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武威县文风鼎盛,人才辈出,科举考中文进士者就有41人,其中10人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居于武威城北乡下双寨的权尚忠光绪年间考中进士,而他的儿子权爱棠则是武威乃至甘肃省著名的中医。
一、光绪进士权尚忠
权尚忠(1855/1857—?)字荩臣,号南樵,清代武威县人。光绪八年(1882)壬午科甘肃乡试举人(一说光绪癸巳(1893)科举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科进士。曾与李于锴、张思永等人联名撰写《甘肃举人呈请政府废除马关条约文》。光绪二十九年(1903)补为山西崞县知县,后调署太平、垣曲等县知县。
权尚忠是武威进士李于锴长子李鼎超的岳丈,与李于锴结为亲家。李于锴次子李鼎文先生在《我家三世简史》中记载:“鼎超有二子二女……玉兰、锺福、玉清,为权氏所生,权氏为武威权尚忠的女儿。尚忠,字荩臣,进士,山西崞(guō)县知县。继福,为张氏所生。”
权尚忠曾经师从咸丰九年(1859)己未科武威进士周光炯,其《乡试硃卷》师承关系部分称:“周戒吾夫子光炯,邑己未进士,员外郎衔吏部验封司主事,前主讲天梯书院。”
权尚忠的弟子有段永恩、段永新兄弟。二人合刊的光绪三十三年(1907)丁未科《考职硃卷》的师承关系部分记载:“权荩臣夫子,印尚忠,邑戊戌进士,山西崞县知县,调署太平、垣曲等县知县。”
权尚忠擅长书法,武威文庙中有“辅元开化”匾额,落款为“中华民国三年(1914)岁次甲寅六月下浣谷旦 邑人权尚忠熏沐敬书”。
二、武威名医权爱棠
权爱棠(1889-1965),原名国仁,权尚忠之子,是武威有名的中医,驰誉全省,也是书画名家。
权爱棠15岁时随父在山西任所受教,读经史,习字画之外兼习医术。1917年毕业于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但他无意仕进,立志致力于中医学。20年代中期,游学北京、山西,就教于名医施今墨,遍览中医经典著作,旁及名医医案,医学造诣日深。在北京,绥远等地行医时声名颇著。1926年,绥远警察厅厅长吉鸿昌委任他为警察厅医官。
20年代末,权爱棠自绥远返回家乡,设诊所于寓所,为家乡患者治病,求诊者常接踵盈门。1933年,他在省城兰州与柯与参等创办甘肃国医分馆,任医馆主任,创协医刊。1937年,由兰州返武威,被分馆派为武威县国医支馆筹备主任,建立国医馆武威县支馆,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组建中医师公会、卫生工作者协会,联合诊所等卫生组织,广泛团结中西医人员,积极开展防病治病工作,对武威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权爱棠为人正直,品行端正,医德高尚,治病不问贵贱一视同仁,遇贫困病人常解囊相助,深受人民尊敬和爱戴。50年代连续担任武威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及民革主任委员等职。
三、权爱棠与张兆衡故居
权爱棠在武威行医期间,买下了武威进士张兆衡的故居。
据梁新民先生考据,张兆衡府第在凉州城西小北街西侧(现在的民族街仓巷口南侧),张澍故居南面,从坐西向东的一个街面进去,直顶到一堵影壁,而后从南、北两个侧门进去,是南、北两院房子。府第原有歇山顶式大门向东,门前有两块鼓形石。有南北两院,南院一套两院,有仪门、屏门,内外都是出廊四合院。北院叫花厅院,为单独小院。全部房舍为砖木结构。
据朱子云先生所记,张兆衡府第门额为“忠刚遗泽”,由清道光左都御史、书法家姚元之用隶书题写。花亭匾书“古雪山房”。
权爱棠购得张兆衡府第后,加以修缮,由族弟书法家权景猷隶书匾额“略阳世泽”,款署甘肃大绅张威。甘肃书画家范振绪先生适寓武威,看到此匾后赞不绝口,称看其隶书大作,在武威没有自己书写隶书的市场了,回去再不写隶书。
张兆衡故居历经变迁,在1988年修建商业大厦时已拆移。目前在武威海藏公园内的天仙宫北侧院内有1987年市级(原县级武威市)文保碑记“张兆衡故居”。
作者简介
赵大泰,甘肃武威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主编非遗专著《凉州贤孝之“二十四孝”》《凉州贤孝之“三十六记”》,主持完成省社科院单列课题2项,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