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丛书 >

成果推介|《凉州文化概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编者按:一本好书,是思想的凝聚,是时代的回声,更是文化的载体与传承。凉州文化研究“成果推介”栏目以学术为经纬,以文化为血脉,系统梳理推介凉州文化研究的丰硕成果。在这里,既呈现专家学者深耕细作的学术结晶,也关注民间文化守护者的实践智慧,更期待与广大读者共同搭建起文化对话的平台,为构建具有特色亮点的区域文化研究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

主编:张国才

编委:张国才  李元辉  柴多茂

2019年12月

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书籍简介

《凉州文化概览》按照时间顺序,遵循历史脉络,突出文化特色,共11章,包括历史悠久的史前文化、辉煌夺目的汉文化、三国时期文化概况、丰富厚重的五凉文化、光辉灿烂的隋唐文化、神秘诱人的西夏文化、蒙元时期的文化交流、明朝时期的文修武备、清代文化的繁荣、民国时期的文化概略、异彩纷呈的特色文化。

整本书融史料性、知识性、普及性、趣味性于一体,重点突出通俗性和可读性,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讲好武威故事、传播好武威声音的大众读物。

专家评述

武威,古称凉州,我国西部历史文化重镇,河西走廊的起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它北临内蒙古高原,南接青藏高原,东连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武威为中心形成的凉州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独树一帜,展现出自身的独特风采,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5000多年前,凉州先民就在这里生活繁衍,创造了马家窑、齐家、沙井等璀璨夺目的史前文化。先秦时期这里是位列九州之一的雍州属地,也是华夏文明与域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秦末汉初,匈奴逐渐强大,并占据了河西走廊,对包括中原王朝在内的周边地区形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为反击匈奴,汉武帝一方面派遣卫青、霍去病等率军进行正面的军事争锋,一方面派遣张骞“凿空”西域。控制河西走廊后,汉武帝在这里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从政治和军事上保障了中原王朝与西域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丝绸之路得以形成。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置十三州刺史部,河西四郡属凉州刺史管辖。此后一直到清末,无论是王朝更迭,还是政权变动,凉州的行政归属及辖区虽屡有变动,但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没有改变。

两汉、魏晋南北朝、西夏等时期,是凉州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经贸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思想文化积淀深厚,并对今天仍然产生着深刻影响。

凉州文化可从广义和狭义上来理解。广义上,虽然不同历史时期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的文化面貌有一定差别,但是河西地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体化特质,所以凉州文化的研究可将武威及其周边的文化辐射区包括在内;狭义上,不同历史时期武威的地位都十分重要,中古时期一度成为西北地区经济、政治、军事与文化的中心,积淀了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以武威为中心,重点分析凉州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是狭义上的凉州文化。质言之,广义的凉州文化指整个河西地区的文化,狭义的凉州文化指武威地区的文化。

凉州文化研究院编纂的《凉州文化概览》,不仅很好地总结了自远古至民国时期的凉州文化内涵,也为我们学习、借鉴、运用凉州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书以历史时期为经,以在凉州这片土地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保存在这片土地上的名物,出生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重要人物活动等为纬,系统展示出凉州文化在5000多年间的发展历程。《概览》既体现出编者对凉州文化的热爱,也体现出对凉州文化的科学分析态度,反映了编者深厚的史学素养和以古鉴今的精神。尤其值得赞赏的是,全书标题简洁醒目,文风活泼,文字通俗易懂,故事性、情节性强。我相信《概览》的出版,对于研究、弘扬凉州文化,激励今天的凉州人民在新时代的文化自信,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推荐专家简介:卜宪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秦汉官僚制度》《中国魏晋南北朝教育史》(合著)、《与领导干部谈历史》《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主持)、《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主编)、百集纪录片《中国通史》及五卷本《中国通史》(总撰稿)、《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历史观》(主编)等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150余篇。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