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研究 > 吐谷浑文化 >

​天祝祁连吐谷浑墓的发掘

发布时间:2024-05-03      

(天祝县祁连镇慕容智墓远景)

2019年9月25日,武威天祝县国土资源局在整备土地时,在祁连镇岔山村一处小山岗发现一座墓葬(距青嘴喇嘛湾唐墓群15公里)。他们随即上报祁连镇人民政府,祁连镇迅速向县委、县政府和文物主管部门汇报。接到报告后,天祝县文旅局和县博物馆立即派张渊民、刘德春、马藏特三人赶赴现场。

28日下午,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人员来到现场进行实地勘查,根据墓砖、墓葬形制等初步推断属于唐代砖室墓。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甘肃省文物局指派,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武威市考古研究所和天祝县博物馆具体配合墓葬发掘。

2019年9月30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三部副主任、副研究员刘兵兵,科研管理部副主任、馆员王山,出土文物保护部馆员张伟一行到达现场,对墓葬情况进行初步勘查。刘兵兵、张伟两人从墓顶下至墓室内部做初步探查,收集墓室内信息,着手制定墓葬发掘、墓室文物保护方案。

10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存信等参加的专家组和时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国科一行来到现场,查看墓葬现状,召开交流座谈会,各位专家对墓葬保护及抢救性发掘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自此,墓葬发掘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第一阶段的发掘工作从10月4日开始,至10月11日结束。其间,发掘人员依次清理了墓道、墓室封门砖,并对墓室进行了全方位三维扫描和拍照。

随后墓葬出土墓志一方,盖上篆书《大周故慕容府君墓志》(简称《慕容智墓志》)。由此可以初步断定,墓主人应为武周时期吐谷浑王族成员。

通过考古发掘,可以看出墓室大致呈方形,主要分两个部分:西侧为棺床,上面放着木棺和紧靠棺木依次摆放的马鞍、箭箙、铁甲胄和两个大型漆木盘,木棺头北尾南,保存良好;东侧堆满各种陪葬品,包括木床榻、彩绘陶、骑马俑、仪仗队等。墓室顶部呈穹隆顶,室内壁画大多已脱落,唯有顶部壁画较为完整,根据所绘的星辰、银河等可以看出是一幅天象图。东壁绘有一只三足乌,西壁绘有月、桂树和一只捣药的玉兔,根据位置和形象判断应分别代表日、月。

在墓葬中也出土了大量文物,包括武士俑、镇墓兽等镇墓神煞俑;骑马俑、风帽俑、文官俑等出行仪仗俑群;狗、羊、鸡、猪等家畜家禽俑;木质列戟屋、叉、排箫等模型器具;木质胡床、六曲屏风、木质床榻等生活实用器及随葬明器;铁甲胄、金银马具、弓、胡禄等成套武器装备。

10月23日之后,发掘组正式提取棺木。四位省外权威专家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专家到达现场,共同对墓室内棺木现状进行检查,后经过内窥镜探视后,决定现场开棺查看。首先是揭棺盖。揭取棺盖后下面还有一层封板,映入考古人员眼帘的是一块绘有银河、星宿图的丝织品从棺头绷到了棺尾。透过丝织品的缝隙,一只直径约5厘米的金碗格外显眼。棺内壁东西两侧各有一块墨绘龙、虎图案的丝织品挂在棺壁上。棺内主要陪葬品有银执壶1件,金属碗、碟、盘共9件,弓箭1套,彩绘着衣俑1组,漆木方盒1件。

随后几天,发掘人员对所有文物逐一登记、编号、封装,对棺木进行加固包装,分批次押运至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做进一步保护及研究。12月2日,在历时两个多月后,整个发掘工作全部结束。

经过前期发掘及后期确认,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武周时期吐谷浑喜王慕容智墓发掘简报》中认为该墓为唐武周时期吐谷浑王族成员喜王慕容智墓,是迄今国内发掘的唯一一座保存最完整、下葬时间最早的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

该墓葬为长斜坡墓道的单室砖室墓,由墓道、壁龛、封门墙、墓门、甬道和墓室组成,平面呈近刀形,方向170°。墓葬是先挖带长斜坡墓道的刀形竖穴土圹,再在土圹内砌筑砖室,形成单室砖室墓。外面封土呈丘状。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公布考古清理出土的纺织品、彩绘陶俑、漆木器等各类随葬品800余件,其中木质胡床、大型床榻、六曲屏风、列戟屋模型、以铁甲胄为主的成套武备等,皆为国内同时期同类文物首次或罕见的发现。棺内出土的如白葡萄酒、笔墨纸以及种类多样的丝织品等文物,也为国内外罕见。

(慕容智墓出土翼兽纹、凤纹锦半臂)

《慕容智墓志》中首次提及武威南山区“大可汗陵”的存在。根据这一记载,2021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祁连镇冰沟河与大水河中下游地区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面积400平方千米,确认吐谷浑王族墓葬共计23座。同时,对新发现的祁连镇长岭—马场滩区3座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墓室均遭盗掘,共出土各类文物290余件。

通过近几年持续的考古工作,现可初步将武威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分为以慕容智墓为代表的岔山村区(“大可汗陵”区)、以弘化公主和慕容忠墓为代表的青嘴—喇嘛湾区(“阳晖谷”陵区)和以党氏墓为代表的长岭—马场滩区(“白杨山”陵区)三大陵区。墓群整体呈现出“大集中、小分散”的分布特征和“牛岗辟壤、马鬣开坟”“地踞龙堆”的墓葬选址特征。

该墓葬发掘面世后,考古学界及学术界对吐谷浑的历史文化进行持续深入研究,各类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历史上“吐谷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唐代吐谷浑王室的潮生活:喝白葡萄酒用羊毛笔》等各种重磅消息被央视新闻、新华社、文博中国、《甘肃日报》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出土文物在《甘肃百年考古展》《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等大展上频频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还推出《甘肃祁连大墓发掘记》《祁连大墓》等大型纪录片,吐谷浑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2年3月18日,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的六项重大考古新发现之一。3月31日,被国家文物局终评为“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足见慕容智墓葬的考古发掘在我国考古学界的重要地位。

(本文节选自《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研究》一书)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