡,乞讨度日。11岁被“富贵班”收为烧火娃子,随班至武威后,拜王绽子为师学艺。16 岁登台演出。为提高技艺,赴张掖、临泽等地访师求艺,历三年返武威“永和社”唱戏,声名大震。民国15年(1926) 返回民勤,参加新创办的和盛社。和盛社改名德俊社后,除任主要演员外,还兼任传班,授徒曹开世、杨生沛(二人皆民勤有影响的演员)。记戏200多本,有“戏包袱”之称。生、净、丑、旦均能演唱,文武全面,形神兼备。其嗓音洪亮,唱腔高亢,道白清晰,功底扎实,做派美观。尤令同行们佩服的是他一日内扮演生、净、丑三样角色,连演三场重头戏,嗓音无丝毫嘶哑。甘肃名净袁天霖到民勤看他扮演的达摩后,叹为观止,曾登门求教。秦腔名演员刘金荣到民勤,特邀他扮演贾似道,联袂演出《游西湖》,珠联璧合,使民勤观众大饱眼福。民国35年(1946), 他到武威看病,被邀到老班子连演10场,场场爆满,戏迷们给他挂红7次。从艺40多年,蜚声河西。其表演的《铡美案》中的包拯、《游西湖》中的贾似道、《仁义巷》中的路邀、《走雪山》中的曹福、《活捉张三》中的张三、《打瓜园》中的陶洪、《反徐州》中的华婆、《香山巷》 中的达摩等各有特色,令人称道。新中国成立后,曾为新创办的民勤群众秦腔剧团教画脸谱,并充任导演。先后两次被吸收为剧团演员,后病退回家。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