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研究 > 吐谷浑文化 >

古诗词中的吐谷浑

发布时间:2024-04-12      

在西北地区灿若星河的历史文化中,吐谷浑文化堪称一颗璀璨的明珠。吐谷浑地处连接中原与西域各国的要地,创造了几个世纪的辉煌。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吐谷浑在其350余年历史进程中有力地推进了多民族融合演进,发挥着中西商贸交流的纽带作用,开拓了西北多元文化兼容共存的格局,在文化构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经历史的涤荡终成鲜明的地方特色。而古诗词中有关吐谷浑的描写,也让人得以从侧面了解吐谷浑那段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

一、叶延立国吐谷浑

宋代诗人林同所作的《夷狄之孝十首·吐谷浑叶延》“父仇已屠脍,射草复何为。岂不念无益,其如罔极悲”一诗,生动描述了吐谷浑立国之事。

东晋咸和四年(329年),吐谷浑部落首领吐延与羌族酋长姜聪争夺草场时,被其用剑刺伤,后伤重而亡。吐延临终前托孤大将纥拔泥,“吾死之后,善相叶延,速保白兰”,让他辅佐自己十岁的长子叶延保卫白兰(今青海省巴隆河流域布兰山一带),以巩固其统治。该诗句中充分表达了叶延在杀父之仇得报之后,还一直将稻草扎成草人来练习射箭,但随后因感念父亲身死,觉得如此练习毫无意义,顿时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此后,叶延继位,在沙州(今青海省贵南县穆克滩一带)建立慕克川总部,以祖父吐谷浑为其族名及国号,置百官,建立了政权。

二、唐军征讨吐谷浑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写有《从军行七首》,其中有“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描写的就是唐军征讨吐谷浑的故事,侧面烘托出唐军强大的军威。

唐代文学家、诗人柳宗元在《乐府杂曲·其十·吐谷浑》中写道:“吐谷浑盛强,背西海以夸。岁侵扰我疆,退匿险且遐。帝谓神武师,往征靖皇家。烈烈旆其旗,熊虎杂龙蛇。王旅千万人,衔枚默无哗。束刃逾山徼,张翼纵漠沙。一举刈膻腥,尸骸积如麻。除恶务本根,况敢遗萌芽。洋洋西海水,威命穷天涯。系虏来王都,犒乐穷休嘉。登高望还师,竟野如春华。行者靡不归,亲戚讙要遮。凯旋献清庙,万国思无邪。”写出了唐军征服吐谷浑,威震西疆的气势和豪情。

明代徐祯卿跟随大军出征,想起当年唐军征伐吐谷浑的胜利,激情所至,挥笔写下《从军行》一诗感慨道:“五垒神兵下玉门,倒倾西海蹴昆仑。轻车夜渡交河水,斩首先传吐谷浑。”

三、吐蕃占领吐谷浑

松赞干布去世后,吐蕃大权掌握在大臣禄东赞手中,吐蕃开始向外扩张,首当其冲的便是吐谷浑。663年,吐蕃大举进攻吐谷浑。吐谷浑大臣素和贵逃奔吐蕃,泄露吐谷浑真实的情况,吐蕃大军顺利攻入吐谷浑境内,大破吐谷浑,至此吐谷浑亡国。《旧唐书·吐谷浑传》载:“吐谷浑自晋永嘉之末,始西渡洮水,建国于群羌之故地,至龙朔三年为吐蕃所灭,凡三百五十年。”

吐谷浑被吐蕃占领之后,吐谷浑百姓的生活状况何样?804年,跟随侍御史张荐出使吐蕃的吕温作《蕃中答退浑词二首》,其序文云:“退浑种落尽在,而为吐蕃所鞭挞。有译者诉情于予,故以此答之。”此处的“退浑”就是吐谷浑。大意是吐谷浑虽然灭国,但部族还在,经常受吐蕃欺压,有人把这种情况告诉我,我因此作诗答复。

其一为:“退浑儿,退浑儿,朔风长在气何衰。万群铁马从奴虏,强弱由人莫叹时。”其二为:“退浑儿,退浑儿,冰消青海草如丝。明堂天子朝万国,神岛龙驹将与谁。”

从诗中可见,作者对吐谷浑人亡国的同情和重振斗志的期待。吐蕃占领河西84年后,即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沙州(今敦煌)民众在张议潮的领导下发动起义。守城的吐蕃兵将弃城逃走,起义军占领了沙州,接着一鼓作气又收复了瓜州。唐宣宗听到消息,高兴异常,封张议潮为沙州防御使,并将起义军命名为归义军。从大中二年到大中五年(848—851),张议潮接连收复了伊、西、肃、甘、兰、岷、河、鄯、廓等州,并派其兄张议潭等人,奉十一州图籍入长安报捷,面见唐宣宗。唐宣宗又封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咸通二年(861年)九月,张议潮攻克了凉州。河西虽然重归唐朝,但时局仍然不稳。敦煌唐人残卷《冬出敦煌郡入退浑国朝发马圈之作》诗云:“西行过马圈,北望近阳关。回首见城郭,黯然林树间。野烟暝村墅,初日惨寒山。步步缄愁色,迢迢惟梦还。”

此诗题目中写了离开敦煌郡进入吐谷浑生活区域的情景,暗喻归义军收复河西后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字里行间反映出对敦煌前途命运的忧伤之情。

四、千古兴亡吐谷浑

吐谷浑是中国历史上立国时间最长的少数民族政权之一,鼎盛时期,其疆域东起甘肃南部、四川西北,南抵今青海南部,西至新疆若羌、且末,北隔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相接。其兴亡的历史,自然也引起后世诗人们的凭吊。

如宋代诗人晁说之的《和十二弟见降羌过洛》一诗:“百代兴亡吐谷浑,圣主神谟不世恩。解缚再生有孙子,无劳倚笑上东门。”

又如清代诗人谭钟钧渴望战场杀敌,树立军功,报效国家。他在《边关行》一诗中以当年唐军讨伐吐谷浑的胜利激励自己和将士们:“安得生擒吐谷浑,壮士长驱入玉门。狂飙催送关头立,浩浩无垠见戈壁。”

诗词是历史的文化表达,一首首有关吐谷浑的诗词,宛如历史长河中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浪花绽放异彩。

(本文节选自《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研究》一书)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