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融合 > 文博视窗 >

西夏碑

发布时间:2018-09-04      

西夏碑

  西夏碑,本名《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碑高2.6米,宽1米,厚0.3米。碑首呈半圆形,两面正中用汉文和西夏文篆额,边阴刻对称的伎乐舞女,翩翩起舞,动作优美,造型准确;舞女胸和手腕上有饰物,赤露上身、双脚,下着长裙,面形肌肉丰满,吸收了敦煌飞天的艺术特点。碑身的两边呈杀角,边上刻忍冬纹。碑一面为西夏文,共28行,满行65字。西夏文是一种被人们遗忘了的语言文字,无法辨认,当时被称为“天书”。但碑的阳面为汉文,共26行,满行76字。张澍先生见碑阳文末尾有“天祐五年岁次甲戌十五日戊建”落款,“天祐民安”为西夏年号,遂判定此碑为西夏碑文,因此,人们以后称之为西夏碑。
  据碑文记载,此碑立于西夏崇宗乾顺于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主要记录了当时重修凉州感通塔的缘起和经过。因为它内容所涉颇广,关系到西夏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多方面的史实,所以为国内外专家所重视,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碑两面碑文,两者内容虽然大体相同,但西夏文部分另具特色,所以对此碑的西夏文翻译,也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极大关注。自碑文拓片传世以来,法国人德维利亚于1898年也考定碑文为西夏文,到1908年我国黑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遗址发现西夏文字典《蕃汉合时掌中珠》后,才知道它的构造,文字和字义。首先把西夏文译成汉文的是罗福成,他在1923年出版的《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4卷3号上,全文发表了西夏碑的汉文和西夏文以及他把西夏文译成的汉文。1964年日本西田龙雄在其所著的《西夏语之研究》(上卷)中,重新翻译碑上之西夏文,补充校正罗氏译文的多处。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语言研究所著名西夏学专家史金波通过核对此碑的几种拓本,并核定原碑,经过进一步的考证研究,在《西北史地》发表了《凉州感应塔碑西夏文校译补正》,对西夏文中的一些较为重要之处做了重新译证,使译释碑文更准确,更全面。西夏碑是迄今所见唯一的西夏文和汉文对照、文字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西夏碑刻,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西夏文字研究上,碑铭在研究西夏的社会经济、土地制度、帝后尊号、纪年、官制以及当时民族关系,佛教盛况等方面,都是丰富而珍贵的资料。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