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凉州攻鼓的特点
攻鼓子表演者使用的是一种腰鼓。鼓与鼓槌用白松木等木料制成,鼓为桶状,鼓身长约34厘米,漆成红色,鼓面蒙牛皮,画黑色太极图案,鼓边沿装铁环拴鼓带,鼓带为长约240厘米的绸带或布带。
鼓手采用“斜背鼓”的方式,鼓背于左胯处,并用腰带将鼓带系紧固定,鼓向前的一面为正面,另一面为反面。
攻鼓子的基本动作有正击鼓、张翅、攻鼓子步。单人动作有退步击鼓、踏步击鼓、攻着上、躺着打、䠍着过(䠍,qia,凉州方言,意思是跨步)、弓步击鼓等。双人动作有䠍着套、跋着套、对鼓子、打着踩、套步。
打起鼓来要手到、眼到、神到,仪态潇洒,干净利落,稳健大方。它的基本打法可以用四句口诀来概括,即“双手胸前划弧线,交错击鼓轮换翻,上前踏地凭脚力,挺胸抬头身不弯。”主要有以下几种击法:
击鼓心:用棰正面敲击鼓面中心,这是锣鼓通用演奏法;
敲鼓边:以棰侧击鼓面与鼓帮交界的鼓边;
蹭鼓面:以棰擦击鼓面;
打鼓帮:左右棰尾分别连续侧击鼓帮,发出蹄踏之声;
抽鼓皮:用棰抽打鼓面;
棰相搓:将两棰相击之后,而把其中一棰顺势向前一搓。
鼓手击鼓时,手臂的力度、快慢、缓急,头、颈、胸部所表现出的刚毅,腿脚踩踏地面时表达出的沉稳,这一切构造成了一幅和谐、优美、充满着磅礴气势的画卷。
攻鼓子的阵法有同舟共济、气壮山河等。队形忽而如雁翎般展开、忽而如长蛇般疾冲、忽而旋走太极、忽而列成方阵的进退变化,使人如临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如闻刀枪撞击,铁骑突奔,如见浴血奋战的铁血男儿。
凉州攻鼓子的音乐节奏,主要有三点子、七点子、单点子、凤凰三点头、收点子等五种。
(一)三点子
(二)七点子
(三)单点子
(四)凤凰三点头
(五)收点子
二、鼓的悠久历史
鼓的历史非常悠久,大约有5000年的历史。从考古发现来看,在甘肃省天水秦安大地湾遗址中就出土了陶鼓。从文献记载来看,《礼记·明堂位》中记载,在很早的传说中,“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土鼓”。陶鼓又称土鼓,是用陶土烧制成鼓框,再蒙上动物的皮革做成的。
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是祭祀的重要器具。在狩猎征战活动中,鼓都被广泛地应用,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
传说,鼓为黄帝所发明。《皇帝内传》记载:“皇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仓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百里,以威天下。”
由此可见,鼓的产生与黄帝和叫做夔牛的怪兽有关,但也有古籍记述“夔”其实是一个乐官。据《尚书》记载,舜的乐官夔可以用麇鹿之皮蒙成土鼓,以模仿山林溪谷中的声音,与石磬一起演奏,动人的音乐可以引来森林中的百兽起舞。
到了西周时期,鼓已经是一种常见的乐器,为“八音”之首。古文献所谓“鼓琴瑟”,就是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西周时将当时的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钟、镈、铙)、石(磬)、丝(琴、瑟)、竹(箫、箎)、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柷、敔)八类。
据《周礼·地官司徒》之载,西周已专门设置了“鼓人”来管理鼓制、击鼓等事。鼓人所管理的有各种用途的鼓,如祭祀用的雷鼓、灵鼓、乐队中的晋鼓等。其中,专门用于军事的叫“汾(音)鼓”,据《说文》的解释,这是一种长八尺,鼓面四尺,两面蒙革的大鼓。
孔子说:“周礼以雷鼓鼓神庙天神也;以灵鼓鼓神祭地抵也;以路鼓鼓鬼享宗庙也;以处鼓鼓军事,以土鼓鼓役事。”鼓自古与祭祀密切联系。
