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传播方式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故宫博物院《国家宝藏》
《画游千里江山》为例
任万平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二级研究馆员
一直以来,故宫博物院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以资源共享为推力,大力实施“博物馆+”战略,创新发展模式,广泛吸引社会力量支持、参与博物馆事业,深化国内多元合作交流和开放共享,积极探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道路,探索文化传播新形式,促进了文化创新跨界融合,成功孵化出了多个优秀项目。在这些优秀成果之中,《国家宝藏》节目与《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也是两个极为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化案例,并衍生出了《何以中国》等经典展览。
一、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国家宝藏》
2017年,故宫博物院携手八家文博机构提供内容和学术支持,央视负责节目形式,共同打造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该节目首创“纪录式综艺”语态,融合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剧、真人秀等多种形式,演绎国宝的前世和今生。以青春的表达和飞扬的自信,带领观众在“一眼千年”的时空联结中,欣赏文物之美,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密码和精神内核。节目一经推出后,便掀起了一股现象级的文博热潮,得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好评。而一股自荧屏燃到线下的全国博物馆热,让沉睡的文物从馆舍天地进一步迈向了大千世界。
一路走来,《国家宝藏》从未停止过创新、创造的步伐。它已经从一档电视节目,进化为了一个超级IP,持续裂变出越来越多的表达形态,并形成了展演季、挖藕季、国宝音乐会、宝藏挖呀挖等衍生IP,达到了较好的文化传播的目标。此外,本节目目前已在新加坡、意大利等国落地播出;俄、西、阿、法、英、日、韩、意等多语种版本陆续在海外发行。2018年,故宫博物院在故宫箭亭广场举办《国家宝藏》数字特展,同年在故宫博物院举行了《国家宝藏》第一季研讨会,大家高度评价了这一创新模式的价值与意义。2022年初,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故宫博物院联合三季节目以来所有合作的博物馆,在故宫文华殿举办了“何以中国”文物特展,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与喜爱。
《国家宝藏》节目影响巨大,先后荣获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电视文艺“星光奖”“亚洲—太平洋广播电视联盟奖”等荣誉。2019年10月走进日本东京国际电视节,并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国宝音乐会》,由中日两国重量级艺术家奏响“海上丝绸之路”的清音雅乐,到历时半年的译制和筹备,《国家宝藏》意大利语版已经登陆Class CNBC 频道,《国家宝藏》努力续写走出国门的交流篇章,传播平等、多元、包容的中国文化,同时还与人民文学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合作出版两套同名图书。多家中央媒体赞誉《国家宝藏》“开启了中国古典文化综艺元年”。
二、与凤凰科技合作举办“画游”数字艺术展
如果说《国家宝藏》可以归为与传统传播平台的创新性合作的话,而与凤凰科技合作举办的《画游千里江山》《画游清明上河图》沉浸式数字艺术展,则是顺应数字化时代的全新尝试,这些尝试使得“画游”沉浸式数字艺术展成为博物馆展览展示的新形式。
《画游千里江山》运用前沿科技结合装置艺术与诗意乐韵,对中国青绿山水画巅峰之作《千里江山图》进行数字化转译、视觉化传达与立体化呈现,用科技与艺术手法让画中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等元素“跃出”纸面,为观众带来一场融合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感官综合体验,激发观众的想象与情感共鸣。
2019年,《画游千里江山》首展澳门,取得了轰动效果,其后该展又赴重庆、苏州、长沙等落地展出,吸引近100万观众观展体验,并以数字主题馆形式长期落地桂林等城市,获得了积极反响。此外,2023年起《画游清明上河》也陆续在全国落地了近20个沉浸式项目。自此,“画游”项目成为国内现象级文博主题数字艺术展。
随着“画游”系列展演在多个城市落地,主创团队不断对数字内容进行研发更新,通过巡展也积累了一定的运营经验,并进行了品牌化建设与升级,“画游”数字艺术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画游”项目也成为了可供复制使用、开放发展的艺术IP。为更好地开发“画游”项目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凤凰数字科技公司又创立了数字创意产业资源平台——凤凰数字艺术中心,携优质数字艺术IP融合在地文化,为城市打造引领新文化消费的数字艺术新地标。2021年《画游千里江山》落地重庆礼嘉智慧公园“凤凰数字艺术中心”,引发了当地观众观展热潮。
“画游”的品牌定位中,以“画”明确项目的文化高度与深邃内涵,即IP围绕中国传统书画进行打造的这一核心文化主题;以“游”彰显其融合了科技、艺术创意、商业元素后的丰富游览体验形式。“画”“游”相结合,诞生出拥有复合业态的文商旅体验综合体,并通过在文旅场景中的落地应用,以沉浸式展演、数字主题馆等形式赋能文旅产业创新发展。
三、开放创新,以多种形式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家宝藏》《画游清明上河图》《画游千里江山》等节目的成功,是故宫博物院近年来探索跨界融合,创新传播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之一,也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一是进一步加强业内资源共享,共同发力推动文博事业再上台阶。二是打破行业壁垒,实现多行业互通有无、合作共赢。
弘扬民族文化 创造时代精品
何 鄂 甘肃何鄂雕塑院院长
我是被灿烂文明唤醒的
1962年,命运把我带到敦煌莫高窟,在洞窟里,我临摹着各个时代古人创造的彩塑精品。让我终生难忘的是第二次进洞窟临摹时,对唐代194窟南北两尊天王比对中有了意外的发现,两身天王相距3米,动态姿势几乎一模一样,从先看到细节处理有2、3处不同,一气找下去,竟然发现了13处不一样,当时激动得好像差一点就触摸到古代工匠的心跳了,接着又对194窟与328窟两个唐代整铺彩塑氛围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古代匠师是在题材、内容、位置三个有限中进行创作的,匠师的不同创作个性,形成了洞窟与作品的独特性、唯一性。
