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错银铜尊
1969年武威雷台汉墓出土。高14厘米,口径23.8厘米。折沿平底,腹部有对称的兽面衔环铺兽两个。兽面上镶嵌红、绿宝石,兽口涂朱色。器身内外和器盖内外都以鎏金错银组成精美的花纹。口沿和腹上部饰以汉代时行的流云纹,下部为四“瑞兽”纹间以流云纹。器内底部为蟠龙纹,腹内壁为龙、虎、朱雀纹,间以流云纹。盖顶中心有钮,穿环。钮周饰柿蒂纹,其外为“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纹,间填云纹。盖沿还有“瑞兽”间云纹一周。盖内正中饰蟠龙纹,周围饰朱雀、“瑞兽”等,间以流云纹。整个樽面鎏金错银,纹饰密布,有汉代时行的“瑞兽”,“四灵”、蟠龙及流云纹。构图形象生动,线条流畅自如,显示出汉代上层统治阶级华贵奢侈。从中也反映出汉代精湛的青铜铸造和工艺水平。
樽本字为尊,是我国古代一种盛酒器。商周时代盛行青铜尊,它是王公贵族们祭祀天地祖先、宴乐宗族亲朋时,不可缺少的酒具。武威出土的鎏金错银铜樽是汉代青铜艺术铸造的代表作,反映出当时青铜鎏金错银铸造工艺的高水平,曾多次到国外展出。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