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说春联

发布时间:2024-02-08      

春联亦称“对联”“门对”“春贴”“对子”,以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文字精巧,被誉为最短小精悍的文学形式,过春节时贴于门柱上以渲染喜庆气氛,表达人们祈求福运的良好心愿。其中洋溢着一股浓浓的年味。

春联的起源 

流行的说法认为春联最早出现于五代时期的后蜀。北宋张唐英《蜀梼杌》卷下记载:

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非)工,命笔自题云:“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

上世纪九十年代,学者在研究敦煌文献时发现,唐代就有写春联的习俗。编号为S0610的敦煌卷子背面有这样的文字记载:

岁日:三阳始布,四序初开。福庆初新,寿禄延长。又:立春(著)户上,富贵子孙昌。从文中“立春(著)户上,富贵子孙昌”可以看出,这些两两对仗的句子就是春联。该卷子末题:“开元十一年捌月五日。”开元十一年是公元732年,这比孟昶题桃符的传说又早了200多年。

那么唐代以前有没有春联呢?从唐代春联不大流行的情况来看,唐代以前存在真正意义上春联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它的雏形或可追溯到汉代,汉末应劭《风俗通》卷八记载:

《太史公记》曰:“秦德公始杀狗磔邑四门,以御蛊菑(灾)。今人杀白犬,以血题门户,正月白犬血辟除不祥,取法于此也。”此言新年之时用白犬之血在门上题写。那么应该说汉代就已有春联的雏形了。

 春联的盛行 

到宋朝,对春联推而广之,几乎家家户户过年都贴春联了,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最好的例证。此外,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 十二月》中记录了“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都可强有力的证明春联在当时已普及到民间。

在明初,因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春联开始盛行。《簪云楼杂说》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孝陵昉也。时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要求南京的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太祖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

据史书记载,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他的身体力行,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到清朝,春联的兴盛繁荣达到顶峰,从宫廷到民间,从达官贵人到士民百姓,每年春节时家家均要贴春联。清朝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

“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时称挥春),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清代朝廷不仅看重春联,春节时还书赠春联、“福”字与大臣及戍守边关的要员。名联“天恩春浩荡,文治日光华。”就是雍正帝书赠与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的一春联,后来张家年年用这副春联作门联。

与朝廷书挂春联不一样,民间的春联都用红纸书写(但服丧人家除外),再配以大红灯笼、“福”字,张挂于家家户户,直把整个人间烘染成红红火火、春意融融的海洋。

 贴春联的讲究 

春联属中华传统文化范畴,在书写格式上是遵循古籍自右向左的吟诵与竖写体式,通常右为上、左为下。这也是写春联、贴春联的一条规矩,不可随心所欲地改变。现在街巷市井上的春联十有八九上下联被贴反。须知,正确张贴春联要分两步,第一步是弄清一副春联那是上联,那是下联;第二步是弄清门楹的上下位置,贴联者面对大门,右手边为贴上联处,左手边为贴下联处。春联的横批,如按书法的规矩,也应该是从右向左书写。

那么究竟如何正确区分一副对联的上下联呢?最简单的办法是看每联的最后一个字,如果是普通话的三声或四声 ( 仄声 )即为上联,最后一个字是普通话的一声或二声 ( 平声 )则为下联。如:“又是一年芳草绿,依旧十里杏花红”,上联尾字“绿”是四声,即仄声。下联尾字“红”是二声,即平声。

贴春联的同时,有的人家还喜欢贴“福”字,贴“福”字不是都要倒着贴,也有一定的讲究。

在大门上的福字必须正贴。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箱柜上的福字要倒贴。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切忌家门口不要单贴“春”字,因为古代,只有怡红院会在门口贴“春”字。

过年贴春联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更是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由衷赞美,对幸福、安康、和顺美好生活的寄托,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与向往,也带给了我们浓郁的节日气息,是中国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最珍贵的思想成果、精神财富。

 

 

作者简介

王冰,甘肃会宁人,大学本科学历,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研究实习员。参与完成省社科院单列课题1项,在《青少年书法》《书法报》《丝路视野》等报刊上发表文章、书法作品数篇(幅)。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