1979年,我只身走了48天,身上背着画夹、泥巴和石膏,先去夏河体验生活半个月,又走了长征路,一路采访,一路速写,最后去看大足石刻。在宝顶山我用素描将27米长的摩崖造像《牧牛图》画下来之后,突然想到在敦煌学到的考古研究中的排年法,立即将10个人物与10头牛分类排列在两张图上,出乎意料这一排列,竟然让我发现,在10个人物中,第一个人是正面的,第二个人是背面的,第三个人又是正面的,第四个人又是背面的,第五、六两个人并坐再次呈正面。再看10头牛,只有第一头牛隐约可见4条腿,其余的都是设计了山峦变化和牛的各种动态,或俯仰,或转弯,或伏卧,只表现了两条腿或3条腿。这一发现让我看到了古代大师不同寻常的艺术创造力,我认定古代雕塑家一定是把生命揉进自己的作品里去了。
五千年灿烂文明就像大海,博大精深、无边无际,我只能说是深入到大海的一滴水中的发现、感动与收获。12年在敦煌的艺术熏陶,终于迎来了一次刻骨铭心的顿悟。
上世纪80年代初,我正在西安电影制片厂为《丝路花雨》做敦煌彩塑道具,看到中日建交10周年一本《敦煌壁画展》图册,刊登了我临摹的4件彩塑,写有“何鄂摹制”,非常奇怪,就在这一刻,仿佛冥冥之中给了我一个指点,我想:我能临摹,只要是美院毕业的学生都能临摹,我们的儿女、孙子、世世代代还可以临摹,但这个光辉永远是前人的创造!想到这里,竟然产生了对自己的极度不满,我问责自己:“你生活在这个时代,难道对周围的人和事没有一点点感动吗?”我终于被唤醒了,在对自己的极度不满中寻找着失落的自己,寻找着自己曾经的感动,寻找着自己的创造,最后走到了寻找这个时代的创造上。我明白了老祖宗留下的千千万万遗产上写满了密码,密码就是“创造”两个字,我破解了这个祖先留给我们人类文明的密码。从此,我清醒地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我决定把自己的后半生压在“创造”上。
我深切地感受到历史文化:“他们静静地屹立在世界民族艺术之林,却以巨大的推动,呼唤着一个民族新的未来”。我们的文化自信,必须落足在文化使命担当上。灿烂文明六千年、七千年、八千年……谁来续写?我们!
将民族复兴融入自己的血脉
我们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受益者,是新中国建成75年、改革开放40年成果的受益者,是人类智慧成果的受益者!我们能为国家、社会、人类做些什么呢?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雕塑家,69年来我一直行走在中国雕塑大军的行列中,没有停止过脚步。我已88岁,但我依然手握雕塑刀创作着,爬上脚手架雕塑着。我把人生比作叶子,它曾经绿过,这就够了。我把人生比作春蚕,吃了一辈子桑叶,只为了吐丝!我把人生比作一滴水,我希望我这滴水能融入历史长河,用什么办法去融入呢?用最好的雕塑作品,我能够奉献给时代的唯有雕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需要我们每个中华儿女融入自己血脉的追求。让我们把握好展现才华的人生机遇、时代机遇,让我们彼此友爱、彼此欣赏、携手共进、努力奋斗吧!
众心归处是敦煌
贾云峰 联合国旅游组织(UN TOURISM)专家
为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型发展,鼓励敦煌优秀文化品牌的推广创新,进一步促进敦煌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我们将重新理解并展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一、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用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作出总结提炼和系统阐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指明了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
敦煌是多种文化融汇的交叉点,敦煌文化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如何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及国际传播的影响力已经成为我们亟待破解的时代命题。
二、四大发展板块
围绕四大板块创新性诠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促进其高质量传播。
1、国际化:用世界的眼光重新审视敦煌文化资源,打造与国际化同步结合的文化品牌。以“世界级”为锚,立足资源禀赋优势,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提升产品层次,奋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2、创新化:在文旅发展的问题上,将传统人文风情、文化内涵通过新的方式进行呈现和传播,比如打造文创产品IP。传统文化要与时代发展要求合拍,与消费群体的精神需求合拍,赋予故事化表达和创新呈现形式。3、落地化:在发展过程中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表达,做好创新引领,探索旅游与传统文化的创意融合。从游客的眼光出发考虑良好的旅游体验。4、数字化:数字化是文旅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将来数据转成数字资产是大趋势。数字化驱动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模式的创新,促进国际传播体系建设。数字化将成为促进传统文化活化利用、国际传播模式创新的新质生产力。
三、五大产品方向
国际传播的核心就是用外国人喜欢的方式来讲中国文化,让世界聆听中国声音。中华文化既要让外国人理解,也要让他们感受、体验,接纳、理解、认可。围绕精美食、夜街区、新营销、大模型、创未来这五个发展方向讲好中国文化。
1、精美食:美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中式韵味极富魅力,往往可以带给国外食客新颖的味蕾体验,美食作为文化载体,提供了极大的人文叙事空间,按照资本化、规模化、品牌化开发中国美食,让外国人逐步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特色,推动中餐品牌的国际化和市场拓展。2、夜街区:夜街区具备敏锐的潮流感知度、独特的场景辨识度及国际的区域显示度,有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动,可形成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从而形成区域游客粘性,不断释放消费活力。3、新营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新时代营销创新。依托丰富的人文遗迹和自然景观,敦煌可大力开发文化旅游体验项目,培育精品路线。通过丰富传统文化业态,满足广大群众游客精神文化需求。4、大模型:AI大模型赋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重点关注文化传承创新市场,探求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背景下,敦煌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创新所面临的新的机遇。5、创未来:敦煌文化艺术绵延千年,历久弥新。敦煌可塑造当地文化品牌,创新性开发文传产品IP,以世界遗产为纽带,广泛传播敦煌文化,着力打造优秀的国际传播品牌,将敦煌故事讲给世界听。
四、未来展望
通过创新性塑造传统文化品牌,数字化赋能国际传播机制创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依托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持续打造敦煌特色品牌,让敦煌文化艺术在国际上“火”起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传播。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
