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研究 >

"复活"大漠铁骑吐谷浑王族墓群 见证中华民族融合

武威地区吐谷浑王族墓葬群作为一个独特民族的王族陵墓区,规模之大、等级之高、文化面貌之统一令人震惊。这是老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缩影。未来我们希望在文化遗址保护和尊重原始风貌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打造一个遗址公园,通过这些文物古迹的“活化石”让公众更好地...

发布时间:2023-05-12
甘肃武威:河西走廊民族交流与文化融合的缩影

甘肃武威:河西走廊民族交流与文化融合的缩影

甘肃武威,地处河西走廊,古称凉州、姑臧、雍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自古就是多民族居住之地,留下了以铜奔马、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西夏碑、白塔寺、高昌王碑和西宁王碑等为代表的大量文物遗址与历史遗存,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缩影。

发布时间:2023-05-08
千年再现吐谷浑

千年再现吐谷浑

 2022年3月的最后一天,被誉为中国考古界“奥斯卡”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下简称“全国十大”)揭晓,四川稻城皮洛遗址、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等十个项目脱颖而出,被评选为2021年度的“全国十大”。

发布时间:2023-04-26
走近武威出土西夏木板画

走近武威出土西夏木板画

西夏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发布时间:2023-04-21
吐谷浑墓葬研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史研究的重要一环

吐谷浑墓葬研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史研究的重要一环

“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同时还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的六项重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发布时间:2023-04-07
凉州脸谱:跃然纸上的大花脸

凉州脸谱:跃然纸上的大花脸

脸谱是画在脸上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戏曲独有的艺术形式。说起脸谱,人们很容易想起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戏说脸谱》:那一天爷爷领我去把京戏

发布时间:2023-04-10

土族族源探微

土族族源问题的研究长期以来受到中外学者的关注,学术界对土族族源大概有四说:其一吐谷浑说;其二沙陀突厥说;其三蒙古说;其四匈奴邀濮说。

发布时间:2023-04-04
唐代边塞诗歌中的凉州和酒意象例谈

唐代边塞诗歌中的凉州和酒意象例谈

边塞诗涉及主题各异,一切与边境生活有关的人物、景物、事件和行为都可作为描写素材。诗人往往采用一些具体的地名、事件和物件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从而赋予诗作深刻的意蕴,并使之在经过历史的沉淀后升华为具有独特内涵的意象。

发布时间:2023-04-04
西夏时武威的陶瓷制造业

西夏时武威的陶瓷制造业

西夏时武威的陶瓷制造业非常发达。在距武威市城南25公里的古城乡上古城,包括现在的上古、八五、上河三村,是当时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发布时间:2023-03-31

西夏时期武威的酿酒业

近些年来,有关西夏王国的历史文化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发布时间:2022-03-29
关注凉州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 www.lzwenhuawang.com 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陇ICP备18003089号-2 技术支持:甘肃天问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