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杖诏书令》简笔法丰富,横画起笔大多逆锋入笔,以圆笔为主,逆入平出、随意率真而不失法度。点画、竖画以方笔为主,点画多变,转折除有大篆的圆转还有方折,捺画和波挑率意而又不夸张,装饰性很强,从而使线条更加丰富,作品形式更加有节奏感。提按明显,每个笔画开始按笔,后边边走边提笔。轻重方面,横画以提笔为主,中锋用笔,细而有力,竖画和波挑以重笔为主,在一个字中多为主笔,这样一来,每个字内笔画粗细对比明显,且主笔突出,从而丰富了技法,也使字形特征更加明显。章法方面则非常大胆,字间距离和大小有诸多变化,一些字的末笔(如“令”“下”“闻”等字)一笔拉下,打破常规,营造出一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
《王杖诏书令》简
一、基本笔法
横画:写横画时,逆锋入笔使之藏锋,入笔时笔锋宜浅宜轻。用使转之法使其调锋,调锋后中锋行笔,至笔画末端,笔锋迅速提起,在空中作收势呈水平之状,即为平横,如“王”“主”“告”等字。横画还有左低右高的,如“百”“石”“有”等字,还有两头低中间高呈凸形的,如“所”“受”“重”等字,还有两头高中间低呈凹形的,如“何”“弃”“故”等字,这些均是横画的不同姿态。
竖画:把横画从左至右方向改变成从上到下方向就成为竖画。写竖画的方法是落笔逆锋向上,提笔调锋,圆笔用转法,方笔用折法,使笔锋向下中锋运笔,至笔画末端。在笔画末端又有几种不同的用笔方法,一种是回锋呈垂露状的,如“桀”“市”“年”“申”等字;一种是不回锋呈悬针状的,如“十”“年”“市”等字;还有竖的另外形态即笔画末端出钩的,如“復”“得”“昧”等字;还有长竖,如“令”“下”“闻”等字,这种竖尽情延长笔势,构成汉简特有的写法,拉下的这一笔,打破常规,写出了率真之气,或许也抒发基层文书工作者内心的情感,丰富了章法。
撇画:撇画是隶书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是向左方向运笔,比向下、向右方向运笔难掌握。撇画的落笔与竖画相似,落笔速度稍快些,行笔时,运用腕的转动使笔锋保持在线条的中间运行,短撇如“人”“母”等字,长撇如“著”“为”“老”“本”等字,曲撇如“史”“子”“养”“夫”“使”等字,竖撇如“广”“咸”“郡”等字。
捺画:捺画在隶书中往往起到主笔的作用,有时与撇画相互呼应共同构成隶书的风格特征,有时独立成立,对一个字起到稳定重心的作用。写捺画的方法是落笔取逆势,调锋后提笔行笔,用力匀称至捺脚处稍顿后提锋,运用腕力向外迅速送出,笔锋在空中作收势,用笔一波三折。捺画的落笔没有与其他笔画相接时,常作蚕头状,与捺脚一起称作蚕头雁尾,特点是“蚕不双设”、“雁不双飞”。平捺如“年”“七”“有”“上”等字,斜捺如“史”“吏”“天”“受”等字,短捺如“以”“久”“辰”等字。
转折、点画:转折之法,转用圆笔、折用方笔。转折是由笔画横竖相接而成的,要留意转折处圆或方的特点。转折处用圆笔书写一笔而成的如“租”“马”“留”“男”“質”等字,转折处用方笔,分两笔书写而成的如“神”“司”“知”“台”“有”等字。其实转折处用方笔分两笔书写此种笔法为后面唐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颜真卿楷书的转折就有此种“耸肩”的特点,如“如”“礼”“良”等字。点是各种笔画的浓缩,作点时既要掌握各种点的用笔方法,更要注意与其他笔画笔势的连贯。简册中常常有以点代替横、竖、撇、捺的写法,一点虽小,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结体
《王杖诏书令》简结体以方、扁为主,体势取横势,间有几笔长竖,既增加整篇的趣味,又起到调节整篇重心平衡的作用,笔势连贯。笔画特征虽是笔笔断开而再重新起笔,但在上下笔的起、收之间时有呼应,笔势的连接痕迹明显,此简又十分注意重心平稳的结字原则,每行之间行气取纵势,字与字之间紧密相连。
三、章法
《王杖诏书令》简是由1厘米左右的竹片串连成册,章法布局受当时书写材料,即竹片窄条形状的限制,在文字布局上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再加上其独特的用笔和扁平的结体,对此简章法也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是我们从《王杖诏书令》全简来看,行与行之间参差错落,字与字之间间隔差不多相等,虽无萦带连绵之势,但却有互为照应的整体协调之感,每一条简就是一个不同的章法布局。后边把每一条竹简用麻绳串连成册,不仅每个字上下之间有相互协调之感,而且左右参差错落互相呼应从而使整体章法布局有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艺术审美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中最引人注意的“皇帝”“制诏”等字的顶格书写,则是汉代“诏书体”的官定书写格式,在整篇章法中有画龙点睛之效果,让人眼前一亮。本简虽然没有刻意而为之的章法,但正是这种自然的书写格式所表现出来艺术效果,令人感叹不已。
通过分析《王杖诏书令》简的技法可知,笔法基本属于方圆结合类型的,中、侧锋兼用,但以中锋为主;结体由篆变隶,由长变扁,由匀称变为疏密相间;章法参差错落,字与字之间虽无萦带连绵之势,但却有互为照应的整体之感,即在分散中有聚合,聚合中又各具情态;用墨浓淡得宜,相得益彰。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