推动牛河梁红山文化走向世界
于天敏 辽宁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今年是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的典型代表,辽宁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先后于2006年、2012年两次列入重设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牛河梁红山文化具有诸多“原创性”、进步性,是中华文化发展脉络中的主干根系,是中华文明重要源头。
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考古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的大力支持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红山文化考古发掘和研究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2017年启动的红山文化遗存考古调查,已经调查红山文化遗址约500处,其中400余处为新发现,很大程度填补了区域内红山文化遗存空白,也为全面了解红山文化内涵、聚落规模、分布范围、聚落变迁、发展进程提供了翔实的材料,尤其是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2号建筑址,经过几年科学、有序、严谨的持续考古发掘,取得重大进展。2023年正式启动了为期5年的新一轮红山文化考古专项调查,范围将越过医巫闾山拓展至辽河流域。牛河梁遗址处于红山文化的高峰期。除了女神庙、祭坛与积石冢、玉器与彩陶外,牛河梁遗址已具有按南北中轴线分布的“北庙南坛”布局。特别是“第一地点——由9座台基构成的大型台基建筑群”给出了这里开启古国时代的确凿证据。2023年12月9日,国家文物局发布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成果—红山文化和牛河梁遗址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位置被进一步明确:从距今约5800年开始,中华文明起源进入了加速阶段,划分为古国时代和王朝时代两个时代,古国时代第一阶段以西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牛河梁遗址填补了中华文明史1000多年的空白,也在人类文明溯源历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红山文化呈现出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
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演进的开端,所展示的特征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贡献了重要的精神内核。一是展现了突出的连续性。二是展现了突出的创新性。三是展现了突出的统一性。四是展现了突出的包容性。五是展示了突出的和平性。
三、持续加大保护、阐释、宣传力度,更好发挥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中的支撑作用
一是进一步提升红山文化遗址保护管理水平,推动城乡建设规划与遗址保护规划的衔接融合,修订或制定专门针对红山文化遗址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二是在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的指导和支持下,调动各方面资源力量,研究和完善申遗策略,增进同国内外文化遗产组织、研究机构及顶尖专家的沟通协作,主动参与全球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议及国家合作交流,通过媒体、教育项目、文化活动等形式,营造良好的申遗氛围,切实推动联合申遗工作。三是组织多学科力量合力攻关,运用数字技术赋能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推进数字化研究,建立红山文化数据库,构建智能化的遗址检测预警平台,提高保护工作的精准度和覆盖率。四是实施红山文化展览展示提升工程,让更多的群众更方便地走近红山、了解红山,推动文化遗产教育走进日常生活,形成浓厚文化传承氛围,制定和实施红山文化宣传计划,完善红山文化博物馆展览内容,开展考古研究科普工作,积极推动红山文化主题艺术创作,推动红山文化进(乡村)社区,让红山文化走出深山,走进万家。五是加快打造红山文化品牌,持续叫响“文明发端地古国牛河梁”品牌形象,不断拓展红山文化研究视野,建立红山文化的时空分析框架,加强源流、文化谱系及社会发展机制的研究交流,持续挖掘红山文化丰富内涵,全面剖析红山文化的综合特征,揭示中华文明起源标志,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红山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总结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命力,促进创造性转化。
开拓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新路径
构建中华文化创新性发展新格局
王学军 甘肃省政协委员,甘肃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甘肃作为中华文明和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近年来抢抓中医药发展机遇,推动全省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省份和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甘肃着力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通过医疗援助,中药材出口,岐黄中医学院(中医中心)建设等方式不断加强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同时也为构建中华文化创新性发展新格局作出了有益尝试。
一、甘肃中医药大学岐黄中医学院(中医中心)建设成效。甘肃中医药大学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医药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交流合作“要统筹打造品牌亮点,不断擦亮小而美项目金字招牌”指示精神,本着“文化先行、医药互促、强化认同、实体合作”的思路,坚持以文带医、以医带药、以药带商,广泛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截至2024年上半年,甘肃中医药大学开展海外培训近30期,培训医疗卫生人员、国学学员12万人次;开展中医诊疗义诊5万余人次,治愈率、有效率达到63%以上。
