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是丝绸之路重镇、多民族文化交汇的熔炉,曾是河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凉州文化,留下了光辉灿烂的金石瑰宝。这些璀璨夺目的金石遗存,虽以辉煌的地域文化为其特色,实则是蜚声中外的国宝级文化遗产,极具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
纵观武威金石,从数量而言,蔚为大观,是西北地区金石存量最多的地区之一。从形式而言,名目繁多,我国现存碑刻中的各种形式几乎无所不有;从内容而言,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武威数千年的历史,反映了远古先民到当代武威人民战天斗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建设美好家园的生活。可以说,武威金石,是一部浓缩的武威历史,是武威人民的伟大创造和智慧结晶。
《武威金石志》在《武威金石录》的基础上不断延续和扩充,在悉心编校订正的基础上,追溯有源,考证有据,力求科学、系统、全面地展现武威金石的历史文化元素和地域人文景观。全书按照“存真、求实、标注”的原则,依目前武威市行政区域分为凉州卷、民勤卷、古浪卷、天祝卷,并在金石原文后增加了作者简介、题解、注释和必要的附录资料。题解主要说明其镌立年代、形制、尺寸、文字出处、流转过程、存藏地点、保存现状等,概述主要内容和大意;注释主要是对金石文字中比较陌生的历史地名、人物、事件、帝王年号、生僻字词、掌故习俗、容易引起歧义的字词等作简明扼要的注释、注音。金石作品收录的基本原则是:凡出土(发现)于武威,或有文献记载的武威金石资料全部收录;籍贯为武威人却不在武威出土的具有重要价值的碑志,尽量收录;在武威做官任职的名宦而碑志出土于武威以外的,精选收录;当代碑志,只收录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另有“考稽札记卷”108篇,是编著者对武威金石碑刻中的一些综合性、专业性、学术性问题,进行探讨综述,钩玄提要,分类论列,演绎要旨,以增强知识性和可读性,冀求向社会普及金石文化、宣介地域优秀文化传统,也是对新时期金石志书体式的一种有益探索。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