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研究 > 汉唐文化 >

凉州与武威郡之谜

发布时间:2018-11-27      
  现在不少人对先有凉州还是先有武威搞不清楚,而且对凉州和武威孰大孰小也模棱两可,以致造成许多误解或成为历史之谜。
  从史书记载来看,凉州之名早在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就有了。据《地理风物记》载:“汉武帝元朔三年改雍州曰凉州。”5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击败匈奴,以弘扬汉军武功军威而设置了武威郡。这时的武威郡属凉州刺史部管辖。当时凉州的范围是从陕西的宝鸡以西起,包括整个甘肃,西面与西域连界,北面包括了宁夏的部分县(市),南面包括青海沿祁连山南麓的一些县(市)。到东汉灵帝时,凉州辖区又扩大到了长安以东的部分地区,区域横跨陕、甘、宁、青、新疆五省区。州治初在陇县(今张家川县境内),后迁至冀城(今甘谷县)。所以古书上把董卓(今岷县人)、姜维(今甘谷人)说成凉州人,是指大凉州而言。而当地人不但把马超(今陕西兴平人,)说成是武威人,还活灵活现地说今文化广场北面便是马超的府第。实际上,马超当时的许多活动多是围绕当时的凉州治所冀城进行的(马超曾任过凉州牧)。至于他到没到过武威,是否在这里从事过活动,马超的故事又是怎样在武威民间传开的,有待进一步作历史考证。三国魏文帝时置凉州,以姑臧为治所,才是武威为凉州治所之始。这时的凉州范围包括9郡,包括现在的兰州、河西走廊、青海北部、宁夏南部地区,比两汉时期的辖区小了许多,这一区划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唐诗中被冠以《凉州词》之名的诗有140多首,就是以这一区域为背景所写的诗。到清朝时,设立了凉州府,所辖区域仅是河西走廊东端5县,范围不及过去凉州的十分之一。
  武威郡是在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打下河西才设置的,但设置时间却有不同说法。传统的说法是,武威郡建于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根据是《汉书·武帝纪》:“元狩二年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四万余人来降……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但在《汉书·地理志》中却说武威郡是在“太初四年(前101年)开。”而在《西域传·序》中又说:“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据两关焉。”说武威郡是在酒泉郡之后设的。成书于汉征和二年(前91年)以前的《史记》,却没有提到武威郡。道光年间出的《镇番县志》说,武威县始置于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而一些专家考证说,武威郡最初当置于汉地节二年(前68年),晚不过地节三年(前67年)。这些说法谁的正确,从清代一直争论不清,至今难以断定是哪一年,成为历史之谜。此外,对武威郡治到底在哪里,也有不同说法。一些专家根据解放后出版的《古代历史地图集》,说武威郡治西汉时在武威县(今民勤县北),东汉时在姑臧(今武威城)。而多数专家认为,武威郡治两汉时一直在姑臧,武威县只是所领十县中的一个属县。这两种说法还要经历史学家进一步考证确认。(文/宋振林)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