二、推进岐黄中医学院(中医中心)建设对构建中华文化创新性发展新格局的现实意义。第一,推进岐黄中医学院(中医中心)建设,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传播“软实力”。甘肃中医药大学通过学院(中心)开展的中医药教育,中医保健、针灸、骨伤等中医药治疗养生培训,让“一带一路”国家人民和医疗工作者科学、系统地了解掌握中医药文化和中医治疗技能,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也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第二,推进岐黄中医学院(中医中心)建设,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疫情期间,甘肃中医药通过白俄罗斯、巴基斯坦、泰国、巴西、匈牙利等国的岐黄中医学院(中医中心),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治未病”理念广泛传播。同时,岐黄中医学院(中医中心)开展“太极拳”“五禽戏”“五音”“香薰”“气功”“养生”等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体验。第三,推进岐黄中医学院(中医中心)建设,有利于培育中华文化创新的“活水”。甘肃中医大学岐黄中医学院(中医中心)积极运用中医预防治疗和中药鉴定理论与各国医科大学合作开展地方病中西医结合治疗、预防研究,其中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康复治疗等方面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
三、以岐黄中医学院(中医中心)建设为桥头堡开拓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的实践进路。
第一,应加强岐黄中医学院(中医中心)发展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为学院(中心)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因此,推动学院(中心)建设,首先要抓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把学院(中心)纳入国家总体外交工作,把中医药合作纳入国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的各项双边、多边合作机制。要遵循“点面结合、凸显特色、适当调整”的原则,完善和丰富学院(中心)区域合理布局。要通过政府间协作,有计划培养亲华友华的中医药国际复合型人才,搭建起中医药留学生教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医疗工作者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的“双向桥梁”,让本土中医药人才成为中医药“走出去”工作的推动者、宣传者和传承者。要推动中医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立法和市场准入,充分发挥学院(中心)“六位一体”的功能,凸显中医药“简、廉、便”的特点和独特的临床疗效,赢得广大民众的认可,形成群体效应和强大的群众基础,推动当地中医药相关法规和制度的制定。
第二,应探索建立健全岐黄中医学院(中医中心)管理体系。要明确具体负责学院(中心)的国家部委,牵头抓好建设。要健全学院(中心)管理机制,及时总结经验和可操作性的运行模式,为国家分类别、级别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提供有益的政策支持。要探索建立一套国内外统筹协调、相辅相成的综合管理体系,通过制度设计维护学院(中心)的稳定运行。要探索建立政府指导下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将考核和评价机制贯穿学院(中心)建设始终,提升建设质量。
第三,做强岐黄中医学院(中医中心)主流品牌,探索共建医疗共同体。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密切联系,做大做强已经初见成效的学院(中心),形成品牌示范效应,全面构建涵盖医疗、康复、培训、科研和养生的海外中医药服务产业链。同时,以学院(中心)建设为契机,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医药历史和现状的解读,探讨如何发挥中医药的实际疗效和文化功能,真正构建起符合各国民众身心健康的中医药预防保健体系。要充分发挥澳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的协调推动作用,落实落细陇港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合作发展座谈会会议成果,在地方中医药院校与港澳院校合作、岐黄中医学院(中医中心)建设上形成关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顺畅、体制更加融通的新范式,力争实现中医医院在国境外执业的零突破,以新的中医药“走出去”的模式,推动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长安——丝路文化现代转化的经验与启示
——以文旅综合项目“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为范例
李 震 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陕西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自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在发掘、转化长安——丝路文化遗产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尝试与探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近年来,由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文投”)开发的文旅综合项目“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成为长安—丝路文化实现现代转化的又一成功范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化提供了新的经验和启示。
一、文+商+旅+城市空间,综合化的开发动机与多元化的转化路径。一是“文”,即文化、文艺。该项目以盛唐长安历史文化为基石,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深度融入小说、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IP和唐风市井文化内容,以及大量演艺项目,让游客沉浸、体验和参与其中。二是“商”,即商业空间开发。该项目精准定位为“唐风市井文化生活体验区”,在小体量空间承载人们对盛唐长安“人间烟火气”的向往。三是“旅”,即旅游业开发。“陕文投”用长安—丝路独特文化景观的还原,有效激发了游客的兴趣。四是城市空间开发。该项目以曼蒂广场2.4万平方米商业空间为载体,与同在曲江新区的“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等新兴城市空间相呼应,形成了以长安唐风市井街市为特色的新的城市空间,成为游客和市民享受生活、体验幸福感的公共空间,也成为国风美学创新街区、文化赋能存量空间的商业地产升级与城市更新升华的典型创新案例。
