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研究 > 五凉文化 >

“承前启后、继绝扶衰”的五凉文化(一)

发布时间:2023-03-30      

编者按:由单继刚、张国才主编,读者出版社出版的《武威历史文化研究》一书,内容丰富、文笔流畅、叙述生动,融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武威历史文化,凝聚了武威人文精神。现选编部分内容进行推送,以飨读者。

 东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相继出现了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五个政权,史称“五凉”。除西凉外,其他四凉均曾建都姑臧(今武威)。五凉政权统辖河西长达140多年,这期间河西地区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中原人士日月相继,避难河西,“中原魏晋以降之文化转移保存于凉州一隅”,加之五凉统治者崇文好古、崇尚文教,采取“文教兼设”举措,文化空前繁荣,创造了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绵延一脉”的五凉文化,对隋唐及后世影响深远。 

五凉简史

 西晋永宁元年(301年),张轨出镇凉州,拉开了五凉政权经营河西的序幕。此后,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政权先后更迭。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北凉沮渠牧犍出降北魏,结束了五凉政权在河西地区近一个半世纪的割据历史。五凉政权由于所处的历史条件和时代局势,导致各个政权之间多有杀伐攻略,明争暗斗,但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五凉政权年表

 一、前凉

 前凉(301—376)统治时间横跨两晋,全盛时期统治范围包括今甘肃、青海、宁夏、内蒙、新疆等地,堪称十六国时期的西北方大国。

 前凉的奠基者是出身于陇右官僚地主家庭的安定乌氏(治今平凉)人张轨。301年,张轨出任凉州刺史,在任期间,平定内乱,收容流民,救援洛阳,尊儒崇学,招贤纳士,发展经济,政绩显著。张轨治理凉州13年,是前凉政权的奠基人,是五凉历史的开创者。张轨去世后,其子张寔、张茂先后继位,张寔、张茂统治的十年,为前凉保据一方、巩固政权奠定了基础。张骏、张重华继立后,励精图治,前凉国富民强,达到极盛。张骏东征西讨,先后占领黄河以南地区,后进军西域,设立髙昌郡,首次将郡县制推广到西域。前凉经略西域的这段历史是中国西北边疆史的一部分,在西域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它为中国西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乃之民族大融合做出了不可忽视的历史贡献。张重华继位后,坐拥三州之地,掌握十万雄兵,重用谢艾,三败后赵,巩固了政权。

 张重华去世后,十岁的张曜灵继位。因年幼无知,由其伯父张祚辅政,从此大权旁落,前凉江河日下。张祚篡位后,内忧外患,国力日衰,后被镇守军事要地的前凉大将军张瓘所杀。当时年仅六岁的张玄靓继位,由叔父张天锡辅佐朝政。由于张玄靓年幼,只能被一个个权臣玩弄于股掌之间,八年之后,张天锡继位,成为前凉末代国王。张天锡喜欢游山玩水,虽然治国无能,但善于夸夸其谈。376年,前秦派兵攻前凉,张天锡兵败出降,前凉政权灭亡。前秦把张天锡以及凉州七千余户人口迁徙到关中。

 从317年成为割据政权至376年张天锡投降前秦,前凉共六十年。

 二、后凉

 后凉(386—403)是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吕光建立的政权。

 前秦灭前凉之后,前秦国王苻坚为了控制西域,于384年派略阳(今甘肃秦安)氐族人吕光率兵出征西域,大破西域联军于龟兹。吕光在东归途中,听到苻坚兵败淝水的消息后,就占领河西,自称大将军、凉州剌史。386年,吕光正式建立后凉政权,定都姑臧。并平定反叛势力,占领整个河西走廊。吕光统治时期,后凉的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部及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399年,吕光病重,传位给太子吕绍,自称太上皇。并任命儿子吕纂为太尉,吕弘为司徒。不久吕光去世,时年六十三岁,葬于高陵。

 吕光去世后,嫡子吕绍即位,但军政大权实际由其哥哥吕纂把持。此后不久,吕纂继位。吕纂继位后,很少料理国政,常常沉溺于酒宴与游猎,国势日益衰弱。至吕纂时,由于北凉和南凉的瓜分,后凉所能控制的领土大大缩小,只有东起今乌鞘岭,西至今武威的方圆百里之地。吕纂在位三年后,吕光弟弟吕宝的儿子吕隆继位。401年,后秦姚硕德攻打后凉,吕隆派使者向姚硕德投降。后秦姚兴命其为镇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建康公,继续镇守姑臧。403年7月,在北凉、南凉的交相逼迫之下,内外交困吕隆被迫正式投降后秦。吕隆率领手下官员及百姓一万户向长安进发,维持了仅仅十八年的后凉政权至此灭亡。

 从吕光到吕隆,后凉共十八年,四位统治者。

 三、南凉

 南凉(397—414)是十六国时期由鲜卑族秃发乌孤所建,强盛时控有今甘肃西部、青海和宁夏部分地区。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汉魏之际,一支由秃发氏率领的鲜卑氏族部落从塞北迁移来到了河西走廊,史称“河西鲜卑”。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积蓄,至吕光建立后凉时,这支鲜卑已经在河西生活了九代,主要活动地域在今永登县、天祝县一带,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395年,他们选取廉川,也就是今青海民和县西北一带作为政治军事据点,伺机起事。不久,秃发乌孤统一了河西鲜卑部落。他积蓄力量,发布文告,广招人才。397年,吕光被西秦打败后,秃发乌孤趁机在西平(今青海西宁)自称大都督、大将军、西平王,建立南凉政权,建元太初。399年,迁都乐都。不就去世,其弟秃发利鹿孤继位之后,将都城由乐都迁到西平,振兴教育,珍惜人才,并继续与北凉结盟,共同对付后凉。

