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研究 > 汉唐文化 >

五凉时期的凉州名刀

发布时间:2019-01-08      
  五凉时期,由于保存、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文化,吸收、借鉴了西域文化,因此河西一带军事强盛、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商业货币复苏,丝绸之路畅通,各行各业呈现出勃勃生机,而兵器铸造业更是呈现出空前发展、繁荣的状态。当时,凉州不仅以骑兵大马横行天下,也锻造出了许多绝世宝刀,青史留名的有前凉霸刀、后凉麟嘉刀、南凉太乙神刀、北凉永安刀及西凉百胜刀。
 
  关于霸刀,与前凉的建立者张寔有关。
 
  《十六国春秋》记载,“晋元帝大兴元年(公元318年),前凉张实造刀一百口,无故尽失,文曰霸。”南朝梁陶宏景《古今刀剑录》也说:“前凉张实造刀百口,无故刀尽失,文曰霸”。
 
张寔
  上文中的张实,一作张寔(271-320年),字安逊,前凉武王张轨之子,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建立者。314年张轨去世后,晋愍帝授任张寔为持节、都督凉州诸军事、西中郎将、凉州刺史、领护羌校尉、西平公。317年,张寔得知刘曜强迫晋愍帝迁徙,西晋灭亡,便聚集文武哭哀三天,然后建立割据政权,史称“前凉”。318年三月,东晋司马睿在建邺即皇帝位,改年号为大兴(一作太兴)。但张寔拒绝使用司马睿的大兴年号,仍旧称建兴六年。而就在这一年,他下令锻造了一百口“霸刀”,表示自己决心割据一方,成就一番霸业。
 
  虽然霸刀不知什么原因全部消失,没有流传下来,但刀身上镌刻一个“霸”字,足见其威名远扬,雄霸天下。
 
  再来看麟嘉刀。
 
  麟嘉刀与后凉开国皇帝吕光有关。《十六国春秋》记载:“后凉麟嘉元年造刀一口,铭其背曰麟嘉,长三尺六寸。”南朝梁陶宏景《古今刀剑录》也说:“后凉吕光,以麟嘉元年造一刀,铭背曰麟嘉,长三尺六寸。”吕光造了一口宝刀,在刀背上镌刻“麟嘉”二字,因此称之为麟嘉刀。“麟嘉”既是吕光的开国年号,也象征祥瑞。麟,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象征祥瑞,也比喻杰出的人物;嘉,嘉祥,取吉庆幸福之意。“麟”“嘉”二字合起来就是祥瑞吉庆之意。由于“麟嘉”这个年号字面意思不错,所以十六国时期前赵政权刘聪也使用过。
 
吕光
  吕光(337-399年),字世明,甘肃秦安人,氐族,十六国时期后凉建立者。他沉稳持重,骁勇善战,初任前秦美阳县令,后升任鹰扬将军。358年,吕光战败并州张平手下被称为“万人敌”的猛将张蚝,一战成名,威名大振,先后升任步兵校尉、骁骑将军。淝水之战前夕,吕光受苻坚之命征讨西域,他降焉耆、破龟兹,威震西域,西域三十余国尽皆归附。384年,吕光在东归路上斩杀凉州刺史梁熙占据凉州。386年,他得知苻坚去世的消息后,便割据凉州自立,自称使持节、侍中、中外大都督,督陇右、河西诸军事、大将军、凉州牧、酒泉公,改元太安。389年,吕光称三河王,改元麟嘉,设置百官。就在这一年,吕光锻造了宝刀一把,在刀背上镌刻“麟嘉”二字,故名“麟嘉刀”,以纪念其称王。
 
  再看太乙神刀。
 
  太乙神刀与南凉秃发乌孤有关。《古今刀剑录》记载:“南凉秃发乌孤,以太初三年,造一刀,狭小,长二尺五寸,青色。匠人曰:当作之时,梦见一人被朱服,云:吾是太乙神,来看汝作云!此刀有献必鸣,后落突厥可汗所有也。”399年,南凉秃发乌孤铸造宝刀一口,因这口刀是太乙神“监制”,故名“太乙神刀”。太乙神,就是太乙真人,太乙真人“监制”的刀,自然是神刀,只要拿给人看,必会发出鸣响,如同有灵。
 
秃发乌孤
  秃发乌孤(?—399年),河西鲜卑人,十六国时期南凉国建立者。394年,秃发乌孤接受后凉王吕光委任的职务,397年叛后凉,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改年号太初,建立南凉。398年改称武威王。太初三年(399年),铸造太乙神刀。但“神刀”铸造完成后,并没有给他带来神佑,他因酒后坠马伤及肋骨,回宫后不久病情加重,后不治而亡,谥号武王,庙号烈祖。
 
  接下来是永安刀。
 
  永安刀与北凉沮渠蒙逊有关。《古今刀剑录》记载:“北凉沮渠蒙逊,以永安三年,造刀百口,铭曰永安。”永安三年(403年),北凉国王沮渠蒙逊造一百口宝刀,刀背上镌刻“永安”二字,一是年号,二是希望国泰永安,故名“永安刀”。刀铸成后,他东征西讨,使北凉成为河西最强大的割据势力。
 
永安刀
  沮渠蒙逊(368-433年),临松卢水人,匈奴族,东晋十六国时期北凉国君。397年,推后凉建康太守段业为大都督、凉州牧。401年,沮渠蒙逊聚众起兵,斩段业。六月,被众推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改元永安。403年,铸造一百口“永安刀”,与后秦结盟,灭后凉。411年,攻占姑臧(今武威),迁都于姑臧,称河西王。420年灭西凉。433年去世,时年六十六岁,葬于元陵,庙号太祖,谥号武宣王。
 
  最后了解一下百胜刀。
 
  百胜刀与西凉李暠有关。《古今刀剑录》记载:“西凉李暠,以永建元年,造珠碧刀一口,铭曰百胜。”此处“永建元年”应为“建初元年”之误。当时西凉与北凉常年进行战争,李暠造此刀,寓意与北凉争战百战百胜,故名“百胜刀”。
 
李暠
李暠(351-417年),字玄盛,甘肃秦安人,自称西汉将领李广十六世孙,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建立者。397年,段业自称凉州牧,以李暠为效谷县令,后升为敦煌太守。400年,李暠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建立西凉政权,以敦煌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405年改元建初,迁都酒泉,铸造百胜刀一口,与北凉长期争战。417年去世,享年六十七岁,谥号武昭王。唐朝李氏称李暠为其先祖。
 
前凉霸刀、后凉麟嘉刀、南凉太乙神刀、北凉永安刀、西凉百胜刀等一些历史记载和凉造新泉钱币等一批实物,有力地证明了五凉时期凉州的铸造技术十分发达。
(文/李元辉)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