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永昌镇位于凉州城北15公里处,镇政府驻地在刘沛村。永昌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元代在西凉府(今凉州城)北三十里建设了新城永昌府,作为永昌路的驻地,遗址便在现在的永昌镇。永昌镇石碑村留存有高昌王世勋碑和西宁王碑,证明此地是高昌回鹘族人的迁居之地。石碑村的村民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凉州滚灯舞。凉州滚灯舞,也叫永昌滚灯舞,石碑滚灯舞。这种舞蹈从何而来,就需要从当地的历史渊源来探索解答。
一、永昌镇的历史渊源
北宋年间,凉州又称西凉府,后被西夏占据近200年。1226年秋,成吉思汗发兵攻取西凉府,西夏守军投降。1242年,元太宗(窝阔台)命皇子阔端“开府西凉”,镇守西夏故地。1253年,阔端去世,元宪宗(蒙哥)命阔端三子只必帖木儿继承父位,镇守西凉。
《元代河西诸王初考》一文指出:1259年蒙哥汗死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只必帖木儿在河西的封地成为双方争夺的主战场之一,在阿里不哥的将领蓝答儿、浑都海蹂躏下,河西人户大量逃散,只必帖木儿“辎重皆空,就食秦雍”,损失十分惨重。当时西凉府经过长期战乱,已经残破不堪、人口稀少,只必帖木儿看中城北清溪遍野、水草丰美的今永昌镇地界,开始在此筑新城,于至元九年(1272)十一月建成。元世祖(忽必烈)赐名“永昌府”,从此,永昌地名开始沿袭至今。在《元史·卷七·本纪第七·世祖四 》中记载:诸王只必帖木儿筑新城成,赐名永昌府。
到了1273年秋,元朝为了加强其统治,设置了地方行政机关永昌路,从此,元朝在武威的统治中心,由西凉府转移到了永昌府。《元史·卷八·本纪第八·世祖五》记载:“省西凉府入永昌路”。
直至元亡明兴,1376年置凉州卫,凉州城重归于中心地位。而大元故路永昌府,降格为“永昌堡”,成为拱卫凉州卫北方的重要堡垒。到了清代,“永昌堡”的军事功能逐渐弱化,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永昌镇。
《五凉全志·武威县志·地理志·古迹》记载:“永昌路,城北三十里。元置。今永昌堡。有《高昌王碑》,巎巎书。”著名考古学家宿白所著《藏传佛教寺院考古》载:“永昌路城,明清置永昌堡,现名永昌镇,镇内王宫城址近代犹存,城南2公里石碑沟,有火州畏元儿(高昌回鹘)君臣墓葬,墓冢已不显露”。
二、石碑村的高昌王世勋碑和西宁王碑
在石碑村有两块国宝级的石碑,一块是“元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出土的中段残碑和蟠螭碑首现藏于武威文庙,其碑阳为汉文楷书,碑阴为回鹘文,石碑立于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为虞集奉敕撰文,康里巎巎(náo)书丹,赵世延撰额。另一块是“大元敕赐西宁王碑”,现仍然矗立在石碑村,青石质,龟趺座,蟠螭首,碑阳汉文楷书,碑阴为回鹘式蒙古文,石碑立于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为危素撰文,陈敬伯篆额,滕国公张(左王右綦)书丹。
两块石碑记述了高昌回鹘王族迁居永昌镇地界的历史。畏兀儿族曾在吐鲁番盆地建立高昌回鹘汗国,其国王名叫“亦都护”,意思是“幸福之主”。1209年,高昌回鹘脱离西辽统治,归附蒙古成吉思汗。到了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时期,西北蒙古诸王支持阿里不哥,而高昌回鹘的亦都护火赤哈儿的斤支持忽必烈。
1275年,反对忽必烈的蒙古贵族都哇率领12万骑兵围攻高昌,火赤哈儿的斤顽强抵抗,最终战死于哈密。火赤哈儿的斤之子纽林的斤朝见忽必烈,请求为父报仇。忽必烈赐予其金币数万,将他安顿在凉州永昌府等待时机。1318年,纽林的斤在永昌府去世,其长子帖木儿补化继位为畏兀儿亦都护、高昌王。1328年,元文宗将帖木儿补化召至京师,成为朝廷重臣,为表彰帖木儿补化及其祖先的功勋,诏命制作《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帖木儿补化于1334年到永昌扫墓时立碑。
