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33年,河西地区正处于前凉张骏统治时期。
张骏文武双全,他一方面勤修政务,安定民生,一方面东征西讨,扩张势力。张骏不敢忘记祖父张轨、父亲张寔、叔父张茂的遗志,想要派人上表东晋朝廷,效忠于晋朝。可是当时姑臧城东边的道路被后赵政权隔断,使者常常被后赵截获,无法前行。张骏便把目光投向了位于今四川一带的成汉国,希望采取借道的办法,遣使从成汉国进入东晋,从而上表于东晋首都建康。
刚开始,张骏派一位名叫傅颖的官员出使成汉国,向成汉借路。成汉国王李雄听到使者来意,想起此前张骏曾经派人送来一封信,劝他去掉国王尊号,称臣于晋朝,这让李雄感到不满。现在又派人前来借道,前往东晋,岂有此理?于是坚决不答应。
傅颖多次劝说无效,只好回来把情况如实上报。张骏与手下商议,为了达到借道目的,假装许诺前凉愿意归附为成汉国藩属,然后骗取成汉国同意借道前往建康。
成败在此一举,可是,派谁出使成汉国呢?
手下官员推荐了治中从事张淳,说张淳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定能不辱使命。治中从事为州刺史的高级佐吏,职位仅次于别驾,主要掌州选署及文书案卷等事。张骏听取了手下的建议,决定派张淳出使成汉国。
张淳见到李雄,说明来意,听到前凉甘愿成为成汉国的藩属,李雄自然非常高兴,同意前凉借道。
正事谈完之后,李雄又当着张淳的面,谈起了另外一件事。原来,李雄与前仇池国国王杨初有些仇怨,想要出兵讨伐。张淳便乘机劝说李雄效忠东晋,他建议成汉、前凉两国合力征讨杨初,然后出兵中原,扫平燕、赵,把东晋皇帝迎回洛阳,实现勤王之志。
李雄心中本就对效忠东晋有抵触情绪,但又不能明说,听到张淳之言,又想起当年张骏的来信,感到张淳此行,向成汉国称臣是假,借道效忠东晋是真。李雄十分恼怒,感到有一种被骗的感觉。但刚才既然已经答应了张淳,不好当面反悔,只好支支吾吾,假装同意。
等张淳离开之后,李雄马上与手下官员密谋,暗中布置,等张淳一行经过东面的山峡时,派人假扮盗贼,将他们连人带船沉入江中。
张淳不仅能言善辩,此行也结交了成汉国的许多官员。当时前凉兵强马壮,成汉国的一些官员认真分析形势后,觉得杀害前凉使者、得罪前凉的后果十分严重,很有必要把此事告知张淳,让张淳早作准备。其中一位名叫桥赞的人就把谋杀之事秘密告知张淳。
张淳听后,并没有惊慌失措,他经过分析,认为李雄有两大弱点,一是暗中想要自立为王,但不敢明目张胆与东晋分裂;二是忌惮前凉的强大,不敢公开结怨。为保全使团并顺利完成使命,张淳决定先入为主,陈说利害关系,让李雄知难而退。他上殿求见李雄,慷慨陈词:“我的主公之所以派我来,是认为大王您崇尚忠义,能成人之美。如果大王要杀我,应当在市井当众宣布:凉州不忘旧主,想要通使晋室,被成汉国发现而杀之。这样一来,大王就会声名远播,天下皆知。暗中把我谋杀,天下之人都不知道,怎么能宣扬大王的威名呢!”
李雄听后,大惊失色道:“怎么会有这种事!你不要听信谣言,我保证让你们一行安全返回河西。”
张淳走后,成汉国司隶校尉景骞对李雄说:“大王,张淳是个壮士,应该将他留下为我所用。”
李雄点头说:“果然是个壮士,你去试试看。”
景骞见到张淳,劝说道:“大人身高体胖,如今天气炎热出行不便,大人可让手下先回,您等到秋季天凉再回不迟。”
张淳一听,早已猜透了对方来意,为了打消对方的想法,他镇定自若地说:“感谢大人的一番好意。我的主公之所以派我来,是因为所讨论之事非常重大,不是下面的小吏们所能传达的。如果小吏也可,那就用不着派我来了。再者,大丈夫就算刀山火海,也要敢闯,岂能因为天热天冷这些小事而裹足不前呢!”
张淳的巧妙反驳,让景骞无言以对。
景骞把劝说之事回报李雄,李雄叹息说:“此人智谋高超,勇武非常,不能为我所用啊。”于是回赠厚礼,送张淳回去。
临行前,李雄还不甘心,试探张淳:“你们主公英名盖世,地势险要,兵强马壮,何不称帝一方逍遥自乐?”
张淳说:“我的主公自其先祖张轨以来,世代忠于朝廷,当下国耻未雪,百姓尚在危难之中,我们每日枕戈待旦,何谈什么自乐?!”
李雄听后非常惭愧,只好说:“我的先祖也本是晋臣。晋室若能中兴,我也率众辅佐。”
此后,张淳招募勇士护送表章,借道成汉国送到建康,得到东晋朝廷的嘉赏。
张淳出使成汉国、不辱使命的故事被完整地记载到《晋书》《资治通鉴》等史书之中,永远流传在河西大地。
作者简介
李元辉,甘肃武威人,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甘肃省历史学会理事。独著或合著有《汗血宝马》《话说五凉》《天马长歌》《诗文话天马故里》《凉州贤孝之二十四孝》等,先后在《甘肃日报》《民主协商报》等发表文史文章300篇,主持完成省社科院单列课题3项。2022年荣获武威市第二届“天马工匠”称号。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