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家谱的起始与士族门阀制度有重要的关系。自魏晋以后,谱牒之学大盛,一些士族门官都以此互为夸耀。但隋、唐及其以前得到谱牒早已亡佚殆尽,宋、元及明朝的家谱也所存寥寥。家谱的名称很多,大体唐以前都称家谱、家传的,宋代又有宗谱或族谱之谓。到了明代,特别是清代以后,名称更多,如宗谱、世牒、世谱、家谱、家乘、家志、谱录等。
家谱中一般都载有“家训”、“族规”、“家法”之类内容,如敬长老、孝父母、尊师长、崇俭朴、戒奢侈、禁赌博等伦理规范,以及家谱中记载的很多志士仁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等,对促进现代文明建设也有积极作用。家谱中反映出来的优秀传统伦理,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奋斗的结晶,它曾经对凝聚中华民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对促进当代文明建设也必将起重要的激励作用。
中华姓氏文化浩瀚渊深,根据多种史料记载,贾氏“望出武威郡”。明代陈士元在《万姓宗谱》记载,贾姓“古代家族在武威郡”。清代著名武威学者张澍在《姓氏录源》中也说:“《广韵》云:贾姓,本自周贾伯之后,望出武威。而韦昭《国语注》贾佗即狐射姑,食采于贾,字季,后为贾氏。吾武威之贾氏,自(三国)魏贾诩始著于史。”清代学者李于锴也在《武威贾氏族谱序》中说:“贾氏望出武威,武威之贾,源自汉贾谊。”由此可见,贾姓自贾季玉世居武威形成郡望后,到三国魏太尉贾诩始著于史,繁衍全国。
历史上有许多氏族大姓都请名人贤士为其作序,可见家族对家谱的重视程度。安徽合肥庐江县武威贾氏家谱序言就由宋朝大学士朱熹所撰。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从图片上考证,朱熹给郡望出自武威的安徽合肥庐江县《贾氏家谱》序言写于淳熙己酉年,也即淳熙十六年(1189年)。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