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嘉庆年间,著名金石学家、武威人张澍在家乡清应寺内发现了西夏碑,这一重大发现是近代西夏学研究极具影响力的事件。而正是西夏碑的发现,使得位于武威城东北隅的清应寺进入了近代西夏学和史学研究者的视野。
张澍提到的西夏碑发现地清应寺,其位置约在今武威市和平小学内,与今日武威大云寺仅一墙之隔。此寺最初原是十六国时期曾建都于姑臧(今武威)的前凉政权(301-376年)一处宫殿所在地。初创建于前凉王张轨曾孙张重华(346-356年)时。张重华于晋穆帝永和二年(346 年)六月继王位,他舍其姑臧(今武威)故城王宫内地,建北斗宫与姑洗塔。自晋至西夏,历经数百年,中间几经兴废已无法完全考证。宋代,这里曾是西夏皇家重要的佛教寺院,元末至正年间又遭战火所焚,到明朝永乐年间,又在此废墟上重新修建。据明万历《敕赐清应禅寺碑记》载:“永乐间,敕建为清应寺。殿宇巍峨,廊楹绘绚,世称古刹”。“清应寺”名从此而有。万历年间,清应寺已颇具规模。其寺:“……寺前山门一座,次又增补天王殿钟鼓楼也,又次即北斗宫故址,东西楹各列罗汉于内。宫两隅左祠祖师,右祠伽蓝,中为正殿画廊各一十有一间,皆释迦牟尼脱苦海、登彼岸、参通本来面目,所谓西方圣人者也。后分两殿,一名弥陀,一名地藏。中道扁曰‘梵王宫’,直抵姑洗塔,而禅堂、僧舍环统联络于左右,一海位于元武而万壑潴焉,乐斯成也,廠庄严之胜概,壮保障之奇观,甲西凉之雄镇也。”康熙年间,又曾多次对寺内佛塔及塔院进行维修。经多次修葺、补建、彩绘,寺内更是殿宇宽敞、绚丽,焕然一新。
从最初的北斗宫到以后的清应寺,凉州清应寺曾多次出现于碑刻及史书,《安多政教史》、
《凉州府志备考》、《武威金石录》都曾有关于此寺或者寺内碑刻记载。究其原因不仅因为清应寺的悠久历史、殿宇巍峨,更由于寺内一座著名的释迦牟尼佛舍利塔--姑洗塔。这座佛舍利塔,在多种古代文献里都有记载:唐代佛教论《广宏明集》有“释迦摩尼涅槃后,东天竺国阿育王收佛舍利,派遣鬼兵,在全世界同时造八万四千宝塔,安置舍利。姑臧姑洗塔即其中之一。”张澍发现于此寺的《西夏碑》中也记载:“阿育王起八万四千宝塔即其数也”……“巍巍宝塔,肇基阿育。”乾隆年间的《武威县志》:“清应寺,大云寺西,有塔名姑洗,考藏经《宏明记》:周敬王时阿育王所建之一……”。另外存于武威白塔寺内的清康熙二十一年《重修白塔寺塔记》中也有“昔阿育王造塔八万四千,而震旦国中立有塔十六座,甘州之万寿塔与凉州之姑洗塔居其二焉……”
史载,释迦牟尼佛涅槃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佛的一部分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造了八万四千座宝塔,每座塔中均藏有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造好后,护送安放于天下“八吉祥六殊胜地”。其中在中国有19座(一说 16座)释迦牟尼舍利塔。《魏书.释老志》就有:“佛既谢世……于百年后,有王阿育,以神力分佛舍利,役诸鬼神,造八万四千塔,布于世界,皆同时而就,今洛阳、彭城、姑臧、临淄皆有阿育寺,盖承其遗迹焉。”著名的扶风法门寺、五台山塔院寺的白塔、宁波阿育王寺的佛塔等都是当年阿育王建造的八万四千塔,甘肃境内保存下来的张掖万寿塔也为其中之一。
以上资料显示,凉州清应寺内的姑洗塔是中国最古老的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宝塔之一。而作为周敬王时所建的凉州阿育王建佛舍利塔,它与国内其他佛舍利塔一样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释迦牟尼佛舍利的存在,凉州姑洗塔曾倍受历代统治者及佛教信众的尊崇与膜拜,而姑洗塔所在的清应寺也得到了历代统治者及当地官员的殊遇。前凉张重华舍宫建寺的原因,除与前凉张氏世信佛教外,与这里原是阿育王所建佛舍利塔塔址不无关系。明代永乐年间,姑洗塔所在的清应寺又得到明成祖敕赐重修。得到敕赐的清应寺,有皇权为其护航,在河西佛教舞台上继续发挥着其重要作用。清代统治者及地方官员继承了明代对西北的宗教政策,清应寺内姑洗塔曾多次由当地官员进行筹资维修,使姑洗塔在清代凉州佛教史上仍占有着不可小觑的一席之地。《孙思克重修清应寺塔记》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康熙乙已岁(四年,1665)仲春,余从张掖移驻武威,每遇朝贺,辄偕大中丞,今升福建总制恒山刘公耀诣清应寺,率阖属官员趋跄舞蹈,以有龙庭在焉。”孙思克作为镇守陕甘等地地方总兵,每遇朝贺都会带领当地官员来清应寺进行隆重的拜谒,认为这里是“龙庭”所在。可见至清代,政府对于清应寺之重视。
