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李氏古槐堂藏书捐献记
发布时间:2019-11-19
我家(编者注:李铭汉故居)藏书,在河西是有名的。1942年著名学者向达先生到敦煌考古,路过武威,曾想到我家看书。他在《西征小记》中说:“武威又有一李树健(当作“叔坚”)先生,清末为山东学使(当作“山东沂州府知府”),著《续通鉴纪事本末》数十巨册,在兰州曾见其书,民初逝世。家富藏书。两次过武威,俱以匆促不克往观也。”
建国后,藏书万余册全部捐献国家,其经过如下:
1956年,赠武威县人民医院中医书309册。
1959年秋,赠张掖师范专科学校古书3000册。1986年张掖师专所写的《证明书》中说:“李鼎文先生于1959年无偿捐赠原张掖师专古籍89种,计3000册,现藏我校图书馆。”原张掖师专教务主任张浩廉同志所写的《证明书》中说:“1959年秋,原张掖师专成立不久,白手起家,教学设备,毫无基础。当时在西北师院任教的李鼎文同志,积极支持河西初办的这所高等学校,慨然将其家藏古书3000册无偿捐献。当时我是张掖师专的教务主任,亲往武威办理了接受捐献事宜。这3000册古书,是鼎文同志花了几天时间,精心选择配搭的,其中有《十三经注硫》《二十四史》《全唐诗》《全唐文》以及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家的著作,给当时张掖师专中文科古典文学教学,提供了重要资料。”
1960年秋,赠甘肃省图书馆古书7438册。其中有《武英殿聚珍版书》《知不足斋丛书》《粤雅堂丛书》。
同年秋,赠武威县人民医院中医书92册。
同年秋,赠武威县文化馆书籍653册,书画18轴,碑帖及其他文物128件。
1956年--1964年,赠甘肃省博物馆书籍38册,文物39件。1986年省博物馆所写的《证明书》中说:“李鼎文同志在1956年一1964年期间,将家藏书籍《续通鉴纪事本末》等38册、李铭汉画像等文物39件,捐赠给甘肃省博物馆。”
1968年冬,赠甘肃省图书馆古书5774册,古印章1方。1986年省图书馆所写的《证明书》中说:“我馆于1960年,收到你捐赠我馆图书7438册;1968年冬第二次捐赠5774册,共计13212册,现收癜在我馆。”
以上共计书籍17304册,文物186件。书籍内有不少明、清善本。稿本内如林则徐题记的陈世熔《求志居诗稿》,张澍手批的《潘挹奎文稿》,章炳麟手校、丁以此手抄的李铭汉《尔雅声类》稿等,都很名贵。文物内如唐弘化公主墓中的木俑、木兽,“大明宝钞”,明人文彭所刻“槐阴满庭”印章,张澍所书条幅,也都有重要价值。(李鼎文)
(注:此文原载1997年年11月16日《武威报》,后编入《梦槐庵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