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长廊 > 文学驿站 >

立冬将至,万物收藏

发布时间:2023-11-08      

今日立冬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秋意还未散尽,盛情的冬日已款款而来,立冬节气为冬季的到来拉开序幕。冬,《说文解字》解释为“四时尽也”。从立冬开始,一年要结束了。如果把一年比喻成花朵,从孕育,到绽放,到盛开,到枯萎,到凋谢……冬天就是凋谢但又厚积薄发的季节。人生也有这样一个过程。

天地始冻,万物收藏

立冬“三候”这样写道:“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时节,一些地区的气温达到结冰的临界值,水面上往往开始凝结一层薄冰,土地也受到低温的影响开始冻结。

过去,立冬不仅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吕氏春秋》中记载,到了这一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冬于北郊”,古人或许是通过观察,相信冬是从北方赶来的。《四民月令》中记载有云“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古人会在这天一如年节般的往来庆贺。据《清嘉录》记载,清代之时,每逢立冬士大夫会在家中拜贺尊长,并出门相互拜谒,男女老少都会换上新衣互相作揖行礼,称之为“拜冬”。

立冬补冬,景色更浓

自从立秋那天开始,就有人嚷嚷着要贴膘了,其实立冬之后才是贴膘的最佳时机。俗话说“立冬补冬,补嘴空”,在这个适宜休养生息的时节,人们往往以美食进补,谓之“补冬”。在武威地区,流传着一句俗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因此立冬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围坐在饭桌前,吃香喷喷的饺子,这是沿袭多年的习俗。

当然,武威人立冬可不仅仅吃饺子。只有当天气真正冷下来时,羊才开始上膘;等羊上了膘,人才可以去“贴”;贴膘说白了就是俩字——吃肉!一碗香飘四溢的羊肉面片子、一锅热气腾腾的牛羊肉菜锅子下肚,真是舒坦又暖和!

满心温暖之余,乐观的人们来到郊外,抓紧这最后的时光感受多彩的风景,以不辜负大自然的馈赠。宋人释文珦有诗曰:“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对于立冬,树叶有最深的感知。清霜覆于石阶上,满地红叶被霜染尽。

宋代诗人苏轼亦有诗曰:“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伴随一丝浪漫的凉意,万物收藏,人世间的温暖不过如此。

   蓄能积势,孕育新生

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既传递着天寒地冻、万物收藏的物候变化,也传递着蓄能积势、孕育未来的美好希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此时节万物趋于休止,以养精蓄锐,为来年春季勃发“蓄能积势”。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并称“四立”,宣示万物在春天萌生,在夏天滋长,在秋天收获,在冬天休藏。从立冬开始,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为来年春天的勃发做准备。

暖阳待雪,灯火可亲。绚烂无比的秋在留下收获后转身而去。面对渐起的冰霜,人们满怀丰收的喜悦,换上冬衣,以坚韧饱满的姿态迎接浪漫的冬日。即便冬之伊始,万物收藏,但也只是一时的休养生息,当岁月轮转,下一个生机勃发的春天即将来临!

作者简介

俞丹华,甘肃武威人,大学本科学历,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干部。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