只可惜这座著名的佛舍利塔与清应寺一起毁于1927年的凉州大地震,后再未恢复。武威现代文人唐光如曾著文回忆姑洗塔塔基位置大致在今武威酒厂后院内,上世纪40年代在残砖破瓦上仍可看到两层残塔。但以后被陆续拆除,今已了无痕迹。
目前有关这座凉州释迦牟尼佛舍利塔--姑洗塔的资料有三处:(一)康熙年间《孙思克重修清应寺塔碑记》、《李如荫重修清应寺塔顶碑记》;(二)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澳大利亚人莫里循1910年途径武威时拍摄下的凉州老照片;(三)1919年,北洋政府高级官员林竞著《蒙新甘宁考察记》中的记述。其中,以莫里循所拍摄的老照片最为珍贵。从角度看,照片是从与清应寺毗邻的大云寺前东南一侧拍摄的。在右者为大云寺内大云寺塔,在左者即为姑洗塔(图一)。另据《孙思克重修清应寺塔记》、《李如荫重修清应寺塔顶碑记》记载:“于首层加以栋脊,俾塔隅八角玲珑轩昂,中间复施丹垩,华彩鲜明,梵宫重门,以次修葺。于塔上另制灯砖二百块,塔灯二百碗……”、“尝考古志,城之东北隅艮寅方,地势卑陷,潮水湧涨,筑填崇台,上建浮图一座,高一百八十余尺,其身一十三层,重檐叠翠,八面玲珑。其初创难稽,重建于嘉靖壬戌岁,与大云寺塔相仿,工凿犹壮丽焉。”1919年2月林竞到达武威,他在二月二十五日的日记中写道:”....又至清应寺,寺后浮屠高十三级,有观音像,颜色鲜丽,神笔也,旁有木刻云:‘塔系周敬王时阿育王令神工鬼斧造成,以舍利子镇其顶,以镇海眼,故名镇海。’并劝人勿登塔顶,恐犯佛怒,灾及身也。每层有佛像一尊,与大云寺之塔并峙。” 根据《李如荫重修清应寺塔顶碑记》记载最近一次重修应在明代嘉靖年间。期间如再无毁坏,莫里循、林竞所拍摄与记载的应该就是嘉靖年间重修后的姑洗塔。这里试对这座著名的凉州佛舍利塔进行一些恢复性研究。
综合以上资料,大致可推测姑洗塔应为青砖堆砌而成的等边八角楼阁式佛塔。其塔下有塔台,塔身向上逐层递减,整体呈角锥状。塔身外部涂有白灰,上施以彩绘,高约60米,共十三层。每层塔的塔檐挑出,有仿木砖结构外檐、斗拱。一至六层为双外檐,上置有可放置塔灯的灯砖,共二百块。在每层塔的塔身间隔设有四个小窗。塔的内部龛内每层供有佛像,有楼阁式阶梯,可登塔顶。顶部塔刹上置金属宝瓶。每逢佛事,入夜风静之时,塔灯点起,饶有古刹风趣,甚是庄严肃穆。
从莫里循所拍摄照片可以看出姑洗塔塔向修长,形似倒提铁笔,雄伟秀丽,旁边大云寺塔与之基本相仿。此二塔曾与凉州罗什寺内罗什寺塔共称“文笔三峰”,为古凉州城一大奇观也。国内塔的基本构造一般由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在塔的地下部分都有一独特的构造--地宫,这是受到中国传统深葬制度影响而产生的,里面主要是一个石函及一些随葬物,石函中有层层函匣相套,内中一层安放舍利,俨然是一个小型的帝王陵寝地宫。西安的法门寺与北京的灵光寺中舍利塔都曾倒塌过,在清理的过程中发现了佛陀舍利。而作为阿育王时期在全世界所建的八万四千座舍利塔之一,凉州姑洗塔下应该也有佛陀舍利与舍利函供奉在地宫中。可惜由于地震以及后续人为拆除等原因,具体情况已无法得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资料和莫里循所拍姑洗佛塔照片拍摄角度较远,已难以识别姑洗塔的完整形态,故上述对姑洗塔的分析仅仅是初步意见。而更为全面准确的姑洗塔的符号分析,尚待以后收集资料做更深入的工作。
作为佛教东传的必经之路,十六国时期的凉州还一度成为了北中国的佛教中心,经历朝历代的增修、重建,凉州曾经佛寺众多。目前所见的海藏寺、罗什寺、大云寺、白塔寺、延寿寺等仅是凉州大量佛寺的部分遗存。多座佛寺反映着凉州这座古城佛教信仰之盛,并能从中看到凉州佛教建筑形式的多样和艺术性。而作为河西走廊仅有的两座释迦牟尼佛舍利塔之一,凉州姑洗塔重要的佛教意义使其曾成为历代佛教僧人与信众游览朝拜的重要遗迹,其在历史上对凉州及其周边的佛教影响力是不可磨灭的。姑洗塔今虽已了无痕迹,但可以想象当年,它也曾默默地屹立于凉州城内,与众多古凉城遗迹共同见证着凉州城的兴衰、变化。这座著名的佛舍利塔,是印度佛教传入我国的历史见证,也是佛教文化东传的重要遗迹。它是武威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凉州佛教史上重大的影响力和极其深远的历史地位是凉州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王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