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研究 > 汉唐文化 >

这个武威人的几句话,让大汉走向衰亡

发布时间:2018-09-03      

  东汉末年,有一个武威人,他仅凭几句话,就把东汉天下搅成一锅粥,大汉王朝从此走向衰亡,开启三国时代。

  他,就是贾诩,字文和,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

(贾诩像)

  公元147年,贾诩出生于武威。尽管他聪慧过人,才华横溢,但他早期的仕途并不顺利。到了公元189年,已经43岁的贾诩,仍然是郁郁不得志,只当了一个小小的平津都尉。孔子说,四十而不惑,意思是人上了四十岁就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守住本分,再也不要痴心妄想了,贾诩就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年纪。

  正在他苦闷彷徨之际,一个绝佳的机会来了。  

  那年四月,汉灵帝病故,汉少帝立,何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操纵政权的十常侍一伙的宦官势力,水火不容。为了剿灭宦官集团,何进感到自己势单力薄,兵少将寡,没有十足的把握。他在将军府中按剑徘徊,思虑再三,决定征召四镇军队进驻京畿,以为外援。

  正是这一征召,让凉州兵团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而贾诩也得以舒展自己的绝世才华和远大抱负。

  当时,凉州兵团的首领,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董卓。董卓是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因为汉代陇西属于凉州管辖,因此历史上称其为凉州军阀。

  董卓带领三千凉州兵团借混乱之机,进入洛阳,控制了朝廷。当时的凉州兵团,是一支以凉州人为主体、兼杂胡人和汉人的混合军队。

  天赐良机,贾诩觉得机会来了。他听说董卓女婿中郎将牛辅屯兵于陕,便以凉州人身份投奔牛辅军中。那时候虽然是大凉州,但老乡观念也很强,牛辅一听贾诩来自岳丈的家乡凉州,随即奏请贾诩升任讨虏校尉。

  董卓废掉少帝,另立汉献帝,把持朝政,残暴无道,引起了全国其它军阀的反感和愤怒,他们联合起来,组成了一支关东军,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伐战。董卓害怕了,挟持汉献帝由洛阳迁都长安,把凉州兵团的大部分兵力都放在长安外围,以防备关东群雄,其中让牛辅屯兵安邑。于是,贾诩和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跟随牛辅一同驻扎在安邑。

  董卓到长安后,被朝廷官员王允等联络其部将吕布所杀。王允除掉董卓,让风雨飘摇的汉朝江山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但是,此后,由于贾诩的几句话,东汉的大厦从此彻底崩塌。

  董卓死后,一些朝廷官员建议杀尽凉州兵团,斩草除根,以绝后患。于是,长安城中便传出杀光凉州人的传言,并重金悬赏凉州兵团将领的首级。牛辅听到朝廷前来征讨的消息,大惊失色,带着金银珠宝,独与亲信胡赤儿等五六人出逃。不料,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胡赤儿等人谋财害命,于途中将牛辅斩首,将首级送往长安领赏。

  顿时,凉州兵团像没头的苍蝇,惶惶不安,牛辅的四大部将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人纷纷卷起铺盖,想离开部队,从小路逃回凉州。这时候,一向冷静的贾诩站了出来。

  贾诩看到凉州兵团人心惶惶,便不慌不忙,劝说了大家几句。当时谁也没有料到,就是这几句话,改变了历史,决定了东汉王朝的命运。贾诩说,老乡们,稍安勿躁!朝廷已发全国通缉令,逃是逃不掉的,放弃部队单独开溜,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将你们捉住领赏。与其夹着尾巴逃跑,不如纠集残兵败将,杀回长安,挟持汉献帝,捞些政治资本,再作计议。

  贾诩富有煽动性的话语和近似于下赌注的计谋,不禁让凉州兵团的将领们浮想联翩,大家一想,逃跑也是死路一条,不如冒一把险。于是,192年,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首先向士兵们大肆宣传,说长安朝廷要杀光凉州人,激起大家的复仇情绪,然后,率领满腔热血的凉州兵团又攻回长安。东汉朝廷没有想到凉州兵团居然有胆量杀回长安,措手不及,而当时的凉州人本来就崇尚武力,是名副其实的虎狼之师,再加上报仇雪恨的激情,那真是同仇敌忾,终于打败了吕布,攻进了长安。

  贾诩的冒险成功了,但是,他的几句话,却让东汉朝廷元气大伤,凉州兵团攻入长安后,为了报仇,几乎将朝廷的官员杀得一干二净。被杀的官员名单可以列出一长串:司徒王允、太常种佛、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司隶校尉黄琬、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等等。一时间,京城腥风血雨,朝野大乱。

  此后,李傕和郭汜两人为了把持朝政互相火拼,皇帝与朝廷流离失所,各地州牧、刺史、太守占据属地,完全脱离中央控制,吹响了三国时代的前奏。因此,贾诩的这个计谋,被后世称之为“文和乱武”。南朝宋著名史学家、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就开骂贾诩:当时董卓已除,天下刚刚安定,可是,因为贾诩的几句话,让天下再次大乱,大汉从此走向衰亡,贾诩犯下的罪过,实在是太大了,自古以来的叛乱,没有超过这样的。

(《三国志》)

  史学家的评论确有道理,但是,反过来,我们也设身处地为贾诩考虑一下,当时,贾诩也是为了自保,方才提出这条权宜之计,贾诩后来也说,这只不过是“救命之计。”如果王允采取惩处首恶、其余不问的策略,对董卓的旧部网开一面,那么凉州兵团极有可能归附朝廷,东汉王朝的大厦或许能继续坚强挺立。但是,王允却本着决不姑息的态度,对董卓手下部将下达了追杀令,导致凉州兵团狗急跳墙,逼迫造反。而贾诩,只不过煽了点风,点了把火。在这方面分析,东汉朝廷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贾诩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几句话,竟然敲响了东汉王朝的丧钟,让他在不知不觉中背上了“东汉衰亡的罪人”这个黑锅,但这个黑锅让他一个人承担,显然是过于沉重,言过其实。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但武威人贾诩的人生却开始谱写壮丽的华章。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