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研究 > 西夏文化 >

神秘诱人的西夏文化

发布时间:2019-12-04      
  约一千年前在宁夏、甘肃等地由党项族建立起的西夏(1038—1227年),是和宋、辽、金同时并存的国家,建国达190年之久。
  由于元代没有编纂西夏史,除了其他史籍上遗留下来的有关战争、政治交往的记录之外,以往人们对西夏知之甚少。直到19世纪初,在武威发现了西夏碑和其他文物后,这才逐步揭开了西夏王国的神秘面纱。
  武威在西夏时称西凉府,是西夏的西边屏障和经济生命线,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辅郡”、“陪都”。这里先后出土了3200多件西夏文物,是国内出土西夏文物最多的地区之一。这些文物已成为西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夏文字自明朝中叶以后便已失传,经明清两代500余年后,世人多已不复知道历史上曾有过这种精妙奇特的文字。1870年,武威著名学者张澍在武威发现了《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俗称西夏碑),使西夏文字重见天日。这是国内外现存最完整、文字最多内容丰富的汉夏文合璧的碑刻,是研究西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西夏碑上的线刻伎乐菩萨体态丰满,动作优美,西夏文结构严谨,书写工整,是不可多得的西夏线刻和书法艺术珍品。西夏碑的发现,是西夏史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因此,它于1961年就被国务院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1年,考古学家在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小西沟岘修行洞发现了大量西夏文书、医方、卜辞、经卷等众多文物,这是继20世纪初内蒙古额济纳旗发掘西夏大批文物后又一重大发现。它和1989年在凉州区新华乡亥母洞寺出土的大量西夏经卷、文书及其他文物融汇在一起,为研究西夏语言文字、天文历法、印刷术等,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从武威历年出土的文字资料来看,西夏的语言文字在当时已达到相当水平。特别是亥母洞寺出的《维摩诘所说经》(下),更是国内泥活字印刷的孤本,成为我国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又一实物佐证。
  1977年,文物工作者在武威西郊林场发现了2座西夏墓,国宝文物木缘塔和一级文物西夏木版画是这次考古发掘的重大发现。木缘塔是党项人的葬具,造型奇特,工艺精美,是西夏工艺品的杰出代表。29幅木版画再现了西夏人当年的生活场景,笔法朴实简洁,生动逼真,体现了宋代写实的画风,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这些珍贵文物多次到国外展出,受到了史学界、考古界的极大关注。
  1987年,西夏金碗、金钏、银锭等器物在武威城署东巷出土面世,这在西夏考古史上属首次发现,显示出西夏人高超的手工制作工艺。特别是此次发掘的一尊西夏铜火炮,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管型火器,由此修正了《辞海》中关于火炮的注解。
  武威历年出土的大批西夏经文和医方、历书、卜辞等,更是研究西夏佛学、医学、历法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其中佛经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印刷质量之高为国内罕见,西夏文《大藏经》是我国最早的用少数民族文字书写的《大藏经》。西夏文医方是国内惟一发现的,既遵循了祖国医学传统,又保存了党项人较为原始的具有巫医色彩的独特医方。墨书汉文日历与我国通行的阴历二十四节气时间表完全相符,为研究当时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实证。特别是1990年以来出土的200多件西夏瓷器,是在西夏考古方面出土瓷器数量和种类最多的一次。
  西夏文化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奇葩,它保存、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早已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性研究学科之一。大量珍贵的西夏文物在武威发现,使武威在世界西夏史研究方面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宋振林)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