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人才 > 研究员风采 >

研究员风采 | 赵大泰

发布时间:2023-12-29      

赵大泰,甘肃武威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主编非遗专著《凉州贤孝之“二十四孝”》《凉州贤孝之“三十六记”》,主持完成省社科院单列课题2项,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文章选读

民国九年赵珍吾德行序八联屏略考

在武威市博物馆,珍藏有一套八联屏书法作品,这是一篇“德行序”,也就是记述亡者生前品德行为的文章。这套八联屏是红色纸张,黑墨楷书书写。第一条开头就交代了时间,民国九年(1920年,庚申年)正月中旬吉日。第七条末尾的落款交代,撰文者是亡者的姻亲兄弟甲午(1894年)科举人丁树琪。书写者是亡者的表弟国子监太学生权尚质。第八条是亲戚朋友的名字,有17行,每行16人,共计272人。

这套作品可以命名为《民国九年下双寨人赵珍吾六十六岁德行序》。赵珍吾,武威县下双寨人,民国九年去世,享年六十六岁。其祖父大约在同治八年(1869年)的石成器叛乱中遇害,赵珍吾负骨归葬。叛军攻陷下双寨,火及家庙,赵珍吾奋力扑救,才得以保全。赵氏家庙,很可能就是如今的“下双大庙”。其父亲赵尚甫在张掖从军。赵珍吾年少师从何东生读书,但因家贫废学,勤苦持家,到了中年家业稍为富裕。他性格耿介,能够扶危济困,尊师重教,广受邻里好评。他的儿子赵生谟,法政学校毕业,到北京考职,回家三天后父亲便去世,幸好父子得以相见。

《民国九年下双寨人赵珍吾六十六岁德行序》文本如下,并标明了条屏的序号。

 

(1)大中华民国九年岁次上章涒滩律中太簇中澣谷旦

恭颂  

清恩荣庶老珍吾赵老姻兄大人六秩晋六德行

予门有赵君生谟者,法政学校毕业生也。今元月初自京考职归,至家未三日,其父旋没。越五日,行成服礼。予躬吊焉,见其哀泣之状,不胜呜咽,继又以其得睹父颜也,为之慰藉者再。

盖堂上之烛垂危,京(2)师之路甚遥,苟稍迁延,抱恨终天矣。其相见抑何幸与!里之人方谓其大有机缘。在予谓:“惟德动天,无远弗届”。其子一念之诚,固可嘉矣,而其父之厚德,乃于此而益著。

其父为谁?即下双寨人,人所钦慕之珍吾赵公也。公今没,邑人不忍没其行,相与制锦,征序于予。予愧不文且以未谙素行辞。继览生谟所述公生平甚详且确,谓其父少从(3)何东生先生读,颇晓大义,以家贫废学。年十五,先大父殁于叛军石成器之乱,先君负骨归葬识者。器之贼陷下双寨堡,火及家庙,赖先君力救得免。时先伯父尚甫府君从军张掖,先君伶仃孤苦,持家政未稍暇逸。中年,家稍裕。凡婚丧不济者求之,靡不量力资给。有戚某,贫寡老病失所依,先君养之终其身。

尤乐于兴学,乡义塾校舍湫隘,(4)先君一再修理,劳怨不辞,盛夏立烈日中无惰容。文昌宫旧有水磨,塾师修资所从出也。久圮颓,空垫税资。乡中老成议决修葺,先君与有力焉。至今磨税等事,仍多经手。谟幼读,亲友有劝之习商业者,先君笑不之应。待塾师有优礼,设教吾邑者如白渚卿、刘世臣、王石泉、梁赓三诸先生莫不曲意交欢。王少逸先生馆于吾邑者十年,先君(5)除宇以居其家属八年,无闲言。性耿介,不苟言笑,每闻书声则喜形于色。与人不立崖岸,慷爽浑直,胸中无城府。里有饮博无赖者,辄曲喻之俾改行。其尤不肖者,避不敢与先君见。持论平允,准情酌理,以是乡人遇有争议,辄待先君一言而解。狡猾者颠倒是非以愚弄人,闻质之先君,则气为之沮。岁丁巳(1917年,民国六年)大饥,谷值甚昂,富者争售粮易(6)钱。先君乃购谷十余石,以贷不举火者。

居尝多静坐,鸡鸣而起,日入而息,即晚年以为常。喜人谈书史,倾耳之余,时有妙解,谈者为之首肯。近岁尤喜静,惟日携幼孙教诵《三字经》《(大)学(中)庸》等书,至去冬寝疾乃已。

于戏!公之行悉矣。以余所闻于邑父老者,亦不异于此所云,内外无间言,如此益信。实行之不可掩也,夫何赘!嗟呼!公以学未卒(7)业而行若是,正先儒所谓:“读不在多,见不在广,苟返诸躬行实践之地,毫无遗憾,斯亦足矣!”吾辈讲学数十年,自问何如?闻先生之风,能无愧哉?能无愧哉?

是为序。

清授文林郎吏部候铨知县甲午科举人通家姻眷弟丁树琪鞠躬谨撰。

清授登仕郎吏部候铨巡检国子监太学生文甫表弟权尚质鞠躬谨书。

(8)亲谊:(17行,每行16个人,共计272人)鞠躬。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