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长廊 > 佳作赏析 >

【廉洁文化】居官从政,遇事要不厌其烦

发布时间:2024-08-26      

居官莅事,牒诉纷错,日出事生。欲每事躬亲料理,未有不以为苦者。一有厌苦之心,便有不耐之意。或草率了事,或假手他人,或關茸稽延,或急遽无序。民亦多蒙其累,事便不得其平。不耐烦之流弊,良不浅矣。天台先生所著《耐烦说》入情入理,切中锢病,并谓“耐烦”更在廉之上,尤自来官箴所未及也。

——清 · 陈宏谋《从政遗规》

以上这段,是陈宏谋为耿定向《耐烦说》一文写的按语,强调居官从政必须有“耐烦”之心,遇事要不厌其烦。耿定向是明朝高官,曾任甘肃巡按御史,后来官至吏部尚书。他有一篇短文叫作《耐烦说》,说到有人初任县令,向耿定向请教为官之道。耿说:“能做到耐烦二字,便是好官。”对方不解,说:“难道耐烦比廉洁还重要吗?”耿定向强调,“服官而廉,犹之为女而贞”,只是一种本分而已,而耐烦比廉洁还重要,“是为令要领也”。耿定向强调了耐烦之于官员的重要性,他认为耐烦比廉洁更为宝贵,是做好县令的要领。陈宏谋显然也认同这一观点。官员从政,进行治理,有两个基本义务。一个是积极义务,就是必须去做事,不能躺平。另一个是消极义务,就是不能去做坏事,要有所不为。这两项义务中,消极义务是底线,积极义务是根本。一个官员如果贪赃枉法肯定是不行的,但是一个不贪污却不干事的官员,同样没有任何价值。官员除了廉洁还得干事。

但需要官员积极去做的事情,并不一定都是高大上的事。很多事非常烦琐、琐碎、无趣。官员能够因为这些事情烦琐无趣,就拒绝处理吗?显然,很多官员确实认为这类事情都是俗务,要么不认真去做,要么直接让幕友长随衙役去做,自己只顾饮酒赋诗、看戏唱曲、谈玄论道,或者自己只做重大的事。

曾在大半个中国当官的陈宏谋,深知当官的苦衷,对于耐烦深有体会,多处强调耐烦的重要性。他在陕西任巡抚时发出《申饬官箴檄》,针对陕西官场官员不耐烦做事,强调说:在郡县,所有的事都得官员去处理,所有人都仰望官员主持公道。官员每天处理的公事,不是有关百姓身家性命,就是有关地方风俗人心。这些事情有真有假,疑难多端,官员小心翼翼,兢兢业业,还怕出错误,怎能有厌烦怕事之心?

陈宏谋进而举例说:研究案情而耐烦劳,能查清案件原委;审理案件而耐烦劳,能辨别案情虚实;写判词而耐烦劳,能把供述和判决写清楚;检验尸体而耐烦劳,能查明尸伤,排除疑点;审案犯而耐烦劳,反复研究询问,无需刑讯逼供,就能获得真相;写驳回诉状的批语而耐烦劳,则批语准确切实,民众就不会无理告状;回答上司公文而耐烦劳,则对答有针对性,不致答非所问;勘察地界而耐烦劳,就能弄清楚争讼土地的界址,堂审更有把握;签发传票而耐烦劳,则斟酌字句轻重、名目多少,胥役不能蒙混,而老百姓可免去无端惊扰,杜绝意外株连。

陈宏谋所说的这些方面,都是一个地方官员要亲自去处理的事情,确实相当的琐碎无聊。但这些“蝇头小事”,往往又人命关天。如果没有耐烦之心,就会被马虎放过而酿成大错。

陈宏谋曾说,以往官箴没有注意到耐烦的重要性,很少提及。在陈宏谋强调之后,一些清朝官员认识到耐烦的重要性。方大提在《平平言》、袁守定在《图民录》、汪辉祖在《学治臆说》中,都谈到了当官要耐烦的道理,意思和陈宏谋差不多,这里从略。

(编者注:本文来源于甘肃纪检监察新媒体平台,图片来源于网络。)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