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研究 > 五凉文化 >
五凉文化

五凉时期姑臧冶铸业的发展

十六国时期,在今天的河西走廊一带曾先后出现过五个割据政权,分别是前凉(301—376年)、后凉(386—403年)、南凉(397—414年)

发布时间:2020-11-10

五凉乐舞:数乐争鸣,百戏流行

  五凉时期,西域乐舞传入河西,有的经过加工改造,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和舞蹈艺术。后流传至中原地区,广受喜爱,并在隋唐时代被定为

发布时间:2020-07-29

五凉制度:继承与创新

  五凉时期,各个政权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有独到之处,而这些政治制度往往上承汉晋,下启北朝隋唐,在中国中古政治制度变迁中占有突出地位。

发布时间:2020-07-24

五凉时期的文学:诗、赋与民歌的新气象

  五凉时期河西地区文学创作就文人数量和作品质量而言,皆居北中国文坛之首位。河西士人文化积淀深厚,而治乱相因的时代又为文学创作提供

发布时间:2020-07-24

五凉文化兴盛的原因

一、经济的发展与河西经济区的形成  河西地区东西绵亘千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茂,资源丰富。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畅通,是以河西经济区的

发布时间:2020-07-24
五凉简史

五凉简史

  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相继出现了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五个政权,史称五凉。除西凉外,其他四凉均曾建都于姑臧(今武威)。五

发布时间:2020-07-24

从考古发现谈“凉造新泉”的铸行年代

凉造新泉是中国古代凉州(即今武威)铸造的钱币。其钱形薄小,篆文直读,钱径约在1 8—2 2厘米之间,重量在1 4—2克左右;有内外廊,文字瘦

发布时间:2020-05-20

从考古发现谈“凉造新泉”的铸行年代

凉造新泉是中国古代凉州(即今武威)铸造的钱币。其钱形薄小,篆文直读,钱径约在1 8—2 2厘米之间,重量在1 4—2克左右;有内外廊,文字瘦

发布时间:2020-05-18

西凉大姓略考

十六国时期,河西走廊一带曾先后产生过五个凉政权。在这五个政权中,河西世家大族始终占有统治地位。本文试对西凉政权中的大姓渊源进

发布时间:2020-04-27

五凉文化的影响概述

东晋十六国时代, 北中国的文化中心由中原移到了五凉 治下的河西地区。这个时期河西地区文化事业持续发展,不断进步,取得了颇为可

发布时间:2020-04-27
五凉文化频道 本月排行

五凉简史

  • 东晋十六国时代, 北中国的文化中心由中原移到了五凉 治下的河西地区。这个时期河西地区文化事...

凉州儒学 千年文脉

  • 东晋十六国时代, 北中国的文化中心由中原移到了五凉 治下的河西地区。这个时期河西地区文化事...

“笃行君子”张九一与凉州的不解之缘

  • 东晋十六国时代, 北中国的文化中心由中原移到了五凉 治下的河西地区。这个时期河西地区文化事...

明末重臣吕大器凉州赋诗

  • 东晋十六国时代, 北中国的文化中心由中原移到了五凉 治下的河西地区。这个时期河西地区文化事...

明代名臣刘大夏在凉州

  • 东晋十六国时代, 北中国的文化中心由中原移到了五凉 治下的河西地区。这个时期河西地区文化事...
关注凉州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