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艺术

发布时间:2018-09-03      

   民勤唢呐艺术,根据不同的场景分为“甜音”和“苦音”两大类。其“甜音”多用于指乔迁新居、开张庆典、婚嫁、宴席、寿诞喜庆、状元及第、官运亨通、添丁加口等,当主人把“吹响”(过去叫“吹响”,现在叫演奏艺人)择吉日邀请到时,按照规模、档次、家庭经济状况,指定演奏精选曲牌,如《大开门》、《沙帽翅》、《大福寿》、《步步高》、《满天星》、《金流水》等曲牌,吹奏时,节奏明快、高吭、洪亮,场景欢乐,激越祥和、喜庆,增添无尽的欢乐气氛。“苦音”多用于丧葬仪式和在民勤小曲悲伤的气氛中,吹奏时把曲牌用得低沉、郁闷、悲切、哀痛,如《祭灵》、《劝亡人吃饭》、《灵音调》、《流清》、《上马墙》等曲牌,哀婉悲怆,听后令人泪流涕泗,唤起人们思念之情,悲伤之情无法克制,气氛显得庄严、肃穆。

  民勤唢呐曲不同于其它地区的曲,在演奏形式上也不相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鲜明的特色和习俗。据统计,唢呐曲牌如《大开门》、《过江》、《沙帽翅》、《满天星》等为代表曲目的曲牌就有近80多个,曲目之众多,演奏之特别,在甘肃乃至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在吹奏形式上有一种古老的“鼓腮循环换气法”它和音乐学院派的吹奏法截然相反,它不讲究停顿、不吹奏吐音,而多用花舌、颤音、而且一口吹完,这种技巧一般人不易掌握。它的方法是:用小腹的力量控制呼吸,吸气用鼻,呼气用口,吹奏时两腮鼓起,小腹收缩,使气息向上运行,也就是用小腹的压力把气送到口腔内,然后根据需要量,把两腮的气息随着节奏逐渐往外排出,随着吐气,小腹肌肉也逐渐放松,吸进第二口气时,再重复上述同样的过程,如此周而复始,这种换气法非短期内能掌握的。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