二、以“文化+科技”,实现历史情境还原。“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由三层构成。街区负一层展示了三个板块:一是“长乐幻影”,包括唐风演艺、文创购物、唐艺手作体验等趣味体验场所,展现一个多彩繁盛的大唐市井风貌;二是“穿唐而嬉”,在这里游客可步入“长安福街”,鲤鱼花灯千灯引路,脚下荷花步步生莲,唐宫画卷幔帷绵延展开;三是“通善人间”,是唐风特色美食体验空间,无论是有记载的“萧家馄饨、庾家粽子、樱桃毕罗”、原剧中的“火晶柿子、水盆羊肉”等胡风胡食,皆汇集于此。街区一层由两个板块构成。一是“诗礼锦绣”。这是一个由文化科技融合打造而成的休闲娱乐和文化主题餐饮体验空间,打造集娱乐休闲、科技互动、文化体验的潮流打卡地。二是“万象盛唐”。这是一个轻奢休闲餐饮+盛唐体验空间,设有以花入馔的“花馔小厨”,集文创、点心为一体的“玉环花钿”,唐风居酒屋“竹里馆”等创意店铺。街区二层是“琼筵笙歌”主题文化宴席体验空间。该空间是对长安城的里坊文化元素,共规划了26个主题包间,八大唐风宴席。
三、以沉浸式演艺,吸引市民+游客+学生参与的交互体验空间。一是印象系列所“浸入”的环境空间是自然山水,而“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演艺项目“浸入”的环境空间则是通过科技手段还原的唐长安—丝路市井景观,因而又别有一番风味。二是这种沉浸式演艺比印象系列多了受众参与体验的环节,受众可以直接加入到演艺中去,而不是看看就走。“长安十二时辰街区”项目深入挖掘唐朝人物、音乐、舞蹈等文化元素,结合项目场景特征,深度融入影视剧经典剧情,精心编排了20多场互动沉浸式大型唐风演艺节目。项目以唐代多职业、不同身份人物,以及唐名画、唐历史等元素真实再现的方式,让受众身处故事性、互动性极强的深度沉浸式空间内,重新感知大唐盛世。大型沉浸式演艺游戏“大唐永不眠”,带领受众深度体验经典故事剧本。
纪录片《河西走廊》的故事
李东珅 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3年,甘肃省委宣传部在甘肃省文联召集了一次座谈会,主题是“纪录片推动甘肃文化发展”。在这个座谈会上,我们提出了拍摄一部纪录片《河西走廊》的想法。在十一年前,纪录片比今天还要小众的情况下,这个想法的落地颇费周折,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对于今天依然有价值的,可能是当年的那些思考和行动。
为什么是纪录片?对于一个创作者,纪录片是我探寻未知的手段;对于一个观众,纪录片是他了解未知的方式;而对于未知的好奇心,几乎是推动世界不断进步的原动力。
纪录片可以满足人类的好奇心!这一点是电影和电视剧不具备的功能,为什么?因为纪录片的底层逻辑是真实。真实具有强大的传播到达率。怎么理解这句话?我们经常看到的影视产品有三类,包括广告在内的宣传片、电影电视剧为代表的剧情片、还有纪录片。观众在观看这三类产品是的心态是不一样的,看宣传片,观众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来推介的,很难走心,所以宣传片要海量的投放,靠高频次的看见,让观众记住。影视剧,前提是优秀作品,观众会有强烈代入感,这种代入感转化为观众记忆的是角色以及角色的命运。纪录片,很特别,因为真实性,它先天就有一种知识属性。观看的时候,观众是类学习的心态,这种的心态,让纪录片信息传递效率极高。
我认为纪录片是推动一个地方文化对外传播的最有效手段。用纪录片搭建地方文化的基础宣传平台,再辅以更具情感穿透力的优秀影视剧作品,或许大家可以尝试的地方文化宣推的策略。
说回到《河西走廊》。在明确了纪录片的传播特性之后,我们就要考虑第二个问题,我们通过纪录片要传播什么信息?这张图,是我在那次发言时用的一页ppt,我列举了河西走廊可以拍摄历史人文纪录片的一些选题,这里所列的每一个题材,都堪称历史类纪录片的S级选题。他们既有传奇的故事,又有厚重的历史、还有耐人寻味的思考。
但是当我们要把他们用一部纪录片串联在一起,就需要一个整体的想法。当年的甘肃省委宣传部部长是连辑,我特别要感谢连辑先生,他是《河西走廊》这部纪录片最重要的策划者和推动者。我记得有一天召开这个项目的研讨会,是晚上八点开始。他经常在晚上召集我们开创作研讨会,不是走走形式的专家发言,是真的开脑洞的讨论会。当时这个项目还没有定下来分集方案。那天会上,他忽然提出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要拍摄《河西走廊》”。这是一个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为什么要拍,是为了河西走廊壮美的风景吗?是因为河西走廊拥有星罗棋布的国宝级历史遗迹吗?是,但又不完全是。那天的会就停在了这个问题上。几周以后,我们想明白了,这句被连辑先生提炼总结为“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的话,成为了纪录片《河西走廊》灵魂。围绕这句话,十集的分集逻辑、以及人物、故事选择顺势建立,选择不同历史时期,发生在河西走廊并对整个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人和事,按时代顺序分集。这就是现在的纪录片《河西走廊》呈现出的影片结构。
近两三年,经常有人问我,河西走廊这片土地的精神是什么?我想两个词,开放、包容。一部讲述这片土地的作品,也应该有这样的气质。河西走廊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两点,风光摄影和音乐,都是与国际团队的合作成果。并不是崇洋媚外,我想表达的是当一部作品需要创新的时候,需要新的文化、新的想法来碰撞。创作没有一定之规,守正才能创新,不断创新才能守得住正。最后,我想用《河西走廊》当年的预告片来结束我今天的发言。要感谢大家的包容和厚爱,让这部纪录片再度引发关注。
推动甲骨文走近大众走向世界
——“了不起的甲骨文”主题国际传播活动
张学文 河南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
自2023年以来,在河南省委宣传部指导下,河南国际传播中心推出“了不起的甲骨文”主题国际传播活动,运用图文、海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通过内容丰富的创意策划、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内外联动的融合传播,推动甲骨文这一文化IP贴近大众、走向世界。
一、全景展现,领略甲骨世界神奇魅力
立体多维发声,阐释殷墟甲骨文的世界意义。2023年,河南国际传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通过iHenan英文网站及客户端、河南省政府英文网站以及推特、脸书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以多语种持续推介甲骨文,累计发布相关产品1000余条,阅读量超过1亿次。这些产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涵盖甲骨文学理研究、考古人物、国宝级文物、甲骨片故事、甲骨文活化利用等方方面面,全景式展现了一个神奇的甲骨世界,打造了一个有关甲骨文的“外文素材库”。推动跨界融合,让甲骨文“活起来”“火起来”。河南国际传播中心通过跨界融合,赋予甲骨文鲜活生命,让甲骨文更接“地气”——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陈楠合作,推出“甲骨文二十四节气”系列双语动画视频,介绍“小满”“大雪”等节气的甲骨文字,以动画形式动态展示不同节气的气候特点、风俗习惯等,完整演绎节气小故事等内容,增强贴近性和趣味性。加强品牌塑造,提升传播的标签化和辨识度。2023年,中心启动logo及品牌焕新工程,在启用的国传中心新logo中融入了商代青铜器的回字形云雷纹元素,使殷墟甲骨文与国传品牌相得益彰。
二、“外眼”视角,搭建文明交流互鉴桥梁
