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贾氏(包括后因仕宦、游学或经商散居各地的贾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凉州名门望族之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致力于武威姓氏文化,特别是贾氏谱牒文化研究的贾明先生,其敬业和执著精神亦着实令人感动。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先是出资三四十万,带着女儿、女婿开着一辆面包车跑遍了全国十五个省市,寻找“漂泊”在外的贾姓武威人。终于在2017年5月自费出版了133万字的一部记录贾氏3000年历史的煌煌巨著《贾氏春秋》(1-5册)。此套丛书亦有力的佐证了“中华贾姓望出武威。”该书是迄今为止在贾氏家谱学方面堪称内容最全面、信息量最大、涵盖地域最广泛、立论最深远的一部谱学专著。更为难得的是他还蒐集了150多部家谱及相关资料,载入自西周至民国(1911年)以前贾氏名人近800位,图片素材2500多张,堪称姓氏人物史志之最。
一 武威贾姓源流与迁徙分布
清代姓氏学大家张澍在《姓氏录源·二十一卷》中记载:“《广韵》云:贾姓,本自周贾伯之后,望出武威。澍按:出自姬姓,晋唐叔虞少子公明,康王封之于贾为附庸,谓之贾伯。《博物志》河东临汾县有贾乡,贾伯邑也,曲沃武功取晋,并贾国,以其子孙为大夫。其族仕诸侯者,晋贾华伐屈,事在僖公六年。韦昭《国语注》贾佗,狐偃之子,射姑太师贾季也,食采于贾,字季。佗后亦为贾氏者。又按:韩姓冒贾氏者,韩寿之子谧为贾充后是也。见《晋书》。”
又据张澍《五凉府志备考》载:“吾武威之贾氏,自魏贾诩始,著于史。《唐·世系表》:贾谊之后丕,生昕,秘书监,二子廷玉、秀玉。秀玉为武威太守,生衍,衮州刺史,生龚,轻骑将军,徙居武威,生二子婇、诩。诩魏太尉、肃侯,生度,驸马都尉、关内侯。又徙长乐,二子通、延。通使中、车骑大将军,三子仲安、仲谋、仲达。仲达颖川太守,生疋。字彦度,轻车将军、雍州刺史、酒泉郡公,二子康。康秘书监,二子度、钩云云,是武威之贾,原为长沙太守傅也。《晋书》疋本传,疋为诩曾孙。唐表乃多以世。又云河南贾氏,世居武威贾渭、贾宁、贾竦,著作郎贾竦字子美,相文宗,是河南贾氏,皆自(武威)姑臧迁移也”。
另外,据清代武威籍学者李于锴在《武威贾氏族谱序》中说:“贾氏望出武威,武威之贾,源自汉贾谊。”由此可见,贾姓自贾季玉世居武威形成郡望后,到三国魏太尉贾诩始著于史,繁衍发祥,枝柯全国。
再据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吉在《寻根认祖——姓氏总论》中记载:贾姓郡望“武威郡”。浙江义乌贾姓祠堂里至今仍挂着“武威”灯号。“武威堂”的匾挂遍大江南北,云贵高原......
贾明与《贾氏春秋》
二 贾姓郡望堂号
郡望:
武威郡
堂号:
武威堂
各地贾氏堂联
其一 唐封武威第,汉著鸿儒家。
其二 至言堂孝友堂维则堂堂堂播誉;
长乐郡武威郡洛阳郡郡郡传名。
武威堂《贾氏族谱》
三 武威贾姓名人选录
清儒张澍云:“ 吾武威之贾氏, 自魏贾诩始著于史。”且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武威贾氏涌现出了不少著名人物, 他们在政治与文化学术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张澍在《凉州府志备考》中即载有贾氏人物近30人。现摘要分述如下 。
1、贾季玉,《唐书·世系表》:辽东太守贾冰三子:纳、邠、丕。丕生沂(唐表作昕)秘书监,二子:廷玉、季玉。季玉武威太守,生诩,魏太尉肃侯,子玑,附马都尉,关内侯。(唐表作秀玉,武威太守,生衍,兖州刺史。衍生龚,轻骑将军,徙居武威。子綵、诩,魏太尉肃侯,子玑,附马都尉。)按:《魏志》玑作穆。
2、贾诩(147- 223年), 字文和。 胸藏韬略, 智谋超群, 被时人誉为“ 有良、平之奇”。在汉末军阀混战中, 他相继投靠董卓、牛辅、段煨、张绣、刘表等, 辗转流徙, 建安四年(199 年)随张绣归降曹操后, 成为魏武帐下的重要谋士之一。曹丕即位后, 为感谢推戴之功, 将之升任太尉, “进爵魏寿乡侯, 增邑三百, 并前八百户”(《三国志》卷十)。黄初四年(223 年)去世, 谥肃侯, 享年 77 岁。贾诩为武威贾氏在政治上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后代在魏晋政坛上相当显赫。
3、贾疋, 字彦度, 贾诩曾孙,“ 少有志略, 器望甚伟,见之者莫不悦附,特为武夫之所瞻仰,愿为致命”(《晋书》本传)。初仕公府 ,后迁安定(今宁夏固原县)太守。晋惠帝永兴三年(306 年)春,与从兄贾龛共同起兵讨伐河间王颙,晋怀帝任他为骠骑将军、雍州刺史,封酒泉公。永嘉五年(311 年),前汉刘曜攻陷长安, 晋怀帝被俘,“ 时诸郡百姓饥馑,白骨蔽野,百无一存” 。贾疋被关中将帅推为平西将军, 帅将士二万多人讨伐刘曜, “ 戎晋响应” 。他迎立秦王司马邺到长安, 立为皇太子,“ 加疋征西大将军”(《晋书·孝慜帝本纪》)。后彭天护率群胡为父报仇,疋率军追之,“ 夜坠涧中,天护执而杀之”(《资治通鉴》孝怀帝永嘉六年)。
4、贾思伯,字士休,寓籍齐郡益都(今山东寿光县),“ 其先自武威徙焉”(《北史》本传)。历任太子步兵校尉、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颇为孝文帝所重,常跟随出征。后任荥阳太守,政绩突出,孝明帝元诩即位,入为黄门侍郎、太尉府长史,又迁太常卿,兼度支尚书,转正都官。担任侍讲,为孝明帝讲授《杜氏春秋》。孝昌元年(525年)卒,谥文贞。
5、贾虔,武威人,前秦将领。太元七年(382年) ,与凌江将军姜飞、轻车将军彭晃、将军杜进和康盛等人率7万大军讨伐西域。贾虔和陇西董方、冯翊郭抱、弘农杨颖被任命为四府佐将。
6、贾坛(1862-1941年)、字杏卿,武威县城关镇人,出身于商贾之家。贾坛以擅长书法而知名。能书善画,酷爱金石文物,一生为抢救保护武威文物,维修历史胜迹,做出了一定贡献。其兄贾坤为光绪二十五年举人;弟贾垣一生从商,民国初任县商会会长。二十八年(1902年)中秀才,封文林郞。民国初至民国20年壬县参议会参议员,同时任县商会会长。迄今在武威市钟楼巷34号院落,有一座保存完好的贾氏大院——贾坛故居,已被武威市人民政府确定为“武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这座贾氏故居也记载了贾氏一族曾经在武威的繁华和没落。(文/陈有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