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人题联纪念武威人余阙
发布时间:2019-01-02
余阙(1303-1358年),字廷心,一字天心,武威人。其家本世居武威,因父亲沙剌臧卜到庐州为官,遂举家迁往庐州。余阙于1333年中进士,历任泗州同知、翰林学士、监察御史,曾参与编纂《宋史》。
1358年正月,红巾军大举进攻安庆。余阙“身先士卒,斩首无算,而阙亦身被十余创。”当时城中四处火起,余阙见大势已去,遂自刎,沉于清水塘中,时年五十六岁。
余阙前后扼守安庆7年,历经大小数十战,陈友谅感其义,派兵觅得其尸,殓葬于安庆西门外。明太祖后来也为余阙立庙于忠节坊,并派人祭奠。
安庆市大观亭即元末郡守余阙葬处。位于安庆市大观亭街56号,称大观楼或大观台,建于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建亭后,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留有大量诗词、楹联。
余阙半身像
倚槛苍茫千古事;
过江多少六朝山。
——陶澍题安庆大观亭
万古乾坤此江水;
千家山郭静朝晖。
——冯志沂集句题安庆大观亭
地隔中原劳北望;
天生江水向东流。
——吴坤修题安庆大观亭
凤水龙山,江左人文相望;
吴头楚尾,中流形胜在兹。
——黄宝桢题安庆大观亭
两皖生才,台阁犹含雄杰气;
四郊多垒,江山莫作等闲看。
——徐旭题安庆大观亭
来日大难,对此茫茫百端集;
英灵不昧,览兹蹇蹇匪躬愚。
——佚名题安庆大观亭
一碧无垠,吴楚青苍分极浦;
千秋如在,江山名胜得斯人。
——安庆大观亭
杰阁四望开,地扼中原控吴楚;
忠魂—抔在,天留正气壮山河。
——李丙荣题安庆大观亭
我辈复登临,旧业已随征战尽;
大江流日夜,天风常送海涛来。
——李小涯题安庆大观亭
此地何幸埋公,黄土一抔元气在;
小阁差堪坐我,青山四面大江横。
——佚名题安庆大观亭
城郭如故人民非,曾否灵归华表;
风景不殊山河异,有谁泪洒新亭。
——周行原题安庆大观亭
我辈复登临,远挹余公,近思彭老;
大江流日夜,东趋溟海,北拱神京。
——陈彝题安庆大观亭
不耸亭高,看天边云树苍茫,无非乐土;
潮平岸阔,问江上舟帆来往,那是闲人。
——佚名题安庆大观亭
是晴川阁,是岳阳楼,一览江山斯亭为伍;
有唐睢阳,有宋信国,千秋俎豆得公而三。
——钟伯芬题安庆大观亭
溯清水塘流,独明季金沙河衣冠,甚同不朽;
问皖公山色,与吾杨梅花岭风景,相较如何。
——杨竹簃题安庆大观亭
东望石城春,唤杜牧何之?故国杏花太零落;
南招彭泽隐,问渊明在否?隔江杨柳要平分。
——佚名题安庆大观亭
秋色满东南,自赤壁以来,与客泛舟无此乐;
大江流日夜,问青莲而后,举杯邀月更何人。
——李烈钧题安庆大观亭
高阁媲滕王,遥看秋水长天,犹指点云中乡树;
荒台邻皖伯,试问铜驼石马,经几多眼底沧桑。
——彭广钟题安庆大观亭
片土寄忠魂,听栏前万马江声,滚滚惊疑钲鼓动;
孤城销战气,指窗外二龙山影,苍苍飞入酒樽来。
——周文炳题安庆大观亭
凭高吊幽古英灵,任千古江潮,淘不尽孤忠魂魄;
揽胜忆滇池杰阁,对八公烟景,问何如故里河山。
——朱家宝题安庆大观亭
莽乾坤能得几人闲,且安排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
好风月不用一钱买,休孤负青山红树,送爽气西来。
——宫尔铎题安庆大观亭
樽前帆影,槛外岚光,数胜迹重重,都向江头开画本;
楼上仙人,阁中帝子,溯游踪历历,又来亭畔吊忠魂。
——邓嶰筠题安庆大观亭
天开图画,美尽东南,落日咽孤忠,战血腥余千载后;
鲁酒不温,高丘返顾,歌风思猛士,江流倒卷万山来。
——王复康题安庆大观亭
忠宣本往代荩臣,试看芸史芳留,古木寒泉,犹是当年祠墓;
逸少乃吾家才俊,为问兰亭雅集,茂林修竹,何如此地江山。
——王之春题安庆大观亭
跨太白楼之上,鸳瓦排云,倚画槛一味乡愁,已渐近钟阜晴岚,六朝城郭;
横彭蠡湖而西,鹭涛堆雪,唤沙鸥共谈宦迹,最难忘峨嵋春水,万里风帆。
——汪恩题安庆大观亭
五千年皖公何在,地接东南,消除浩劫,选胜快登临,尽鹤唳丹霄,鸥盟黄浦,拓此一亭佳景,荡涤胸襟,寄语墨客骚人,莫孤负新秋风月;
卅六载贱子重来,天开图画,俯仰狂吟,凭栏休感慨,看龙峦叠翠,鹅屿浮青,骋我百战壮怀,放开眼界,收览练湖灊岳,依然是旧日山河。
——彭玉麟题安庆大观亭
(文/李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