挖掘代表人物,解锁打开甲骨文的新方式。中心先后策划推出英语视频《甲骨新世界》《美国爷爷讲中国历史》等,作品多次被驻外使节和中国日报等央媒通过海媒账号转发,并登上抖音、微博,单条视频最高阅读量达600万次,将中国商代文明与世界文明相结合,将甲骨文活化利用与西方人生活细节相结合。组织线下采风,传递触摸甲骨文的新体验。2023年12月,中心举办的“爱河南·中原行——外国友人豫见了不起的甲骨文”采风活动,邀请来自美国、波兰、马来西亚、蒙古等国的20余名外国友人走进安阳,实地探访殷墟,参加甲骨学堂,尝试甲骨文书法等等,对话研究甲骨文的年轻人惊叹于汉字之美。鼓励个人原创,打通传播甲骨文的新渠道。除了自主策划产品,中心更加注重“全员媒体”的交互属性,从“我说你听”的一对多传播,变为“全民参与”的多对多传播。鼓励外国友人制作特色鲜明的原创内容,并通过个人社交媒体账号发布和传播。
三、柔性传播,实现选题用户精准定位
微叙事小切口,以点带面吸引“Z世代”参与。“了不起的甲骨文”主题国际传播活动推出《走进殷墟》《最早的情书》《3000多年前的“新闻”长啥样》等新媒体产品,选取甲骨文中适合国际传播的题材,找到全人类共通的情感,引起共鸣。发力重点国别,推进区域化表达分众化传播。借助国际学生交流营活动、河南国际友城资源等,中心推出《日本青少年挑战识读甲骨文》《日本青少年眼中的甲骨文》等双语视频,以海外“Z世代”的视角解读和认识甲骨文,邀请他们体验相关活动。聚合资源优势,持续优化传播策略擦亮品牌。中心与安阳市、郑州市等商文化重点城市及省政府外事办等单位建立了常态化联络沟通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梳理线索,共同商议选题,对主要策划和传播情况进行分析,动态调整优化传播策略。
蝶变的效应
——天水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文化遗产保护“双创”实例
李宁民 天水市博物馆原馆长、文博研究馆员
对于工业遗产丰富的天水,曾经辉煌的有些企业,因资金等多种原因,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又占据城市中心大片土地,使用的厂房年限达50年以上甚至100年,有的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不得已,他们采取了出租厂房、土地,甚至改造老旧厂房。近年来兴起的城市更新,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退役“钢铁战士”的新家园——天水工业博物馆
2017年,天水市委、市政府对天水长城控制电器有限公司“出城入园”后的厂址实施城市更新,利用长控厂旧址修建天水工业博物馆。2022年正式建成并向社会开放。馆区总占地面积约6万多平方米,由主馆区和附属配套区组成,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各类藏品2万余件。保留老旧厂房,留住历史记忆——建筑保护与利用。在天水工业博物馆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尽最大可能保留老旧厂房,抢救征集各类机器设备、文献资料,对厂区空间格局、线性序列、老厂房的布置等进行了保留展示。用物说史,以史育人——陈列展览。陈展内容设计是以时间发展脉络为设计主轴,系统介绍了天水工业过去、现在与未来,以“天工开物—百年潮涌”为主题,分为古代手工业、民国工业肇始、建国初期工业发展、三线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等6个篇章。不变的主题——室外空间的展示。宽广的陈展视野和新旧结合的展示形式,形成的“生长的车间”,不仅是在空间维度保护和利用工业厂房,同时也是在时间维度对城市记忆的延续。科技为先,新时代的魅力——科技体验馆。该馆以“世界、速度、欢乐”三条主线为乐章,主要设置了4D球幕影院、航天科技和适合青少年参与体验的项目。
二、将工业“锈”带“绣”成文化“秀”带——天水弘文博物苑
天水弘文博物苑是利用天水岷山机械有限公司厂址改造修建的一处开放式文化园林公园。2018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天水岷山机械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建设一处既可供市民休闲娱乐,又能延续历史文脉的生态人文公园——弘文博物苑。天水长控厂和岷山厂通过有机改造和更新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条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和谐发展的新路子,为城市老旧工业厂区的改造利用提供了示范,也成功探索了城市既有住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寻找兼顾历史信息保护和能效提升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工业博物馆建筑设计被“既有城市住区功能提升与改造技术”项目管理办公室授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示范工程”。
三、用“生活”延续城市文脉——天水西关古城
2015年,天水市决定对西关古城进行全面维修和整治。历经6年多时间修建完成,总投资18亿元,涉及土地面积11.4万平方米,搬迁居民923户,保护维修民居院落28处。西关古城的修建和成功运营的几点启示:1.探索出了古民居保护利用多元化参与机制。2.文物得到了保护利用。3.创新了文物活起来的方法途径。4.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目前古城已成为天水市区内最重要的文化商业景区。截至目前,入住商业经营主体80家,入驻率达到80%。2023年接待游客633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3622万元。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31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50%。
四、多样化的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记忆
天水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确立城市就是一座博物馆的发展理念。除了建设博物馆,根据文化遗产留存的现状,采取多样化的“城市记忆”,保护传承文化遗产,解决一些历史文化“有说头没有看头”的窘况,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
一是确立用文化更新城市,用文物滋润城市,用艺术装扮城市的思想,在建筑物和城市环境建设中尽可能融入文化元素或建设文化小景观,体现文化的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群对文化艺术的欣赏追求。
二是基于城市特点和发展需要,建设多种类型博物馆、陈列馆,打造博物馆城。近年来,天水市建设的各种类型、体制的博物馆、纪念馆、文化传承创意中心多达50多个,总计达100余个。如建设的天水市博物馆新馆、天水师范学院博物馆、秦州区博物馆等。
三是对于小型文化遗址,在原址保护修复的前提下,建立标识。如东关城墙遗址、西关古城城墙遗址等。
四是对于已经消失,但历史上曾经发生或存在的的重大历史事件、街巷道、名人等采用立碑、雕塑和标记说明。如“天水解放纪念碑”、人物塑像、伏羲路、飞将巷(李广)、官墙里(古城墙内)等。
五是建立文化传习所,开展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如伏羲祭祀、文化展演等。
六是研发制作文创产品,设计文化标识logo,创新文化记忆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当下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让更多能够见证历史、反映时代、承载精神的文化遗产得到科学、系统的保护。通过文化遗产去述说中华智慧,用物化遗存讲好中国故事,让文明之光照亮民族复兴征程。