 402年,大业未成的秃发利鹿孤因病去世,其弟秃发傉檀继位,把都城从西平迁到乐都,并大修城池。秃发傉檀雄才武略,一心图谋河西。后凉灭亡后,姑臧被后秦占领。406年,秃发傉檀用贿赂的手段从后秦手中得到了河西重镇姑臧城,随后迁都姑臧。期间,他重用人才,善于纳谏。410年,由于北凉沮渠蒙逊的不断进攻,秃发傉檀放弃姑臧,再次迁到乐都。414年,西秦灭南凉,穷兵黩武的秃发傉檀投降西秦,后被杀。

 南凉共十八年,三位统治者。

 四、北凉

 北凉(397—439)十六国时期段业、匈奴人沮渠蒙逊建立。

 魏晋时期,张掖一带生活着一支匈奴沮渠部落。沮渠部落的祖先是匈奴的官员左沮渠,于是此部落便以官名作为姓氏,称为沮渠氏。397年,后凉建康(今高台县骆驼城)太守段业在匈奴人沮渠蒙逊和沮渠男成等人的怂恿下背叛吕光,自称大将军、凉州牧、建康公,改元神玺,北凉初立,后段业把都城从建康城迁到张掖。401年5月,沮渠蒙逊的大军到达张掖,杀段业,夺取了政权,改年号永安。自此,北凉开启了沮渠蒙逊的时代。

 为了北凉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沮渠蒙逊着手安定民生、搜罗人才、整顿吏治。经过政治、经济上的一系列强力举措,北凉逐渐强大起来,开始东征西讨,逐鹿河西。当时,南凉秃发傉檀从后秦手中得到了姑臧。为夺取姑臧,北凉与南凉你攻我守,战争不断,最终迫使南凉放弃姑臧。412年10月,沮渠蒙逊将北凉都城从张掖迁到姑臧。占领姑臧之后,沮渠蒙逊乘胜追击,数次率兵进围南凉首都乐都,又和西秦争夺今青海东部的湟中一带,并于421年吞并西凉,完成了整个河西走廊的统一,拥有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金城等地,西域诸国也都向北凉称臣,北凉达到全盛。433年,沮渠蒙逊去世,时年六十六岁,葬于元陵。沮渠蒙逊文武双全,富有谋略,东征西讨,堪称五凉时期一代枭雄;他重视人才,开凿天梯山石窟,开创了北凉盛世。

 沮渠蒙逊去世后,其第三子沮渠牧犍即位。沮渠牧犍纵情享乐,骄奢淫逸,而虎视眈眈的北魏早已摩拳擦掌,伺机灭掉北凉。439年6月,北魏拓跋焘御驾亲征,向各地发布文告,历数沮渠牧犍12大罪状,兵锋直指北凉。沮渠牧犍率文武5000人出降,北魏迁徙凉州三万户到平城。至此北凉灭亡,同时标志着五凉政权结束。

 北凉从397年立国至439年降魏,共四十三年,三位统治者。

 五、西凉

 西凉(400—421)十六国时期李暠建立,疆域在今甘肃西部及新疆哈密部分地区。

 397年,段业反叛吕光自称凉州牧之后,即委任陇西成纪人李暠为效谷县令,后升为敦煌太守。李暠自称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十六世孙,其家族世代都是豪门大族。400年,北凉晋昌太守唐瑶反叛段业,公开支持李暠,而且向敦煌、酒泉等六郡传发檄文,推举李暠为大将军,兼任敦煌太守。李暠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以敦煌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李暠建学崇文,知人善任,忘寝与食,思济黎庶,对外睦邻友好,对内发展经济,并依靠当地的著姓家族,国力日盛。尤其在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发展屯田政策,无疑是其治理西凉取得的最为重要的政绩之一。405年,李暠改元建初,遣使奉表东晋,并迁都酒泉,设置会稽、广夏、武威、武兴、张掖等郡,继续发展农业生产,与北凉长期争战。因连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西凉在酒泉刻石纪功,歌功颂德。417年二月,李暠病逝,享年六十七岁,葬于建世陵。李暠系唐朝皇室认定的先祖。唐代历史学家李延寿认为李暠与李渊为一脉相承。公元743年,唐玄宗李隆基追尊李暠为兴圣皇帝。

 李暠次子李歆继位后,继续对北凉作战。他刚愎自用,一意孤行,420年,李歆得知沮渠蒙逊南伐西秦的消息后,率军三万往攻北凉都城张掖,途中为沮渠蒙逊所败,沮渠蒙逊杀李歆,进占酒泉。420年9月,李歆弟李恂据守敦煌。421年,沮渠蒙逊率兵来攻,北凉军引水灌敦煌,李恂自杀,敦煌失陷。至此,李氏所建西凉政权灭亡。

 从400年建立至421年灭亡,西凉政权存在二十二年。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