上古之时,“巫之事神.必用歌舞。”《易·系辞》中有言“鼓之舞之以尽神。”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亦有言:“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手。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世。”人们还相信鼓有避邪气、驱鬼魂的作用,在祭祀活动中,都有“宰牲”的内容,宰牲后用兽皮蒙鼓敲击以壮声势。鼓作为“巫”的法器,具有一定的震慑力,他们通过咒语、占卜这些巫术仪式直接与上苍对话,获得神的旨意,或者请神自上界下降。
三、甘肃鼓文化
甘肃位于黄河中、上游,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被大山阻隔,山路崎岖,交通不畅,相互的信息交流极不方便。先民们便以鼓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体,以鼓为号令、以鼓为语言传递着人们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抒发强烈的感情。
甘肃境内的各种鼓乐鼓舞地域特点非常鲜明,极具原始的意味,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浓厚的黄土高原情结。它是黄土高原上的“旋风”,它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
目前在甘肃有兰州太平鼓、天水旋鼓、白银背鼓子、武威攻鼓子、甘谷扇鼓、清水轩辕鼓等鼓舞鼓乐种类。
四、凉州攻鼓子是腰鼓的一种
中国鼓类乐器的品种非常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凉州攻鼓子就是一种腰鼓。
腰鼓相传由羯鼓演变而来,公元四世纪开始流行。羯鼓据说来源于羯族。羯鼓两面蒙皮,腰部细,用阉割过的公羊——羯羊的皮做鼓皮,因此叫羯鼓。它发出的音主要是古时十二律中阳律第二律一度。
古时,龟兹、高昌、疏勒、天竺等地的居民都使用羯鼓。南北朝时经西域传入内地,盛行于唐开元、天宝年间。据唐代南卓《羯鼓录》记载,其“如漆桶,山桑木为之,下以小牙床承之。击用两杖……杖用黄檀、狗骨、花椒等木。……棬用刚铁,钢当精炼,棬当至匀。”其名又称“两杖鼓”。
唐玄宗李隆基酷爱音乐,精通音乐,有“音乐皇帝”的美称。据史料记载,他“尤爱羯鼓、玉笛,常云八音之领袖,不可无也。”玄宗的羯鼓打得非常出色,宰相宋璟称赞说“头如青山峰,手如白雨点。”他与李龟年谈论羯鼓时说,“杖之敝者四柜”,意思就是为了练鼓,鼓槌敲坏了四柜子。
源于羯鼓的腰鼓,到了唐代已经非常成熟。唐代腰鼓因演奏中的作用不同,称为“正鼓”或“和鼓”。宋代苏轼 《惜花》诗中就提及腰鼓:“道人劝我清明来,腰鼓百面如春雷。”清代曹寅《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恭纪》诗之四也提到了腰鼓:“幸无邻比喧腰鼓,懒逐游人上堍桥。”明代以来,“凤阳花鼓”“花鼓灯”和淮北“花鼓戏”中多用到腰鼓,并逐渐演变为现代的形式。
腰鼓形似圆筒,两端略细,中间稍粗,两端蒙皮,鼓身有两支铁环,用带子悬挂在腰间,两手各执一木槌敲打。腰鼓无固定音高,音响清亮,既可用作伴舞乐器,也可作为舞蹈道具,表现欢快热闹的情景,是腰鼓队的主要乐器。
依据不同的风格韵律,腰鼓可以分为文腰鼓和武腰鼓。文腰鼓轻松愉快、潇洒活泼,动作幅度小,类似秧歌的风格;武腰鼓则欢快激烈、粗犷奔放,并有较大的踢打、跳跃和旋转动作,尤其是鼓手的腾空飞跃技巧,给人们以英武、激越的感觉。
腰鼓的表演形式大致有“路鼓”和“场地鼓”。路鼓是腰鼓队在行进中边走边舞的一种表演形式,场地鼓是指腰鼓队到达表演地点,打开场子后的表演形式。
凉州攻鼓子是一种腰鼓,从风格韵律来看是典型的武腰鼓,表演形式上“路鼓”和“场地鼓”都有。凉州攻鼓子表演中的“会鼓子”,就是大型的“场地鼓”表演。“会鼓子”场面宏大壮观,每队鼓子都有一个领队指挥,几十队、甚至上百队鼓子汇在一起,由数十面大鼓配合掌握节奏,外加锣镲烘托气氛,几百人同敲一个鼓点,同走一种步伐,不管是从表演者的精神,还是表演时的气势阵容都能体现出古代将士粗犷、豪放、勇猛的战斗精神,蕴藏了凉州人民的精、气、神。(赵大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