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研究 > 汉唐文化 >

东汉末年的凉州军团中羌兵来自哪里

发布时间:2018-12-10      
  我们先来说说凉州军团的形成。
  我们都知道东汉一朝始终受到羌乱的困扰,为了解决“羌祸”,东汉王朝连年在西北对羌人用兵,在对羌的战争中也成就几位军事将领,比如皇甫规、张奂、段颎、董卓等。这几位都是哪里人呢?皇甫规,《后汉书·皇甫规传》记载:“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安定朝那也就是现在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张奂,《后汉书·张奂传》记载:“张奂字然明,敦煌渊泉人也”;段颎,《后汉书·段颎传》云:“段颎字纪明,武威姑臧人也”;董卓,《后汉书·董卓传》载:“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可见这几位都是凉州籍将领,他们在与羌人作战中领有军权,他们所率领的士兵绝大多数也都是凉州籍。东汉末黄巾起义军将东汉王朝冲了个七零八碎,东汉在平定黄巾起义过程中,各地将领拥兵自重,抢夺地盘,逐渐成长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在此解释一下“军阀”,军阀是一个民国时期产生的词汇,以表示那些名义上仍然遵从中央政府,实际上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将领,他们有自己的军队和领地,而且在他们的领地内拥有任免各级官员的权力,比如张作霖、阎锡山等人。)而董卓这时镇守凉州,他也拥兵自重,成了一方军阀,董卓所率领军队就是所谓的凉州军团,之所以称这支军队叫凉州军团,是因为这支军队首领是盘踞凉州多年的凉州人士,而且这支军队的士兵和主要将领大多也是凉州人。
 
  凉州军团在三国时期战斗力很强,东汉末董卓曾借外戚与宦官争斗而出兵控制皇室,并行使拥废大权,他将新拥立的年幼皇帝控制在自己手中,裹挟皇室迁都长安。董卓被孙瑞和吕布诛杀后,董卓的部将李傕听到“长安中欲尽诛凉州人”的传闻,而采用贾诩策略,发兵血洗长安城,造成一桩惨绝人寰的惨案。凉州军团的有如此强的战斗力与士兵的勇猛不无关系,自古西北民风彪悍,因此以凉州人士为主的凉州军团战斗力极强。还有就是当时凉州兵团中有为数不少的羌兵,周伟洲先生曾说到,西北董卓,马腾、马超父子率兵进入关中,他们的军队里有相当数量的“羌兵”,那么这些羌兵是来自哪里呢?接下来在让我们在史籍中寻找答案。
 
  《后汉书》和《三国志》中的《董卓传》记载董卓:“少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以健侠知名。”从这条史料中可知,董卓年少时就时常出入羌人居地,并与羌人酋长有密切的联系。“尽与豪帅相结”紧跟在“少游羌中”之后和“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都可证明了这里的“豪帅”就是羌人酋长。因为很难想象一个普通的汉人或羌人能够拥有千余头各种牲畜。可见董卓与羌人酋长关系很好,羌人完全有可能在后来追随董卓。果不其然,有一件事就证明了这个推断。东汉末期,董卓在凉州的势力逐渐做大后,汉灵帝察觉其不臣之心,征董卓为少府,想采用明升暗降的方式将董卓调离凉州,剥夺其统兵权。但董卓在给灵帝的上书中推诿道:“所将湟中义从及秦、胡兵,皆诣臣言:‘劳直不毕,稟肠断绝,妻子饥冻。’牵挽臣车,使不得行。羌、胡憋肠狗态,臣不能禁止,辄将顺安慰。曾異復上。”虽然这只是董卓的推诿之词,但也证明董卓部将中羌、胡兵绝不在少数。
 
  除了董卓之外,还有一例就是马腾和马超父子了,这父子俩亦是凉州军团的重要人物。《三国志·马超传》裴注载:典略曰:腾字寿成,马援后也。桓帝时,其父字子硕,常为天水蘭干尉。后失官,因留陇西,与羌错居。家贫无妻,遂取羌女,生腾。这里只提到马腾是东汉名臣马援之后,马腾的父亲字子硕,而并未说马腾的父亲叫什么,但《后汉书·董卓传》中的一条注文记载:“腾父平,扶风人。为天水蘭干尉,失官,遂留陇西,与羌杂居。家贫无妻,遂取羌女,生腾。”由以上所举的两条史料可知,马腾的父亲马平在失去官职后留居陇西,与羌族杂居,后娶羌女为妻。可见马平与羌人的关系非常密切,都做了羌人的女婿。而马腾早年曾应征入伍讨伐叛羌,后来投奔叛军,和韩遂都成为叛军的重要头目,手握数万军队。后来董卓控制东汉皇室后,邀请马腾、韩遂一起出兵关东,可惜他们到后董卓已死,李傕控制着皇室,李傕封马腾为征西将军。至此马腾也成为了据土一方的凉州军阀,其投降曹操后,由他的儿子马超统领军队。马腾和马超的军队本来就是由羌胡叛军发展而来,因此其士卒中不可避免的拥有大量羌胡兵。《三国志·夏侯渊传》就记载张郃讨马超时,“郃至渭水上,超将氐羌数千逆郃。”可见数量众多的羌人混迹于董卓和马腾、马超父子的军队中。
 
  在此再举一例,那就韩遂了,韩遂亦是凉州军团中的重要人物。《资治通鉴》记载他与边章“著名西州”,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被叛军诱而劫之,成为了叛军的首领,《后汉书》记载:“中平元年十一月,湟中义从胡宫北伯玉与先零羌叛,以金城人边章、韩遂为军帅,攻杀护羌校尉伶徵、金城太守陈懿。”韩遂后来和马腾一样,受董卓之邀到长安,到长安时董卓已被诛杀,李傕控制下的朝廷任命韩遂为镇西将军,遣还凉州。可见韩遂的士卒亦由东汉末年的羌胡叛军发展而来,因此他的士卒就有众多的羌胡兵。《三国志》记载,建安十九年(214年),马超兵败逃往汉中后,韩遂入金城,“入氐王千万部,率羌、胡万余骑与夏侯渊战”,夏侯渊并没有与韩遂正面对抗,而是攻击长离诸羌,原来“长离诸羌多在遂军”,攻击长离羌,韩遂军中羌兵必然回救,如此一来韩遂的实力将大减。果然在攻击长离羌人后,“诸羌在遂军者,各还种落”,韩遂败走羌中,试图借助羌人的力量有所作为。《三国志·张既传》裴注云:“遂宿有恩于羌,羌护卫之。及夏侯渊还,使阎行留后。乃合羌胡数万将攻行,行欲走,会遂死,英降太祖。”
  综上所述,凉州军团的羌兵主要来自于凉州及周边地区的羌族部落,这些羌人最初起事反叛东汉的统治,在东汉王朝灭亡后,他们的反叛也就没有了目标,随即逐渐转变成董卓、韩遂、马腾、马超等凉州军阀的私兵,成为了凉州军团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此再多讲一句,凉州军团有如此强的战斗力,为何在三国时期没有占据一席之地呢,我认为率领凉州军团的凉州军阀缺乏一个领导核心,他们之间互相攻杀,内耗严重,被人利用进而分而治之,最终被魏、蜀政权所吞并。(文/古亚宁)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