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之畜为天下饶
发布时间:2019-05-05
凉州自古水草丰美,是天然的牧场。凉州之所以拥有天然的牧场和发达的畜牧业,首要原因在于祁连山冰雪融水的滋养。
在中国的地形图上,一条高耸挺拔的山脉横亘在甘肃省和青海省之间,俯视着河西走廊,这就是古时被匈奴称为“天山”的祁连山。
祁连山是一座对河西走廊举足轻重的山,从祁连山发源的河流滋养着河西走廊上大大小小的绿洲,凉州就是其中之一。
冰川融水和山区降水形成石羊河水系,水流在山间宽谷盆地汇集成河,流向河西走廊的凉州,从而让凉州自古以来就成为水草最为丰美的地方。凉州地势平坦辽阔,为河西最大的堆积平原,西汉扬雄的凉州箴中如是说“每在季王,常失厥绪。上帝不宁,命汉作凉。”凉州自古以来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 的富饶之地,“ 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西北商埠重镇。
《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武威以西,本匈奴昆邪王、休屠王地。武帝时攘之,初置四郡,以通西域,鬲绝南羌、匈奴。其民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报怨过当,或以誖逆亡道,家属徙焉,习俗颇殊。地广民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保边塞,二千石治之,咸以兵马为务。酒礼之会,上下通焉,吏民相亲。是以其俗风雨时节,谷籴常贱,少盗贼,有和气之应,贤于内郡。此政宽厚,吏不苛刻之所致也。”
每到夏季,绿毯似的草原一直延伸至祁连山脚下,一群群牛羊点缀其中,远处的祁连山白雪皑皑,直耸天际,整幅画面充满田园牧歌式的静谧。石羊河中下游形成了许多湖泊,点缀在这块绿洲之上。民勤青土湖,古称潴野泽,西汉初水域面积达4000平方公里,是水域面积仅次于青海湖的淡水湖泊,水草丰美,风景旖旎。后来潴野泽分为西海与东海,西海也叫休屠泽,当时为匈奴属地;“碧波万顷,水天一色”,这是《尚书•禹贡》对民勤青土湖的描述,青土湖是当时的十一个大湖之一。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凉州的高山草原成为各个游牧族群活跃的舞台,成为不同文化的交融之地。这里水草丰美,湿润多雨,非常适宜畜牧业,古代居民西戎、羌、氐、月氏、乌孙、匈奴……一个个迥然不同的族群在凉州的山间草原出现,代代繁衍生息。
凉州,以其天然的牧场和发达的畜牧业,不只给了这些游牧部落一处美丽的家园,也成为他们的精神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