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融合 >
铜博山炉

铜博山炉

博山炉,考古发掘中屡有发现,它的形制大致是:在圆形的铜盘中央,竖立着上承炉身的直柄,炉身半圆形,盖作尖锥状山形,山峦之间饰云气纹,人物及鸟兽等。于炉内焚香,轻烟飘出,缭绕炉体,自然形成山景朦胧,群兽灵动的效果,仿佛是海上的仙山“博山”,故称博山炉。

发布时间:2018-09-03
铜龙首柄威斗

铜龙首柄威斗

此威斗于1975年在武威市东河乡王景寨汉墓群附近平田整地时出土。威斗红铜质,斗口直径12厘米,柄长18厘米,斗部外形象平底碗,浅腹、宽斜沿;斗柄为四棱形,柄端雕铸一龙,龙鼻长而高卷,龙眼外突,龙角弯曲勾向两侧。

发布时间:2018-09-03
双鱼纹铜镜

双鱼纹铜镜

1992年在武威城区内发现了一枚金代双鱼纹铜镜,其纹饰独特,制作精美,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双鱼纹铜镜为正圆形,直径为24厘米,厚0 8厘米,背中央有半球形纽,圆孔横穿,背沿一周宽凸边,内以双鱼戏水为主题。

发布时间:2018-09-03
刻花折枝牡丹纹金碗

刻花折枝牡丹纹金碗

刻花折枝牡丹纹金碗,西夏,武威城区署东巷出土。口径9 7厘米,底径5 2厘米,高3 5厘米,重230克。黄金质,侈口,平沿直腹、平底。外口沿有一圈缠枝花卉,花卉凸起,花卉上下各有两圈细弦纹。底内两组纹饰:外圈缠枝梅花,中间为团花。

发布时间:2018-09-03
铜牦牛

铜牦牛

铜牦牛,元代,天祝县哈溪镇友爱村出土,身长118厘米,前脊高61厘米,背高51厘米,臀高52厘米,腹径30厘米,尾长30厘米,角长40厘米。青铜质。牛首微伸,双目圆睁,嘴颔半张,粗颈阔胸,前背隆起,腰脊略陷,小臀短足,四蹄平添稳实。

发布时间:2018-09-03
墨书西夏文小木棺

墨书西夏文小木棺

墨书西夏文小木棺 通高20 5厘米;盖长59厘米,宽21 5厘米;底长40厘米,宽20厘米。松木质。长方形。共六块木板,由木楔、铁钉固定而成。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9-03
清楠木圈椅

清楠木圈椅

清楠木圈椅,高102,宽69,圆弧圈背,长方形座,座中心微陷,内置藤席。扶手为云头形,椅背浮雕“如意”“寿”字,扶手接头处饰铜件。椅腿之间有横撑,并装饰有木质雕刻花纹图案。

发布时间:2018-09-03
漆葫芦

漆葫芦

1975年在武威王景寨汉墓中又出土了2件漆葫芦,高8—8 5厘米,腹径6—7 5厘米,保存完整。

发布时间:2018-09-03
唐代木雕

唐代木雕

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出土的这批彩绘木俑,造型生动,神志逼真,为研究唐代的雕刻艺术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关于唐代的木雕,全国除新疆、陕西等地出土的少量外,其它地方几乎没有。作为吐谷浑王族墓葬的彩绘木俑,从保存数量、人物造型、衣着、发式、等方面都是全国仅有的。

发布时间:2018-09-03
彩绘铜饰木轺车

彩绘铜饰木轺车

1972年,在武威磨嘴子48号汉墓出土的彩绘铜饰木轺车,为我们研究汉代的舆服制度和复原汉代的轺车,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模型资料,被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专家组定为国宝级文物。

发布时间:2018-09-03
关注凉州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