而西宁王家族则是高昌回鹘的重臣名族。1275年,高昌回鹘灭国,火赤哈儿的斤战死,其部下阿台不花跟随纽林的斤来到永昌定居。阿台不花有三个儿子:帖孔不花、阿怜不花、忻都。忻都有六个儿子,其中次子为斡栾,斡栾入朝为重臣,深受元顺帝倚重和信赖,元顺帝加封其父亲忻都为西宁王,下旨立碑记述家族功德,这便是“西宁王碑”。
三、石碑滚灯的艺术形式
永昌石碑滚灯,表演者头顶瓷碗,碗内有泥土,泥土里插有蜡烛,碗的边缘有纸质灯罩,装饰以莲花以及十二生肖等图案,表演的基本要求是“碗不掉,灯不灭”。
石碑滚灯历史悠久,但文献记载罕见。1957年,石碑滚灯赴张掖专区参加调演,得到与会者高度评价。后来,滚灯表演一度中断,1997年农历正月十五,石碑村村民又立架起灯,重组滚灯班子,使石碑滚灯流传于今。2007年,石碑滚灯以“凉州滚灯舞”的名称被列入武威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作为一种民俗活动,石碑滚灯常伴随着社火进行表演的,传统上在元宵节前后开始,具有灯会的形式。石碑滚灯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包括起灯、滚灯、唱灯。
(一)起灯
从正月十三开始,石碑村便立架起灯。灯架立于石碑前,一般做成18层。架上之灯,十三日摆“上元一品”字形,十四日摆“中元二品”字形,十五日摆“下元三品”或者“天下太平”字形。发展到现在,也会摆成“预祝丰年”“国泰民安”等其它字样,以祈人寿年丰。灯里添清油,要随时添油,保证灯不灭,直到滚灯结束。灯架前挂上黄幔可以挡雪遮风。
(二)滚灯
正月十五日晚八时,石碑滚灯表演开始。表演者一般为12人,估计取意十二生肖、十二月、十二时辰等。表演者特殊装束而出,勒头带、穿太保衣、灯笼裤,腰系宽带、脚穿白鞋,额上顶碗。
滚灯表演者富杂技技巧,若在晚上表演,更能凸现队形变幻与灯的明亮。相传表演舞蹈为十六套,现整理挖掘存有十二套,有“滚灯十二式”之说。
表演者双手做虚托碗状,首先绕场几周,然后起阵法,在摆出一定阵型的基础上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阵型和动作,有“四门兜底”“八角茴香”“莲花盛开”“蛇抱九蛋”“辫蒜瓣”“卷棉花”“大雁展翅”“猴子望月”“柳树盘根”“童子拜观音”“双环套月”“母鸭偎蛋”“鸭子凫水”“单摔双摔”“老鼠倒仓”等通俗有趣的名称。
(三)唱灯
滚灯之后是唱灯,唱灯者须有熟知曲调、歌词者才能胜任。曲调为西北民歌小调,悠扬顿挫、唱调铿锵、韵律圆润。唱者从第一盏灯唱起,唱完12盏,再重复,歌词内容往往涉及历史人物或典故。当然,唱词也是与时俱进的,唱出最新的形势政策和百姓心声。如2023兔年春节,笔者收集到的唱灯歌词如下:
正月里闹滚灯,男女老少齐欢腾,鼓子匠打的是国泰民安,滚灯滚的是幸福安康。一盏灯,正月里正,闪出六郎一个人,六郎把定三关口,焦赞孟良随后跟。二盏灯,龙抬头,闪出张飞一个人,张飞骑的胭脂马,丈八的长矛手中拿。三盏灯,三清明,闪出刘皇爷一个人,刘备午时买草鞋,三请诸葛定西川。四盏灯,四月八,闪出关老爷一个人,关爷骑的赤兔马,帮刘皇爷把江山打。五盏灯,五端阳,闪出女将穆桂英,穆桂英本是杨门将,打破天门保平安。六盏灯,艳阳天,乡村振兴搞发展,人民生活有保障,幸福安康合家欢。七盏灯,七月七,人间牛郎遇织女,玉皇大帝把旨下,俊男俏女配成双。八盏灯,月儿圆,家家户户来团圆,五谷丰登堆满仓,国泰民安保平安。九盏灯,九重阳,百花齐放满园香,党的政策暖民心,人民生活奔富裕。
十盏灯,庆国庆,全国人民齐欢腾,二十大精神放光芒,人民事业上台阶。冬月里,十一盏灯,百花凋谢无影踪,瑞雪纷飞兆丰年,孔明摆坛祈太平。腊月里,十二盏灯,梅花傲雪暗香来,子孙满堂喜洋洋,家家户户庆团圆。今年本是玉兔年,石碑滚灯闹平安,滚灯滚的幸福美满,再滚滚的是国泰民安。
四、各地滚灯的表演形式
滚灯的表演形式,其实有两种。一种是“滚动的灯”,如南方滚灯主要流行于江浙沪及江南农村地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上海市奉贤区古镇柘林一带的“奉贤滚灯”。这种滚灯是用竹片制作一大球,内设一小球,小球外包红绢,内点蜡烛,大球用绳子系住,绑在腰间甚至用牙咬住使之滚动,也可以在地面滚动。
