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古称凉州、姑臧,是丝绸之路由东向西进入河西走廊后的第一重镇。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欧亚大陆桥、内地关中的重要屏障,“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也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
丰厚朴实,长远辽阔,多元并蓄的武威文化孕育了朴实的武威“三套车”。
作为武威人的餐桌美食之一,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套车”可谓是家喻户晓,名扬四海。为何会叫“三套车”这个名字?相传清光绪年间,左宗棠率军经河西走廊前往新疆平叛,行至凉州时,人困马乏,凉州本地的厨师给他们一行人每人做了一碗面,切了一盘肉,然后用祁连山雪水熬煮了红枣茶。左公吃完大加称赞:“此乃我军‘三套车’也!”从此,这个叫法就被当地老百姓传承至今。
在武威的大街小巷,“三套车”的招牌随处可见。
“三套车”,非车也,是一道集行面、卤肉、茯茶为一体的地方特色美食套餐,讲究荤素搭配、阴阳调和。面要爽滑筋弹,汤汁鲜亮浓香,卤肉肥而不腻,茯茶温润养人。这“中国式套餐”有主食、有配菜、还有饮品。“三套车”是武威舌尖上的城市名片,它不仅仅满足了味蕾的享受,更蕴含了武威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智慧,是千百年来凉州文化的生动展现。
先来说说凉州行面。制作时,要选用优质面粉,加入少许盐,用适量清水拌成硬面团,经过饧发,切成条块状,再手工擀成宽窄不等的长条形面条。将面条入锅煮熟后捞出盛于碗中,浇上精心调制的卤汁。
这卤汁可是关键,由腊肉、木耳、蘑菇、芫荽、黄花菜等食材和洋芋粉调配而成,最后再撒上色泽鲜艳的蔬菜丝,一份色香味俱全的凉州行面就呈现在眼前。
卤肉的制作同样讲究。以新鲜猪肉为主料,加入传统腊汁及多种炖肉调料,用特殊的烹调工艺慢炖。成品的卤肉呈现诱人的金黄色,肥而不腻,熟而不烂,每一口都散发着醇厚的香味。
而茯茶,则是将冰糖、桂圆、核桃仁、红枣、枸杞、茯茶等原料一同放入水中慢慢熬制。每家的茯茶都有独特“秘方”,还会根据季节变化适当增减配料。熬出的汤汁呈赭色,味道香甜可口,不仅能解卤肉的油腻,还兼具养生滋补的功效。
武威“三套车”三位一体,色香味俱佳,如同三驾马车一样,缺一不可。北关市场是目前武威“三套车”的集中营,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会频繁打卡这里。有顾客来时,店家会根据顾客需求,先上一壶茯茶,顾客可根据个人口味单独添加白糖,它是“三套车”的点睛之作,酸甜开胃,消渴解乏。接着切上一盘美味的腊肉,腊肉肉质软硬适中,上面撒上葱丝和青椒作为点缀,既可润色又可提味解腻。最后,饧面出锅,浇上卤汤,带着香气和热气来到餐桌之上。
如今,武威“三套车”不仅是当地人日常喜爱的食物,更吸引着众多外地游客前来品尝。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武威历史文化的传承,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不论是远道而来的旅人,还是本地热爱美食的食客,武威“三套车”总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你的心和胃。
来吧,让我们一起在武威这座古城中,品味这份跨越千年的美味传承,感受那份淳朴与热情!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