让书画艺术在赋能地方发展中焕发生机
张新社 甘肃省通渭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作为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积淀的通渭县,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以书画“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一、书画,渗透到通渭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
通渭历来崇尚耕读、钟情书画,人人爱书画、个个练书画、家家挂书画,这种独有的文化特质被国内书画艺术界称为“通渭现象”。
“通渭现象”,有着久远的历史传承。从通渭境内出土的彩陶、铜镜、佛造像等物品铸刻的图案和文字,可以看出先民有着非凡的艺术创造。
“通渭现象”,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全县9万余户人家,书画收藏量达到280万件。从抽样调查看,群众对书画的热爱令人叹惊,挂中堂对联和四条屏是家庭装饰的标配。襄南镇隔里沟村278户人家仅有11户没有悬挂字画,常河镇胜义村451户群众收藏9340幅作品。
“通渭现象”,有众多的新生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县书画创作者超过1万人,遍布各行各业,其中有中书协理事2人、中书协会员50人、中美协会员13人,省书协、美协会员250人。
二、书画,已成为通渭的一张烫金名片
书画,已发展成全县的事业、产业,也提升了通渭的软实力,成为推介通渭、扩大交流、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
这张名片,靠的是党政的持续推动。从1992年,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了“甘肃省通渭县农民书画展”,老领导宋平、耿飚等莅临现场观看展览,到2011年,已连续举办12届通渭书画艺术节,已成为全国性的艺术盛宴。
这张名片,靠的是市场的日趋成熟。通渭书画最大的特点在于市场,线上线下交易一直比较活跃,据统计,近30年,来通渭采风,交流的书画名家超过4000人,全县开办画廊、装裱店400余家,书画市场作品存有量约600万件,年交易约200万件。
这张名片,靠的是影响的有效提升。众多书画家和著名作家王蒙、贾平凹等先后莅临通渭采风、考察、交流,贾平凹的《通渭人家》、张道兴的《翰墨飘香通渭行》、张贤亮的“人间繁华在长安,世上书香数通渭”等,从不同角度真实反映了“通渭现象”,扩大了通渭书画在全国的影响。
三、书画,必将为通渭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新时代新要求,通渭书画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以文化人和以文赋能相融合,不断为地方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从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深化对通渭书画的认识。要高度重视通渭书画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创新发展,厚植文化根脉、塑造人文精神,提升书画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为加快通渭发展聚智慧、聚合力。
从适应时代要求的角度,推进通渭书画创新发展。从政策引导、项目争取、资金投入、人才保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加强书画创作者和经纪人两支队伍建设,加快线上书画交易平台建设,增强书画产业的活力。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定期邀请书画名家、高校师生来通渭采风写生,有计划的组织县内、通渭籍书画创作者赴外举办展览、深化学习、扩大交流,促进内涵发展。
从“文旅赋能”的发展定位,释放通渭书画文化的潜能。统筹推进书画产业和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温泉地热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书画元素和书画体验渗透到文化旅游产业的方方面面。紧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书画培训、创作、装裱、展览、营销等链条式发展,加大文房四宝销售和画框制作、文创产品开发力度,扶持引导剪纸、皮影、麦杆画等民俗文化产品规模化生产,拉长“书画+”文旅产业链条。
晨昏苦读不废冬夏 人文日新桃李静宁
朱彦军 甘肃省静宁县文化馆职工
我的家乡静宁,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相传人文始祖伏羲诞生于成纪。成纪古城遗址在今静宁县境南部,分布有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了石器、陶器、漆器、玉器等大量文物。伏羲演化八卦和女娲抟土造人的古老神话,更是流传在葫芦河南岸支流的成纪水谷地上。古老的静宁,距今7800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伏羲初画卦,苍氏乃制字。”
我的家乡静宁,是一块激情澎湃的尚武之地。“陇右英豪真有种,将军才气更无双。”西汉威震匈奴的飞将军李广,吟啸疆场抗击金人的吴玠、吴璘、刘錡将军,都出自静宁。“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一代伟人毛泽东打马过六盘,长征时,红军主力曾五次途经静宁。
我的家乡静宁,更是亘古以来耕读立世的崇文之地。“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仙李白,就自称是陇西成纪人;静宁阜民坊人慕天颜,是清朝著名的理财家、实干家,平生以文章经济为己任,建树颇多,官至督抚大员;经济学者马光远,则是当代静宁学子的代言人之一。文脉绵长,重教兴学,使家乡静宁成为教育名城,全国教育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的殊荣实至名归。高考以来,有近百名学子走进清北名校,今年就有7名学子考入清北,静宁更多的优秀学子则遍布五湖四海各行各业。
诗书传家,代代赓续,是静宁人行稳致远的长久之策。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对静宁的每一个家庭来说,没有比读书更头等的大事,像我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概莫能外。我的父亲是一名乡镇干部,当年每月的工资只有30元,维持全家的生计尚且困难,但他却舍得给我们兄妹订报买书。《少年文摘报》《语文报》以及诗词类的一些书籍,陪伴了我的整个童年。在辗转几十年的打工生涯中,我最重要的家当有两件:一本翻烂的新华字典和数十本密密麻麻的古诗词摘抄笔记。记得女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爸爸舍不得花钱,舍不得为自己买书,却特别舍得给我们姐弟俩买书,且都是正版书。”诗书传家久,我们一直都是为读书不计成本和在读书中谋取福利的人。
