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动态 > 综合新闻 >

清代至民国武威方志编纂概况

发布时间:2019-02-12      
  清代至民国,武威地方志编纂呈现出繁荣兴盛的局面,共编修志书十多种。
 
  清代以来,由于经济发展,社会相对安定,地方志编纂悄然兴起。有清一朝,出版了许多反映武威地方历史文化、山川水利、民俗特产等等的地方志。
 
  武威现存最早的府志,就是清代凉州人张玿美编纂的《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简称《五凉全志》。此书由凉庄道张之浚及凉州府大小官员共11人倡议并鉴定,总纂修为张玿美。从该书的序言来看,当时全书为六册,但现在流传下来的却只有五卷县志,即凉州府所属武威、永昌、镇番(民勤)、古浪、平番(永登)5县各1卷,没有第六卷和集《学道编》附录。《清史稿·卷146·志121》收录了《五凉全志》目录:“《武威县志》一卷,《镇番县志》一卷,《永昌县志》一卷,《古浪县志》一卷,《平番县志》一卷。”《五凉考治六德志全集》始修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包括地理志、建置志、风俗志、官师志、兵防志、人物志、文艺志等。这部志书,记载简明,材料取舍得当,但记述过于简略。
  张玿美,字昆岩,武威人。雍正元年(1723年)以孝廉方正应征进入仕途,后被任用为广东惠来知县。张玿美到任后,从整顿史治入手,彻底肃清了当地匪患。雍正迁升他为廉州知府,进而升任雷琼道,一时声名大震。乾隆九年(1744年)初秋,他以父母年老为由带着几千卷书籍辞官归里。辞官回家后,他非常关心地方文化教育,把所藏的“十七史”等书籍955册赠给书院。所著《五凉志》及许多诗歌,是凉州历史文化中的珍贵财富,是张玿美对武威人民所做的一项重大贡献。  
 
  除了《五凉全志》,影响较大的还有著名学者张澍编纂的《凉州府志备考》。
 
  《凉州府志备考》在编纂上具有内容丰富全面、引征广博、考证严谨等特点,对我们今天研究武威地区的历史、进行方志编纂以及学术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和贡献。主要体现在深得方志编纂之法,纠正前人的一些讹误,史料珍贵,体现作者的慧眼独识等方面。
  张澍一生著述甚丰,已刊印的有《姓氏寻源》《姓氏辩误》《西夏姓氏录》《续黔书》《蜀典》《大足县志》《大足金石录》《养素堂文集》《养素堂诗集》《二酉堂丛书》《诸葛忠武侯文集》《凉州府志备考》等;未刊印的著作主要有《诗小序翼》《元史姓氏录》《帝王世纪》辑本、《续敦煌实录》《鹊野诗微》《文字指归》《韵学一得》《小学识别》《叠字谱》《天文管窥》《消夏录》等。其中所辑录的《二酉堂丛书》,收书36种,其中21种辑录唐代以前凉州地区有影响的文人著作,诸如《三辅决录》《三秦记》《三辅旧事》《三辅故事》《凉州记》《西河旧事》《沙州记》《张太常集》《李尚书诗集》等是研究雍凉和河西的珍贵史料。张澍的辑佚工作,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不仅可以了解当初西北学者著述的盛况,而且对当时和后来产生过重大影响,鲁迅就是在辑佚方面深受张渤影响的学者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苏铣编纂的《凉镇志》,成书于清顺治十四年。该志共六表,三十目,分《地理志》《建置志》《官师志》《兵防志》《岁计志》《人物志》等。《地理志》包括沿革、疆里、山川、水利、桥梁、风俗、特产、古迹(附故墓);《建置志》包括城垣、公署、学校、坛壝、祠祀(附寺观)、驿传(附铺舍);《官师志》包括名宦、道属(附员额);《兵防志》包括军制(附马匹)、堡寨、烽墩、隘口、戎器;《岁计志》包括户口、地粮、马粮、课税;《人物志》包括乡贤、忠烈、节孝、甲第、乡试、流遇、仙释;此外还有前人记述的诗歌。
 
  该志纲目齐备,记述简明扼要;考录互用,多有卓见。但内容编排缺乏条理,考证亦多附会。该志因故失传,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目录》中收录了2900多部地方志,其中就有《凉镇志》。
 
  《凉镇志》的编纂者苏铣,交河人,顺治年间进士,曾任陕西布政使司参议、分守西宁道、陕西按察使司副使。
 
  清代至民国武威地方志编纂中,民勤县编纂的较多,也做到了前后相承。主要志书有:《镇番卫志》,民勤县人孟良胤编纂,成书于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1年),该志早已亡佚,卷目不详;《续修镇番卫志》,民勤县人吴攀桂、卢生华修纂,成书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全书共10卷,早已亡佚;《镇番县志》,山西平定州人、镇番县令许协主修,县举人谢集成总修,成书于道光五年(1825年)。该书5册10卷,分地理、建置、田赋、水利、学校、师官、宦迹、选举、人物、杂记等。《镇番县志》记载的史实集中真实地反映了民勤近百年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俗、人物、物产等,是极为重要的史籍资料,是研究民勤历史的重要凭据;《镇番县志采访稿》,镇番县令常孝义主修,镇番县教谕彭汝翼总修,民勤举人卢殿元协修,成书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于这不是一部地方专志,而是为当时纂修省志编写的采访稿,所以在体例上没有采用方志编纂的传统方法,而只是根据采访所得的资料稍加分类,依序编录而成一帙;《续修镇番县志》,镇番县令周树清(安徽合肥人)主修,民勤举人卢殿元总修,成书于民国八年(1919年),共4册12卷。志中搜集了一些镇番前朝文人的诗词歌赋,对后世读者有一定参考价值,可聊以弥补前志的不足;《镇番乡土志》,分上下两册,署名“知县事刘椿堂督修,邑增生聂守仁纂修。”该书共13目,包括历史、政绩、兵事、耆旧、人物、户口、氏族、宗教、实业、地理志、道路、物产、商务等;《镇番遗事历鉴》,共12卷,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谢树森纂辑,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谢广恩补修。该书为编年体史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军事、地理、气候、人口、生态、民俗、考古、地名、语言、中西交通、地方建设等许多方面。
 
  古浪县除《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古浪县志》之外,于咸丰三年(1853年),编写有《古浪县赋役全书》刊行。民国28年(1939年),李培清、唐海云主编的 《古浪县志》由河西印刷局出版发行,总计8册。
 
  清代至民国三百年间,武威先后修志十余种,而留存后世者只三五种而已,其余大多散佚,实为憾事。(文/李元辉)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