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研究 > 汉唐文化 >

雍凉之都

发布时间:2019-04-19      
  夏商时期,河西走廊为游牧部落西戎驻地。武丁二十四年(公元前1227年),西戎表示归顺商朝。周武王灭商后建立西周,凉州为北羌、马羌、西戎占据,北羌、马羌、西戎是中国最古老的几个强悍部落,雄踞西北长达几个世纪。虽然凉州的游牧经济开始向农业经济缓慢过渡,但游牧生活仍占居主要的地位。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定都洛邑,建立东周,凉州仍然为雍州属地,春秋以前为西戎占据。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此时的凉州,成为另一个游牧民族大月氏的驻牧地,他们随畜牧而移徙,与匈奴风俗相同。月氏人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武威与敦煌地区,实力强大,为匈奴的劲敌。
 
  那么,武威为什么又称之为“雍凉之都”呢?原来,这与古代划分天下有关。
 
  《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时期,分天下为九州,分别是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西周的《周礼》记载,西周时期,称九州为冀、幽、并、兖、青、扬、荆、豫、雍。
 
  雍州的名称源于陕西省凤翔县境内的雍山、雍水。关于它的范围,《尚书·禹贡》记载:“黑水西河惟雍州。”其位置相当于现在陕西省关中地区、甘肃部分、青海东北部以及宁夏部分地方。 
 

  但无论是大禹时期,还是周朝,河西地区均属雍州。又据《凉州府志备考》记载,西汉元朔三年(前126年),汉武帝改雍州曰凉州,因为武威既处于古代雍州范围,又是汉代凉州最初的治所,所以武威古称“雍凉之都”。(文/李元辉)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