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研究 > 边塞文化 >

边塞气象·凉州地势控河西

发布时间:2024-06-13      

张澍(1781—1847),武威人,清代乾嘉时期著名学者。嘉庆十五年(1810年),张澍闲居在家乡凉州,创作了不少凭吊凉州历史文化的诗歌,其中就包括四首《凉州词》,收录在《养素堂诗集》中的《还辕集》中。现将四首《凉州词》辑录如下,并作简要释读。

凉州词·其一

(清)张澍

蓆萁风紧起边愁,一曲琵琶醉瓮头。

失却焉支少颜色,汉家那肯弃凉州。

“蓆萁”是边塞牧草之名。“醉瓮头”也即瓮头醉,意谓醉酒,元代马麟《独酌谣》云:“便当瓮头醉,笑解黄金貂。”“焉支”句借用《匈奴歌》内容:“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弃凉州”指的是东汉时期建武十一年(35年)、永初四年(110年)、中平二年(185年)朝廷三次关于放弃还是守卫凉州之议。这首《凉州词》的大意是:河西大地上的牧草在烈烈西风中摇曳,让人产生边塞特有的愁绪,诗人在一曲曲琵琶声中饮酒至醉。当年的匈奴失去焉支山后没有好的容颜,大汉王朝怎能放弃凉州。

凉州词·其二

(清)张澍

凉州地势控河西,竞说休屠金日磾。

太尉后来枭勇甚,山空谷尽鸟悲啼。

“控河西”指凉州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金日磾”指西汉时期匈奴休屠王太子,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征战河西,俘获休屠王太子,被汉武帝赐姓为金,受到汉武帝重用。“太尉”指东汉武威名将段颎,因平息羌族叛乱有功,出任太尉之职。这首《凉州词》的大意是:凉州地理位置控制河西,人们竞先谈论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的故事。太尉段颎英勇善战,平息战乱后到处呈现出惨烈之状。

凉州词·其三

(清)张澍

秋闺夜夜唱刀镮,万里征人梦早还。

明月似知人意绪,故将眉样作弓弯。

“唱刀镮”指渴望征人顺利还归。这首《凉州词》的大意是:妻子渴望出征的丈夫早日回家,将士们在梦中回到了故乡。明月似乎懂得思乡之情,成为弯弓的样子,如同妻子弯弯的眉毛。

凉州词·其四

(清)张澍

落日萧萧候马亭,蒲稍昨已过前庭。

渥洼波暖余吾涨,却绊龙驹海浪青。

“候马亭”与汉武帝天马有关,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汉武帝遣李广利讨伐西域大宛国,得到天马,但天马不忘故土:“胡马感北风之思,遂顿羁绝绊,骧首而驰。晨发京城,夕至敦煌北塞外,长鸣而去。因名其处曰候马亭。”“蒲稍”指蒲梢天马,《史记·乐书》记载:“后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渥洼”指水中出神马,《史记·乐书》记载:“又尝得神马渥洼水中,复次以为《太一之歌》。”

“余吾”,古水名,《汉书·武帝纪》记载:“马生余吾水中。”“绊”指御马的缰绳。这首《凉州词》的大意是:当年汉武帝喜好骏马,历史记载有汗血宝马、蒲梢天马、渥洼神马、余吾骏马等,将士们渴望驾驭骏马驰骋四方守护安宁。

(武威雷台  刘忠摄)

张澍的四首《凉州词》分别对河西地理位置、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进行了记述,第一首指出河西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第二首记述汉代发生在河西地区的战争;第三首描绘镇守边塞的将士们的思乡之状;第四首记录汉代天马的故事,渴望和平安定。四首《凉州词》讴歌了河西悠久厚重的历史,反映了张澍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家乡的一片深情。

盛唐时期,“凉州”作为一种文学意象走进文学作品和艺术活动中,以“凉州词(曲、歌、行)”命名诗篇成为一种时尚。《凉州词》影响广泛,流传久远,从张澍的四首《凉州词》来看,说明直至清代,《凉州词》的吟唱依然不绝。

(本文来源:《古诗词中的凉州》)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