朝乾夕惕,勤奋立身是静宁人宁静致远的不二法门。“烟火里谋生,诗意中寻梦”是各级媒体对我人生状况的共识。《礼记》有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无论是读书,还是劳作,勤快、勤劳、勤苦,一个“勤”字,向来是我们静宁每一个普通百姓安身立命的根本,就像静宁人凭借着勤劳和智慧,近半个世纪里硬是将一颗小小的苹果种成了富民强县的金果子,斩获了8张国家级名片,成为中国苹果之乡。耕读传家的文化基因如此强大,身在其中的我有何理由不以勤奋立世?
承前启后,历精更始,是静宁人永不止息的精神追求。在我进入文化馆一年多的工作过程中,眼见着静宁民间社火、省级非遗打花鞭、阿阳民歌等走进了校园,静宁苹果已然被打造成一道文化景观:围绕静宁苹果的电视剧、文学、书画、摄影创作纷呈,文创产品创意丰富。我个人作为其中一分子,也正在做一些事,尽一份力,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
“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黄土高原本身就是一部厚重的大书。“尔羊逾三百,一一如白石。不见牧羊人,时时闻鞭策。”书香氤氲,静水流深的文化传播和文明创造,我们都在现场,我们都是主人。让我们:“弦歌莫道天涯远,更向青山那畔行。
多元包容、传承创新的凉州文化
李宏伟 甘肃省武威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武威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往来迁徙、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名城,以武威为中心的凉州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凉州文化的生成、发展、演变历程,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高度契合,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一、凉州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质
武威是保存、发展、创新中华文明的重要地区,积淀了丰富而且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广义的凉州文化,指河西地区的文化。历史上的河西地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体化特质,并辐射甘、宁、青、新等西北区域。狭义的凉州文化,指武威地区的文化。
凉州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以铜奔马为核心的天马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勇于开拓的壮阔胸怀;武威简牍承载着中华文明崇尚礼仪、道德风尚、医学发展的时代成就;五凉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魏齐隋唐之制度”,在中华文明嬗变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承前启后、继绝扶衰”的重要作用;佛教石窟的“凉州模式”,镌刻着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印迹;西夏文佛经《维摩诘所说经》,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泥活字印刷实物之一,是“活字印刷源于中国”的有力佐证;以《凉州词》为代表的边塞文化,具有厚重深邃的历史沉淀和多元灿烂的人文底蕴。
二、凉州文化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一是凉州文化体现着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早在5000多年前,先民就在这里生活繁衍,创造了马家窑、齐家、沙井等史前文化。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武威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南凉和北凉都曾建都姑臧,凉州成为具有全国意义上的三大中心之一。隋唐时期,先后设凉州总管府、河西节度使等,成为中央政权经营西域、推动丝绸之路发展的战略枢纽。
二是凉州文化体现着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在造型艺术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它的姿态动势是汉代人宇宙意识与科学技术,艺术情感与灵感释放的完美结合。武威医药简内容丰富,医药科学体系完备,是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的结果。
三是凉州文化体现着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西汉时期,霍去病进军河西,开启了河西走廊纳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
四是凉州文化体现着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凉州彰显了中华文明包容性和多元文化共融的盛景。从最早的乌孙、月氏,到后来的匈奴、鲜卑,再到今天的汉、藏、回、蒙等41个民族一直生活在这里,各民族和睦相处,包容共生。
五是凉州文化体现着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凉州扼塞险要,是中国古代保障和平的重要地区。蜿蜒境内的汉、明长城不仅为古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安全保障,而且也是沿线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和平纽带。
三、凉州文化的历史和时代价值
一是凉州文化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演进提供了重要实证。凉州文化与周边区域文化相互接触、相互激荡、相互吸收、相互融合,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武威文庙、天梯山石窟等国保单位,铜奔马、武威汉简等国宝级文物,凉州贤孝、武威宝卷等国家级非遗等等,见证了河西地区文化之间的交流互融。
二是凉州文化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十六国时期匈奴、氐、鲜卑等民族在凉州建立政权,北凉开凿天梯山石窟,唐代吐谷浑人在凉州繁衍生息,西夏时期儒学、佛教并兴,“凉州会盟”的顺利举行,都是各民族主动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经典史例,见证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彰显了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辉煌厚重。
三是凉州文化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凉州文化反映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以中华文明为根基,不断吸纳着来自诸多民族的文化营养所形成的多样态文化,是历史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开拓未来的丰富资源和不竭动力。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