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长廊 > 佳作赏析 >

【廉洁文化】武威太守廉范的道义人生

发布时间:2024-09-04      

廉范,字叔度,东汉京兆杜陵人。廉范的父亲遭遇丧乱,客死在蜀汉,廉范流落在西州地区。西州局势平定以后,廉范才回到家乡。十五岁时,他辞别母亲,西行去接其父灵柩返乡。蜀郡太守张穆,是廉范祖父廉丹旧日下属,他送给廉范很多的资财,廉范一无所受。廉范和行客徒步背负灵柩而行,回程途经葭萌县,渡河时船触礁破碎沉没,廉范抱着父亲的棺柩不肯放手,一起下沉。众人被他的孝义所感动,把他和父棺打捞上来,对他进行抢救,廉范得以免于一死。张穆听闻消息后,又派人快速赶到,把先前准备送他的资财再次送他,廉范又坚决推辞。廉范归乡安葬好父亲,等服丧期满后前往京城求学,拜博士薛汉为师。京兆、陇西两个郡接连礼请征召廉范,他都不应召。

永平初年,陇西太守邓融备好礼物去拜谒廉范,请他担任功曹。恰逢邓融被凉州刺史举报纠察,廉范知道此事难以免于惩罚,想要换种方式帮助邓融,于是就称病请求离开。邓融没能理解他的意思,极为痛恨他。廉范于是往东到了洛阳,改变姓名,请求充当廷尉署的狱卒。过了不多久,邓融果然被召回京师下狱,廉范于是能够在他身边侍奉保护,尽心尽力。邓融看他相貌和廉范很像,但压根儿没想到他就是,于是对他说:“您和我以前的功曹怎么那么像啊?”廉范怒斥他说:“您是困苦昏乱了吗?”于是两人再不说话。邓融出狱以后,贫病交加,廉范不离左右地照顾他,一直到邓融去世,最终也没有说出真相。廉范亲自用车把邓融灵柩送至南阳,等到安葬完毕才离去。

后来廉范被公府征辟,正好碰上薛汉因为楚王谋反的事受牵连而死,朋友和学生都不敢前往探视,唯独廉范前往收殓遗体。官吏上报此事,汉明帝大怒,召廉范入朝,责问他说:“薛汉和楚王一起谋反,扰乱天下,廉范你身为公府掾吏,不和朝廷一条心,反而为罪人收殓尸体,这是为什么?”廉范叩头说:“臣无礼愚直,想到薛汉等都已经伏法,而心里放不下师生情分,所以才这样做。臣实在是罪当万死。”汉明帝怒气稍小了些,问廉范:“你是廉颇的后人吗?和右将军廉褒、大司马廉丹有亲属关系吗?”廉范回答说:“廉褒,是臣的曾祖;廉丹,是臣的祖父。”明帝说:“怪不得你有如此志量胆气。”于是赦免了他。廉范因此而扬名。

廉范被举荐为秀才。几个月后,又被任命为云中太守。此时正遇到匈奴大举入塞,日日烽火连天。按旧例,外敌人数超过五千,就要通知邻近州郡。云中的吏员想要传送文书求救,但廉范不同意,他亲自率领士兵抵御入侵之敌。敌人众多,廉范的军队抵挡不过。到了傍晚时分,廉范命令士兵把两把火炬交叉捆扎起来,三头点火,军营中星星点点。匈奴远远地望见火把很多,以为汉朝的救兵到了,大惊,准备到天亮就撤退。而廉范则命令军中尽早吃饭,天一亮就出击,斩杀匈奴数百人,匈奴自相碾压踩踏而死者有一千多人,自此以后,匈奴再不敢进犯云中。廉范后来又任职武威、武都两郡太守,都能根据当地风俗教化引导,治理得井井有条。建初年间,廉范迁任蜀郡太守。蜀地民风喜好争辩,论说长短是非。廉范时时砥砺淳厚之风,拒绝浇薄言论。成都人口众多,物产丰盛,而城邑房屋逼仄。以往的制度禁止民众夜间劳作,以防火灾。结果老百姓的做法更加隐蔽,导致火灾接连不断。廉范废除先前禁止夜作的命令,只严格要求民众储备灭火用水。百姓深感便利,于是歌颂他说:“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住。平生无衣今五裤。”廉范在蜀郡任职数年之后,因事罢免,回归乡里。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