又如,甘肃白银的景泰滚灯,俗称“滚花灯”,是推着绣球状的花灯在地面滚动,跑出各种阵法。主要阵法有“四门阵”“迷魂阵”“长蛇阵”等,类似古代兵法中的“排兵布阵”,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另一种“滚灯”其实是“顶灯”,头顶着灯碗进行杂技式的舞蹈表演,石碑滚灯就是这一类型。又如川剧中的剧目《滚灯》,其中一个叫做“皮筋儿”的小丑,他把点燃的油灯顶在身体不同部位,再辅之以翻跟斗、钻板凳等众多经典动作,难度非常高。
这种形式的“顶灯”,其实是一种“顶碗舞”。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洪水镇汤庄村有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叫“顶碗舞”,其表演形式是跳舞者头顶瓷碗,嘴里衔着一根弯曲的竹条“口条”,咬动“口条”可以敲响瓷碗,两手各拿一碟一筷,筷子两头各系一铜铃红穗,用筷子击打瓷碟可以产生瓷碟的声音和铜铃摇动的声音。表演难度很高,碗、碟、筷不能掉,嘴、手、脚乃至全身都要协同表演。
五、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的顶碗舞
以生活器皿为道具的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世纪占据河西和西域的匈奴人的“瓶舞”。汉晋时期,则有“杯盘舞”,如《晋书》卷二十三中记载:“《杯柈舞》,案太康中天下为《晋世宁舞》,务手以接杯柈反覆之。此则汉世惟有柈舞,而晋加之以杯,反覆之也。”到了唐代,则有“金碗舞”,张祜的《悖拏儿舞》写道:“春风南内百花时,道唱梁州急遍吹。揭手便拈金碗舞,上皇惊笑悖拏儿。”
元代是顶碗舞的成长期,其载歌载舞的“倒喇”就有顶碗舞的表演,“倒喇”是蒙古语,是“歌唱”的意思。《历代旧闻》记载:“元有倒喇之戏,谓歌也,琵琶、胡琴、筝皆一人弹之,又顶瓷灯起舞。”清代颜光猷《京都杂咏》写道:“倒喇传新曲,瓯灯舞更轻。筝琶齐入破,金铁作边声。”
蒙古族的顶碗舞,即可娱人,也可娱神。在宴会上表扬,更添喜庆的气氛,具有大气、豪迈、内敛的风格特点。而在祭祀场合表演,则有“拜云”“祭日”“祈雨”等功用,也可以表达对草原神祗“长生天”的敬意。随着蒙元由信奉萨满教转至藏传佛教,顶碗舞产生了顶着油灯的形式,以示“燃灯敬佛”。
维吾尔族的顶碗舞具有热情、开朗、奔放的风格特点。表演者头顶二至六个摞在一起的小茶碗,最上面的碗中盛有清茶,双手各持一个小碟子,手指中间各夹一根筷子,用筷子随着音乐节奏击打碟子起舞,也有用顶针代替筷子击打碟子的。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所以舞蹈也有宗教祭祀的功用。
王一涵在《浅析维吾尔族顶碗舞的文化根源及其艺术特色》中记述了维吾尔族的“顶油灯舞”。在维吾尔族语言中,“顶油灯舞”叫作“齐拉克乌苏尔”,主要流传于南疆喀什地区的叶城县,和田地区的和田市、墨玉市、洛浦市,北疆哈密地区的哈密市和伊吾县。“顶油灯舞”表演时,舞者头上顶着一只平底的陶碗,碗内盛上清油,放置棉花灯捻。灯捻的数量,据说有着深刻的含义,和田、库车地区只放一根灯捻,而哈密地区放九根棉花灯捻,对应曾经的九个汗国:乌孙汗国、高昌汗国、龟兹汗国、疏勒汗国、于阗汗国、焉耆汗国、楼兰汗国、叶尔羌汗国和喀喇汗国。
结论:凉州滚灯舞的渊源
通过对永昌镇的历史渊源、高昌王碑、西宁王碑的碑文分析,我们知道永昌镇是蒙元时期蒙古族、维吾尔族的聚居之地。通过对各地滚灯表演形式的比较,以及对蒙古族和维吾尔族顶碗舞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一种假说,凉州滚灯舞源自元代高昌王、永昌王、西宁王等家族的祭祀活动,早期具有浓厚的畏兀儿、蒙古族民族风格,后来随着王族后裔逐渐融入当地汉族社会,少数民族风格淡化,祭祀的意义也弱化,形成了现在的风貌。
作者简介
赵大泰,甘肃武威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主编非遗专著《凉州贤孝之“二十四孝”》《凉州贤孝之“三十六记”》,主持完成省社科院单列课题2项,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