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研究 > 汉唐文化 >

重教助学的凉庄道何廷圭

发布时间:2019-07-05      
  武威关于崇文尚学的碑文很多,其中有一块碑文特别引人注目,即《大方伯整饬分守凉庄道恩宪何大宗师优崇学校设立乡会路费垂远戴德碑记》(简称《凉庄道何廷圭功德碑记》)。此碑立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农历九月,碑文记载了清代康熙年间凉庄道何廷圭尊重人才、扶持教育、培植士子、尊重先师、重视祀典、为赶考的学子筹措路费等一系列崇学重教行为。
 
  何廷圭,字觐皇,浙江萧山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任凉庄道。他来到凉州,“分藩兹土,阅四载矣。以实心行实政,美绩嘉猷,难更仅数。”《凉庄道何廷圭功德碑记》详细记载了何廷圭重视教育的事迹。
 
  碑文记载,何廷圭下车伊始,就考察凉州教育状况,“视学之初,即以奋兴科名”,然后制定一系列重教助学的措施。总体来讲,他在教育上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关心凉州地方教育,重视选拨人才;二是完善尊师重教的礼仪。他尊重先师,完善崇祀典礼,亲自参加祭孔崇学大典,率先垂范;三是为乡试学子筹措路费。由于凉州距离西安考场路途遥远,好多赶考学子苦于没有经费,何廷圭积极筹谋经费,资助乡试生员资斧。“街市道口北铺及村野水磨赋地租于官者,乃捐而公诸学宫,令为应试士子路费,用垂久远。”此举深得民心,凉州学子感念其大德,于是,在何廷圭离任之后,为其树碑立传,这就是《凉庄道何廷圭功德碑记》。
 
  此碑碑文由举人王化兴、候选训导王国辅撰文,廪膳生员贾汉英书写,廪膳生员田钟瑞纂额。碑文末尾署名的官员、教授、学子有很多:监督凉镇等处仓场巩昌分府蔡名辅,凉州卫掌印守备兼理屯事郑瑞,举人尹诰,凉州卫儒学教授冯绍商,凉州卫千总朱方,赐同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孙诏,国学生员段华瑜、罗象鼎、何昌治、徐寿松等。
 
  顺便提一下,何廷圭的助学举措,让他在日后险些招惹祸患。不知什么原因,何廷圭得罪了陕甘总督年羹尧。后者曾于康熙末年、雍正二年分别向康熙、雍正皇帝上奏,弹劾何廷圭在凉庄道任期内任意侵蚀、冒销银两。
 
  但凉州人民不会忘记何廷圭的功德。成书于乾隆十四年的《五凉全志六德集》虽然以简略为特点,但对何廷圭的记载却较为详细,其中记载道,何廷圭在凉州期间,“矢志冰清,率属风厉。怜士子乡试资斧艰难,将小房课金(赋税)约三十余两,积为路费。”后来调任别地,也甚有政声。一是“办理军需,经画有方,供应不匮,事集而民不病”;二是“捐资市民田,修建行署、营房四千余间,免城中居民临时搬移”;三是“援征粮例,详请开捐积贮岁额草束,以免预征。”正因为如此,他受到了地方百姓的爱戴,“民甚德之。”
 
  武威在明清两代几百年间,“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文教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出现了“书城不夜”浓郁的文化氛围,其中也有何廷圭的一份功劳。(文/李元辉)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